古诗词网

【乌夜啼】你从今紧闭谈天口,休想我信风波东涧东流。

杨梓元代〕《杂剧·陈季卿误上竹叶舟

楔子

(冲末扮陈季卿上,诗云)惭愧微名落礼闱,飘零不异燕孤飞。连天大厦无栖处,来岁如今归未归。小生姓陈,双名季卿,武林余杭人氏。幼习儒业,颇有文名,只因时运未通,应举不第,流落不能归家。况值暮冬天道,雨雪虽霁,寒威转添,似小生这等举目无亲,怎免饥寒之叹。(做叹科,云)嗨,我陈季卿好命薄也!我想起来那终南山青龙寺,有个惠安长老,他与小生同乡,甚是交好。他曾屡次寄书,约我到寺中相会,或者他肯济助我,也未见得。则索向终南山投谒惠安长老,走一遭去来。(下)(外扮杰郎惠安领丑行童上,诗云)明心不把幽花拈,见性何须贝叶传。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乃终南山青龙寺惠安和尚是也。原籍余杭人氏,自幼攻习儒业,中年落发为僧。偶因游方到此终南山青龙寺,悦其山水,遂留做此寺住挣。贫僧有一同窗故友,叫做陈季卿。此人饱谙经史,贯串百家,真有经夭纬地之才,吸露凌云之手。只为功名未遂,一时流落,不能归家。贫僧也曾屡次寄书,请他到来寺中相会,并无一字回我。行者,你到山门前望去,倘那陈解元来时,快报我知道。(行童云)理会的。(陈季卿上,诗云)才离紫陌上,便入白云中。可蚤来到青龙寺门首也。小和尚,你惠安长老在家麽?(行童云)呸!你也睁开驴眼看看,我这等长的和尚,还教做小和尚?全不知些礼体!我看起来,你穿着这破不刺的旧衣,擎着这黄甘甘的瘦脸,必是来投托俺家师父的,却怎麽这等傲气。(陈季卿云)嗨,小生好背时也。(做揖科,云)小师父恕罪!烦报你惠安长老,道有故人陈季卿特来相访。(行童云)你这先生,这才是句说话。怪不得自古以来,儒门和俺两家做对头的。罢罢罢,你站在一边,我替你报复去。(做报科,云)且住,待我斗这秃厮耍子。(做入见科,云)师父,外面有个故人,自称耳东禾子即夕,特来相访。(惠安云)这厮胡说!世上那有这等姓名的人。(行童云)你这老秃厮,你还要悟佛法哩,则会在看经处偷眼儿瞧人家老婆。(惠安云)这厮敢风魔了,再出去问明白了来说。(行童云)甚么不明白?是耳东末子即夕特来相访。(惠安云)我不省的。(行童云)你请出师父娘来,他便知道。(惠安云)口退!(行童云)我说与你,这个叫做折白道字:耳东是个陈字,末子是个季字,即夕是个卿字,却不是你的故人陈季卿来了也。(惠安云)快请进来。(行童出见科,云)陈先生,恰才俺师父再四不肯认你,亏我一顿老秃厮骂的肯了,如今请你哩。(陈季卿做入见科,云)小生数年光景,有失拜谒。(惠安云)贫僧久知仁兄文场不利,累次寄书相请,今日
俯临,实乃贫僧之万幸也。(陈季卿云)长老,累蒙书召,小生非不心感。但是我萤窗雪案,辛苦多年,自谓功名唾手可拾,岂知累科下第,惶恐难归,以此拜访无颜,只望长老勿罪。(惠安云)仁兄差矣!岂不闻古人有云:无学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据仁兄这等宏才积学,何患不得功名?昔伊尹耕於有莘,傅说困於板筑,后来皆遇明主,居师相之位。仁兄今日虽然薄落,一朝运至时来,为师为相,做出那伊尹、傅说的事业,又何难哉!(陈季卿云)好说,小生告回了。(唱)

【仙吕】【赏花时】我则为十载萤窗苦学文,惭愧杀万里鹏程未致身,因此上甘流落在风尘。我可也几回家暗哂,则是个无面目见乡人。(下)(惠安云)仁兄,您怎麽就去了?请转来呀!真个去了。行者,你快请他转来,说贫僧还有话讲。(行童云)我就赶出山门外请他去,只怕师父娘不肯留他哩。(下)(惠安云)你看这秀才功名心急,想是要回下处温习经史去哩。我荒刹虽则凄凉,尚也不缺饘粥,不若留他在此,资其衣食,以待选场。一则遂了他风云之志,二则也见我这点乡曲之情,有何不可?(诗云)故人昔未遇,借此山中居。则恐登枢要,何曾问草庐。(下)


第一折

(陈季卿上,云)小生陈季卿,感蒙惠安长老念同乡的义分,留我在寺中,温习经史,等候选场,这是小生不幸中之幸也。今日无甚事,待惠安长老出定来,要他指引我到甚么古迹去处游玩游玩,消遣我旅况咱。(惠安引行童上,相见科,云)仁兄,你屈留在此,山寺荒凉,甚多简慢,莫不有些儿责么?(陈季卿云)长老说那里话!小生连月打搅,感激不尽。只是小生久闻终南山是天下第一座名山,中间胜景必多,乞长老指引,容小生瞻仰一番,可也不枉。(惠安云)既如此,待贫僧引路,仁兄随喜便了。(陈季卿做看寺科,云)委的好一座寺也!你看殿侵碧落,树拂层云,水绕渼陂,峰临紫阁,真个观之不足,玩之有余。(做望科,云)长老,这东南角上隐隐一条水路,是通着那里的?(惠安云)这条水是渼陂通出去的,从此入汉江,就是我们的故乡归路。(陈季卿做叹科,云)长老,小生对此不觉归思顿发。有笔砚乞借过来,待小生赋〔满庭芳〕一词,书於素壁之上,可乎?(惠安云)贫僧愿观。行者,取文房四宝过来。(行童云)兀的不是文房四宝?你这先生自揣做的好,写的好便写,不然,你莫写,省得人笑你杭州阿呆。(陈季卿做写科,云)长老,待小生表白与你听者。(词云)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几度长安应举,万言策曾献螭头,空余下连城白璧,无计取封侯。可怜复失意,羞还故里,懒驻皇州。感君情重,僧舍暂淹留。暇日相携登眺,凭高处,共豁吟眸。家山远,如何归去,都付梦中游。(惠安云)好高才也!(行童云)通得。(惠安云)你晓的甚么?快去看茶来。(行童下)(正末扮吕洞宾提荆篮上,云)世俗人,跟贫道出家去来,我着你人人了道,个个成仙。这里可也无人,我姓吕名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是也。因应举不第,道经邯郸,得遇正阳子师父,点化黄粱一梦,遂成仙道。今奉吾师法旨,为世间有一人陈季卿,余杭人氏,有神仙之分,教我来度脱他。贫道按落云头,见一道青气,此人正在终南山,不免到青龙寺走一遭去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恰离了北海苍梧,可义蚤岁华几度,成今古。叹世事荣枯,准识的这长生路?

【混江龙】量那些一陀儿寰土,经了些前朝后代战争余。俺从这劈开混沌,踏破空虚。俺不用九转丹成千岁寿,俺不用一斤铅结万年珠。也不采甚么奇苗异草,也不佩甚么宝篆灵符,只要养的这精神似水,炼的这骨髓如酥,常日把那心猿意马牢拴拄。一任教陵移谷变,石烂的这松枯。

(行童上,云)我且到山门首看咱。(主末云)可早来到青龙寺门首也。兀那小和尚!你进去,说与那陈季卿,道有一仙长到来相访。(行童云)呸!我今日造化低,头里一个穷秀才叫我小和尚,如今这个牛鼻子又叫我小和尚。我这小和尚驮你家娘哩。兀那牛鼻子!陈季卿不在我这里。(正末云)贫道望气,知道他在你寺里。(行童云)望你娘颓气疝气!你是太上老君、汉钟离、吕洞宾,便会望气,我也不替你报。我自去方丈里吃烧酒狗肉去也。(下)(正末云)小和尚不肯通报,我自过去。(做入见科,云)秀才,长老,稽首。贫道是一云游道者,此来不为别事,单要度一个徒弟,跟贫道出家去。(陈季卿云)你这道者差矣。此位是惠安长老,仙释不同教,是做不得徒弟的。难道你要度我么?(正末云)可知道来。秀才,你今日是个落第的举子,若跟了贫道出家去,明日便是一个神仙也,不辱没了你秀才。你可辞别了长老,跟随贫道出家去来。(陈季卿云)你这道者,我与你素不相识,怎生便着我跟你出家?小生学成满腹文章,正要打点做官哩。老实对你说,小生出不的家。(正末唱)

【油葫芦】叹你这千丈风波名利途,端的个枉受苦。便做道佩苏秦相印待何如!你则石凌烟阁那个是真英武,你则看金谷乡都是些乔男女。(陈季卿云)这也要辨个贤愚,怎么一概都说是假的?(正末唱)你可也辨甚么贤,辨甚么愚,折莫将陶朱公贵像把黄金铸,倒底也载不的西子泛正湖。

(陈季卿云)我做官的,身上穿的是紫罗襕,头上戴的是乌纱帽,手里拿的是白象笏。何等荣耀!你们出家的,无过是草衣木食,到得那里?(正末唱)

【天下乐】早经下一将功成万骨枯。哎,你区区,文共武,说甚么荣耀人也紫罗襕、乌纱帽、白象笏。争如我诵《黄庭道德经》,讽金精太素书,倒落的播清风-万古。

(行童捧茶上,云)你看中间一个老秃厮,左边一个牛鼻子,右边一个穷秀才,攀今揽古的,比三教圣人还张智哩。(送茶科)(陈季卿云)我饭也不曾吃,被这个道者可缠杀人也。(正末云)秀才,你肯诵《黄庭经》,便不饥寒。(行童云)你这先生不要听这牛鼻子说谎!我每日诵经到晚,肚里常是饿的支支叫哩。(正末云)难道真个诵了经,便不饥寒?只是诵了经成了仙道,便不饥寒了也。(陈季卿云)道者,你说古来有那个是成仙了道的?(正末云)待贫道略说一两个,与你听者。(唱)

【那吒令】岂不闻有一个列御寇,驾泠风遍八区。(陈季卿云)是一个了,再有谁呢?(正末唱)有一个张子房,迫赤忪别帝都。(陈季卿云)再呢?(正末唱)行一个葛仙翁,采丹砂入洞府。他虽则土木骸,这都足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

(陈季卿云)敢问道者。神仙那里可有甚的景致么?(正末云)怎么没有?(唱)

【鹊踏枝】我那甩甘蓬壶,近大都。一刬是贝阙珠宫,霞径云衢,则除是大罗仙没揣的过去。(陈季卿云)这等,你到我这下界来怎么?(正末唱)我今日下尘寰也则为点化你这顽愚。

(陈季卿云)道者,你不要这些大话,你则老实的说,你仙乡何处?(正末云)你要问我仙乡何处,我便说与你,也寻我不着哩。(唱)

【寄生草】枉踏破你那游仙履,怎寻的着我这炼药炉。我则是任来任去随缘住,无风无雨难倾覆,不修不垒常坚固,那里有洞门深锁远山中,端的个白云满地无寻处。

(云)秀才,你,你跟我出家去罢。(陈季卿云)我要做官的人,怎么劝我跟你出家?等等絮絮叨叨,好话不投机也。(做不理科)(正末云)秀才,你休想那富贵荣华,只跟我出家去罢。(陈季卿做反手看图科,云)这壁上是《华夷图》,待我看波。(正末云)这秀才不理我,去看《华夷图》。待我就这图上题诗一首。与他看波。(做题科)(陈季卿云)这道者也会做诗,待我念来。(诗云)闲观《九域志》,如同咫尺间。县排十万镇,州隐五千山。幽燕当北望,吴越向南看。虽无归去路,神往不为难。好高才也!道者,只是你怎生知道我要归家来?(正末云)我怎么不知?你题的那〔满庭芳〕词,说道"家山远,如何归去,都付梦中游",这不是你要归家的意思?(陈季卿做叹科,云)嗨!只是小生流落於此,不知几时得回家去也?(正末做笑科,云)秀才,你若肯跟我出家,我就借你一只船,送还家去,可也不难。(惠安云)道兄,你这船在那里?好借与我故人去那。(陈季卿云)道者,你几曾见我这〔满庭芳〕词来?(正末云)你题时咱就见了也。(唱)

【醉中天】这词呵胜王粲《登楼赋》,似宗炳《卧游图》。(做取竹叶粘壁上科)(唱)你觑这渺渺沧波一叶芦。(云)疾!秀才,兀的不是一只船了也?(陈季卿云)恰才是一片竹叶儿,粘在壁上,怎么就变成了一只船?可也奇怪。(惠安云)道兄,这船也小,只怕借不得我故人回去。(正末云)呆汉,正好借去。(唱)休猜做野水无人渡,你本待挟三策做公孙应举,眼见的不及第学渊明归去,怎知道这两桩儿都则是一梦华胥。

(云)秀才,你可看见你回家的路径么?(陈季卿云)我小生在《华夷图》上早看见了也。(正末云)秀才,你觑波。(唱)

【金盏儿】你不见远树蔽荆吴,暗水泛归舻。从教他风涛汹涌蛟龙怒,你则是紧闭着双目,稳站着身躯,一任的棹穿江月泠,帆挂海云孤。寒烟生古渡,兀良便足你茅舍旧乡闾。

(行童云)莫说这只船是竹叶儿做的,就当真一只船,只消我一脚早踹翻了也。(正末云)秀才,你则闭了眼者,休迷了正道。(陈季卿做呵欠科,云)怎么这一会儿精神疲倦,只待要睡哩。(做伏几睡科)(正末云)这呆汉睡了也,我着他大睡一觉。(拂袖科)(唱)

【赚煞】我与你踢倒鬼门关,打开这槐安路,把-枕南柯省悟。再休被利锁名缰相缠住,急回头又蚤则暮景桑榆。你若是做吾徒,我与你割断凡俗,怕甚么苦海茫茫难跳出?趁烟霞伴侣,乘着这浮槎而去,兀的不朗吟飞过洞庭湖。(留荆篮下)

(惠安云)好奇事也!恰才这一个风魔道士将一片竹叶,粘在壁上,变做小小的一只船儿,倒也好个戏法。那陈季卿又睡着了。行者,你可安排下茶饭,等侯他睡醒时食用者,俺回方丈坐禅去也。(诗云)持心只在前窗下,不管人间是与非。(行童随下)(陈季卿打梦做醒科,云)这一觉好睡也。我如今上的这船,趁便风回家去来。(下)


第二折

(正末引外扮列御寇、张子房、葛仙翁上,云)贫道吕洞宾,这一位是列御寇,这一位是张子房,这一位是葛仙翁。贫道为陈季卿一人,亲到终南山青龙寺里度脱他,争奈此人迷恋功名,略不省悟。被贫道将一片竹叶,粘于壁上,戏成一只小船儿,他便要上船,趁便风赶回家见父母妻子去。列位上仙,我们在此等侯,他来时慢慢的点化他,归於正道。与他阎王殿上除生死,仙吏班中列姓名,指开海角天涯路,引的迷人大道行。(列御寇云)兀那呆厮陈季卿,这蚤晚好待来也。(正末唱)

【双调】【新水令】五湖四海自遨游,则俺这拂天风两枚袍袖。唤灵童采瑞草,同仙子上瀛洲。似这等荡荡悠悠,叹尘世几昏昼。

(列御寇云)道兄,我看世俗之人,贪嗔爱欲,如青蝇之嗜血,似群蚁之慕羶,只利趋前,竟忘溺死,好愚迷也。(正末云)上仙,我看陈季卿本有神仙之分,则是他尘心太重,两次三番再不省悟,何时得成正道也呵?(唱)

【驻马听】仙苑优游,物换星移几度秋。将玄关参透,经了些夕阳西下水东流。一生空抱一生愁,千年可有千年寿。则合的蚤回头,和着那闲云野鹤常相守。

(陈季卿上,云)小生陈季卿,在青龙寺惠安长老处,遇一风魔道士,则管里劝我出家。他将片竹叶儿粘于壁上,戏成小船。我不合一时间引动家乡之思,就上这船,趁着便风回去。到的这里,迷踪失路,前后又没个人儿可问,怎生是了也?(正末云)陈季卿,你来这里,有何事干那?(陈季卿做惊顾科,云)呀!那里有人叫我哩。(正末唱)

【雁儿落】你急煎煎误吞他名利钩,虚飘飘竟忘了我这烟霞叟。白茫茫穷途何处归,眼睁睁苦海无人救。

(陈季卿云),叫我的是那个?你可指引我一条大路,等我好归去波。(正末云),呆汉。(唱)

【得胜令】呀,你不道经史习如流,青紫不须忧,怎不将连城璧丹墀奏,博一个取凌阳万户侯,今日个啾啾。这是你为官的偏生受,倒不如休也波休,蚤随我出家儿得自由。

(陈季卿做见科,云)呀,元来就是寺中相遇的道者。你可救我咱!(正末云)噤声!(唱)

【挂玉钩】你道我不是知音话不投,只去把《九域志》闲穷究。翻惹动你一点乡心泪暗流,滴满了征衫袖。现如今路又迷,途难叩,你则认那画里家山,怎知是梦里神游。

(陈季卿云)却元来还有三位,愿通姓名。(正末云)他都是我的道友。这一位是列御寇,这一位是张子房,这一位是葛仙翁。(陈季卿云)小生一时愚昧,不知三位是何朝代人物,何因得成仙道?请各自陈,小生拱听。(列御寇云)贫道列御寇,郑国人也。当穆公时见子阳为相,专尚刑罚,贫道因此辞禄归耕。后遇广成子,传其大道,遂得成仙。(张子房云)贫道张良,韩人也,九世相韩。秦始皇无道,灭我韩国。贫道私结壮士,暗击始皇於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大索三日,贫道亡匿下邳。后因汉祖兵起,仗剑归汉,兴刘蹙项,得报韩仇,汉祖封贫道为留侯。只为汉祖诛杀功臣,弃其侯印,随赤松子入山,遂成仙道。(葛仙翁云)贫道葛洪,吴兴人也,晋明帝时为勾漏令。因采丹砂,得遇罗浮真人,授以九转之术。从此弃官修道,遂得成仙。(陈季卿云)小生失瞻了。据三位说来,都是弃官修道,得列仙班的。但小生十载寒窗,受过多少辛苦,如今正想做官,说不得这等迂阔话哩。(正末云)呆汉。(唱)

【沽美酒】你道是困萤窗年岁久,只待要题雁塔姓名留,壮志腾腾贯斗牛。巴的个风云会偶,肯落在他人后?

【太平令】你则说做官的金章紫绶,我则说出家的三岛十洲;你则说做官的功成名就,我则说出家的延年益寿。你呵罢手,闭口,只看我这道友,呀,那个不弃官如垢。

(陈季卿云)你道这三位都是做官的,小生在史书上也曾见来,可是你这道者也做过官那?(正末唱)

【甜水令】俺也曾凤阙跻攀,龙门踊跃,马蹄驰骤,高折桂枝秋。偶然间经过邯郸,逢师点化,黄粱醒后,因此上把尘心一笔都勾。

(陈季卿云)可知你不曾做官来。(正末唱)

【折桂令】早则不颓气了你这独占鳌头。(陈季卿云)道者,你不做官,怎知那做官的快乐!(正末云)呆汉,你的官在那里?(唱)早则不羞还故里,懒住皇州。(陈季卿云)我如今正要归家哩。(正末唱)早则不阮籍回车,刘蕡下第,王粲登楼,终南山故人聚首。青龙寺暇日舒眸,棹一叶扁舟,泛几曲江流,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

(列御寇云)秀才,这做仙的虽然是天生下仙肌道骨,也要异人传授,才得成仙了道。今日我这道友再三再四的度脱你出家,你则不省悟,可不连我等都干着了也。(陈季卿云)列位不知,不是我小生不肯随他出家去,则是小生出家不得。这应举不第,不消说了。小生家中有父母年高,妻子娇幼,怎生出的家?待小生口占(临江仙)一词,表白与列位听者。(词云)一自长安来应举,本图他富贵荣华,谁知不第却归家。妻儿年稚小,父母鬓霜华。中道迷踪何处问,遇群仙下访乘槎。低回无语漫嗟呀,断肠俱失路,延首各天涯。(列御寇云)秀才,你认这父母妻子是与你相守到底的?好愚迷也!(陈季卿云)道者,你则指引我一条大路回去,看我这遭来稳稳的夺个状元中咱。(正末云)呆汉。(唱)

【川拨棹】我笑你这呆头,便夺得个状元来应了口,受用着后拥前驺。画阁朱楼,舞袖歌喉。也做不得功施宇宙,(做指列科,唱)怎如俺这驭清风列御寇。

(做指张科,唱)

【七弟兄】怎如俺这运筹,决谋,汉留侯。(指葛科,唱)怎如俺这炼丹砂葛令辞勾漏。你则看玉溪边烟水不停流,翠岩前风月长依旧。

(陈季卿云)道者,你则指引我去路,休得要等老了人也。(正末唱)

【梅花酒】你可也休待两鬓秋,与天子分忧。叹岁月难留,蚤白了人头。你献《长杨》临紫陌,我寻大药返丹丘,共三人归去休。这一个倚银筝步瀛洲,这一个吹铁笛卧岩幽,这一个弹锦瑟上孤舟。

【收江南】呀,则俺呵曾经三醉岳阳楼,踏罡风吹上碧云游,枉下俺这大罗仙来度脱你个报官囚。空笑杀城南老柳,则教你做一场蝴蝶梦庄周。(列御寇云)秀才,你既不肯跟随我等出家,不可久留在此,你回去罢。(陈季卿云)只是小生迷着路哩。(正末云)呆汉,前途不远,你到家近了也,只要你休忘了正道。(唱)

【鸳鸯煞尾】你则为功名两字相迤逗,生熬得风波千里亲担受。凭着短剑长琴,游遍赤县神州。唱道几处笙歌,几家僝愁,不勾多时蚤饿的你似夷齐瘦。争如我与世无求,再不向红尘道儿上走。(四人同下)

(陈季卿云)他四个都去了也。那风魔道士说我到家已近,休忘了正道,我想正道者,大路之谓也。我如今只依着大路趱行几步,回我家乡去来。(诗云)渐觉乡音近,翻增旅况悲。途遥归梦绕,心急步行迟。(下)


第三折

(外扮孛老引老旦、卜儿、旦儿、保儿上,云)老汉余杭人氏,姓陈,因为家中有几贯钱钞,人皆称我做陈员外。嫡亲的五口儿家属,这婆婆方氏,媳妇儿鲍氏,孙儿阿胜,那个应举去的叫做陈季卿。我那孩儿,一去许久,再不见个音信回来,使我一家好生悬念。婆婆,你且在家中闭门坐着,待我到长街市上,访问消息去来。(卜儿云)我知道,(孛老俱下)(正末改扮渔翁上,诗云)江上撑开一叶舟,竿头收起钓鱼钩。箬笠蓑衣随意有,斜风细雨不须忧。俺这打渔人,好不快活也呵。(唱)

【南吕】【一枝花】这矮蓬窗新织成,细网索重编就,恰才个背西风收丝钓,又蚤则对明月棹扁舟,烟水悠悠。自酿下黄花酒,亲提着这斑竹篘。拚的个醉配酶斗转参横,受用些闲快活天长也那地久。

【梁州第七】管甚么有程期夕阳西下,一任他没心情江水东流。常则是淡烟疏雨迷前后,经了些村桥野店,沙渚汀洲。俺自有蓑衣斜挂,箬笠轻兜。后来这打渔人少闷无愁,相伴着浴鹭眠鸥。恰离了陶朱公一派平湖,抹过了蜀诸葛三江渡口,蚤来到汉严陵七里滩头。你道那几个是咱故友,无过是沧波老树知心旧,楚江萍胜肥肉。还有那缩项的鳊鱼新上钩,吃的不醉无休。

(陈季卿上,云)我陈季卿,来到此间,是一个截头渡了。怎生得一个船来,渡我过去才好。(做望科,云)远远望见不是个渔船?待我唤咱。(做招手科,云)兀那渔翁,撑船来。(正末做不应科)(唱)

【隔尾】你莫不是燃犀温峤江心里走,你莫不是鼓瑟湘灵水面上游,却教我呆邓邓葭蒲边耐心守。这里又不是关津隘口,又不是你家前院后,怎么的唤渡行人在那搭儿有。

(陈季卿做叫科,云)渔翁,你撑船来渡我咱。(正末云)你要到那里去?(陈季卿云)你问我怎的?(正末唱)

【贺新郎】你道俺扣,渔人不索问根由,俺则问你是做买卖经商?(陈季卿云)不是。(正末唱)是探故乡亲旧?(陈季卿云)不是。(正末唱)既不吵你怎生在长江侧畔将咱候?(陈季卿云)我是要过江去的。(正末唱)你莫不是楚三闾怀沙自投?你莫不是伍子胥雪父冤雠?你莫不是李谪仙扪月去?你莫不是郑交甫弄珠游?(陈季卿云)我要去的急,怎当这渔翁攀今揽古,只管里盘问我这许多,好生聒絮。渔翁,你猜的可也都不是,你只渡我过江去罢。(正末云)这等,你是什么样人,要我渡你?若不说呵,我也不渡。(陈季卿云)我是个应举落第的秀才。如今要回家去哩。(正末唱)原来是赶科场应举的村学究。若及第呵骤春风五花骢马辔,不及第则待泛沧浪一叶小渔舟。(陈季卿云)是了。我如今要赶回武林余杭去,见我父母妻子一面,就趁你这船,还要重来应举,我多与你些船钱如何?(正末云)这也使的。你快上来,我便开船也。(陈季卿做上船科)(正末唱)

【骂玉郎】则被-天露湿渔蓑透,摇短棹下中流,过得这横桥独木龙腰瘦。见轻鸥,厮趁逐,妆点秋江秀。

【感皇恩】云影油油,风力飕飕。转出这绿畅堤,芳草岸,蓼花洲。(陈季卿云)渔翁。这里那里?(正未唱)行尽了秦淮界首,不觉的吴越分流。可早则近乡闾,临故卫,莫停留。

(陈季卿云)好奇怪,早到家门了也。(做听更鼓科,云)这些时才打三更哩。(正末唱)

【采茶歌】你不索问更筹,则看这水云收,半轮明月在柳梢头。(做住船科,云)秀才,我这船只在此,等你见了你父母妻子,你可便来。(唱)我这里将半橛孤桩船缆住,则听得汪汪犬吠竹林幽。(同陈季卿暂下)

(孛老、卜儿、旦儿、俫儿上,孛老云)好烦恼人也!孩儿应举去了,我在长街市上打听音信不着。婆婆,且关上门者。(卜儿做关门科)(正末同陈季卿上,云)兀的不是你家里?(陈季卿云)待我叫门咱。渔翁,我见了父母、妻子,还要应举去。你这船不要那里去了?(正末云)只要你蚤些下船,我没这闲工夫久等你哩。(陈季卿做叩门科,云)大嫂,开门采,开门来。(旦儿云)谁人唤门?待我开开这门看咱。(做见科,云)我道是谁,元来是季卿来了也。(陈季卿云)父亲、母亲在那里?(旦儿云)在堂上哩。(陈季卿做入拜科,云)父亲、母亲,您孩儿回家了也。(孛老云)孩儿,你得了官也不曾?(陈季卿云)您孩儿时运不通,不曾得官,因此羞归,一向流落在外,有缺甘旨之奉。如今可又开选场,您孩儿特来探望父亲、母亲,依旧要应举去也。(孛老云)孩儿,你离家多年,才得回来,且住几日去。(陈季卿云)父亲、母亲,日子近了,则怕赶不上科场。(孛老云)既然日子近了,下次小的每,将酒来与孩儿送行者。(正末做笑科,云)陈季卿,快些去罢。(唱)

【牧羊关】你刬的席上歌金缕,樽前捧玉瓯,这其间可不是炊黄粱锅内才熟。你则含早辞了白头爷娘,割舍下青春配偶。(带云)陈季卿,你此时不去,还待怎的?(唱)则你个不聪明愚浊汉,枉教做疾省悟俊儒流。不争你恋斑衣学老莱舞,怎发付这舣乌江亭长舟?

(陈季卿云)大嫂,我还赴科场去也。(旦儿云)秀才,你才得归家,如何便割舍的去了?(做悲科)(陈秀卿云)大嫂,我夫妻之情,怎生舍的。只是试期迫近,转眼便错三年,如之奈何?(正末唱)

【哭皇天】则管里絮叨叨将他斗,泪潸潸不住流。快随他齐臻臻鹅鹭侣,权撇下娇滴滴凤鸾俦。则不如准备着纶竿、纶竿钓舟,向富春渚侧,渭水河边,伴烟波渔父,风月闲人,倒落得个散诞逍遥、逍遥百不忧。遮莫的山崩海漏,鸟飞也那兔走。

(陈季卿云)大嫂,你将笔砚来,待我口占一诗,做留别者。(做写科)(正末唱)

【乌夜啼】你从今紧闭谈天口,休想我信风波东涧东流。(陈季卿云)诗写就了也。待我表白一遍,与你听咱。(做念科)(诗云)月斜寒露白,此夕最难禁,离歌嘶象管,别思断瑶琴。酒至连愁饮,诗成和泪吟。明夜怀人梦,空床闲半衾。(旦儿云)季卿,此诗凄惋多情,使妾读之,潸然泪下,兀的不痛杀我也!(陈季卿做拜别科,云)父亲、母亲,您孩儿应举去也。(正末唱)随你便意徘徊诗吟就,怎写的出一段离愁,两处凝眸。这-个袅金鞭遥拂酒家楼,那一个泣阳关暗滴香罗袖。蚤上水,休生受,则我这麻绦草履,不傲杀你肥马轻裘。(陈季卿云)父亲、母亲,您孩儿应米去也。(旦儿做送出门科)(陈季卿云)大嫂,你回去罢。(做出科。云)渔翁,船在那里?(正末云)快上船来,要我等这几时。(同下)(孛老云)孩儿赶科场去了也。婆婆,你且关上门者。眼望旌旗捷,耳听好消息。(卜儿、旦儿、俫儿并下)

正末同陈季卿上,云)秀才,蚤到这大江了也。(唱)

【三煞】趁着这响咿哑数声柔橹前溪口,早看见明滴溜儿点渔灯古渡头。(陈季卿云)渔翁,把船遥近岸些,兀的不起了风也。(正末唱)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云愁,疏刺刺风狂雨骤,这天气甚时候?(陈季卿云)渔翁,这等风雨,波浪陡作,兀的不唬杀我也!(正末唱)白茫茫银涛不断流,那里也骑鹤扬州。

【二煞】忽听的雷盘绝壁蛟龙吼,又则见电绕空林鬼魅愁。似这等翻江搅海怒阳侯,唬的他怯怯乔乔,怎提防倾覆,这性命有准救?争些儿踏破渔翁一钓舟,做的个水上浮沤。(陈季卿云)哎哟,船坏了也!渔翁,你救我咱!(做念经科,云)太乙救苦天尊!(正未唱)

【黄钟尾】你枉下告玄冥礼河们频叉手,只要你安魂魄定精神紧闭眸。风陡作,水倒流,排三山,荡九州,撼天关,动地轴。唬的你战兢兢,似楚囚,死临侵,一命休,不能彀,葬故氏。从今后万古千秋,准与你奠一盏儿北邙坟上酒。

(陈季卿做坠水科,云)救人,救人!(做惊醒科)(行童云)先生,俺师父请你吃斋饭哩。(陈李卿云)这道者那里去了?(行童云)你在这里睡,我在这里请你吃斋,知他这风魔道上到那里去?(陈季卿云)我方才回家去,他在半路里等我,又引着几个道友,再四劝我出家。这个道者有些古怪,待我赶他去。(做赶见荆篮科,云)元末那道者留下一个荆篮在此,待我看咱。这荆篮内别无一物,止有一纸书,看他写着甚么?(做念科)(诗云)一叶逡巡送客归,山光水色自相依。才经屈子行吟处,又过严陵下钓矶。亲舍久惭疏奉养,妆台何意重留题。别来恸哭黄昏后。将谓仙翁总不知。(做惊骇科,云)怎么梦中的事他都知道,必然是个仙人。我想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异人难过,怎好当面错过?料这道者去亦未远。小师父,你与我多拜上长老,我斋饭也不吃了,提着这荆篮赶那道者去也。(下)(行童云)这秀才也是个傻厮,青天白日,饿肚里睡了一觉,不知做个甚么梦!慌慌忙忙的醒来,便要赶那道上去。从来的风僧狂道,有甚么究竟,知道那里赶他?我自回师父话去,饿出这傻厮的屎来,也不干我的腿事。(下)


第四折

(列御寇引张子房、葛仙翁执愚鼓酋板上,诗云)昨日东周今日秦,咸阳灯火洛阳尘。百年一枕沧浪梦,笑杀昆仑顶上人。贫道列御寇的便是。因为纯阳子要度陈季卿,火贫道和张子房、葛仙翁三人劝他入道,只他尘心太重,一时不得回头。那纯阳子显其法力,别做一个境界,与他看见。必然省悟了也。如今陈季卿尚未来,我等无事,暂到长街市上,唱些道情曲儿,也好警醒世人咱。(张子房云)如此最好,仙长请。(列御寇唱)

【村里迓鼓】我这卫洞大深处,端的是世人不到,我则待埋名隐姓,无荣无辱无烦无恼。你看那蜗角名,蝇头利,多多少少,我则待夜睡到明,明睡到夜,睡直到觉。呀!蚤则似刮马儿光阴过下。

【元和令】我吃的是千家饭化半瓢,我穿的是百衲衣化一套。似这等粗衣淡饭且淹消,任天公饶不饶。我则待竹篱茅舍枕着山腰,掩柴扉静悄悄,叹人生空扰扰。

【上马娇】你待要名誉兴,爵位高,那些儿便是你杀人刀。几时得舒心快意宽怀抱?常则是,焦蹙损两眉梢。

【胜葫芦】你则待日夜思量计万条,怎如我无事乐陶陶。我这些春夏秋冬草不凋,倚晴窗寄傲,杖短筇凝眺,看海上熟蠕桃。

(列御寇云)这道情曲儿还未曾唱完,纯阳子蚤来了也。(张子房云)我等且退下一壁者。(下)(正末唱)

【正宫】【端正好】俺不去北溟游,俺不去东山卧,得磨跎且自瞻跎。打数,打数声愚鼓向尘寰中坐,这便是俺闲功课。

【滚绣球】叹光阴似掷梭,想人生能几何?急问首百年已过,对菏铜两鬓皤皤。见下留撇会科,听沙,二嘲会歌。送了些下峥嵘贪图呆货,到头来得了个甚么?你不见窗前故友午年少,郊外新坟岁岁多,这都是一枕南柯。

(陈季卿提荆篮慌上科,云)师父,弟子有喂如盲,只望师父救度咱。(正末唱)

【倘秀才】则见他荆棘律忙忙走着,(做摇手科,唱)哎。你个痴呆汉休来赶我。(陈季卿赶上扯住科,云)大仙,只望你普度慈悲,指引弟子长生之路。(做拜科)(正未唱)则间你捣蒜似街头拜怎摸?俺是个穷贫道,住山阿,怎将你儒生度脱。

(陈季卿云)你留下这荆篮,内有待一首,把我到家见父母、妻子的情状,尽都知道,岂不是个神仙?如今情愿跟随出家,做个弟子去也。(正末云)呆汉,你这一遭赶科场去,夺一个状元中。则管拜我怎的?(唱)

【滚绣球】你一心待遇君王登甲科,怎倒来叩神仙求定夺?(陈季卿云)师父,弟子看了这诗,如今不愿做官了也。(正末唱)你道是看诗句把玄机参破,俺则怕紫霜毫错判断山河。(云)呆汉,你如今真悟了么?(陈季卿云)弟子省悟了也。(正末唱)你既知这荣华似水上沫,这功名似石内火,可怎生讲堂中把画皮抢攞?(陈季卿做拜科,云)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贵手,与我拂除尘俗者。(正末唱)我如今与你拂尘俗将圣手搓挲,便说杀九重大子明光殴,怎如俺三岛仙家安乐窝,再不要碌碌波波。(列御寇三人上,云)道兄,那陈季卿可肯跟你出家么?(陈季卿上,云)元来三位大仙,都也在此。(做拜科)(正末云)俺每为这一个呆汉,到尘世走了三遭儿也。(唱)

【倘秀才】你昨日呵摆小上金枷玉锁,你今日呵蚤挣上朝元证果,知他道谁是逍遥谁輱轲。举头山色好,入耳水声和,这便俺仙家的过活。

(陈季卿云)师父,我弟子想来,这三位大仙不消说了,昨日这一个渔翁渡我归家的,敢就是大仙一化哩。(正末云)呆汉。(唱)

【滚绣球】你道俺驾扁舟泛碧波,执渔竿披绿蓑,这就是仙家使作,你可也争些儿暴虎凭河。(陈季卿云)师父,你既肯度脱弟子成仙了道,怎生又要把我掉在大江之中,险丧性命?你好促掏也。(正末做指列御寇科,唱)俺若不是打这讹,怎生着众仙真收这科?俺们交游还有弟兄七个,(陈季卿云)师父,你这上八界洞府,却在那里?(正末做手指科,唱)问洞府还隔的蓬岭嵯峨。(带云)要舞呵,(唱)自有霓裳羽袖纤腰舞,(带云)要歌呵,(唱)自有绛树、青琴皓齿歌,莫更蹉跎。

(陈季卿云)师父,你那里有甚么景致,说与弟子知道。(正末唱)

【叨叨令】俺那里有苍松偃蹇蛟龙卧,有青山高耸烟岚泼。香风不动松华落,洞门深闭无人锁。俺和你去来也么哥,俺和你去来也么哥,修真共上蓬莱阁。

(冲末扮东华帝君执符节引张果、汉钟离,李铁拐、徐神翁、蓝采和、韩湘子、何仙姑上)(陈季卿云)呀,许多大仙来了。弟子一个也不认得,望师父说与弟子知道。(正末指张科)(唱)

【十二月】这一个倒骑驴疾如下坡,(陈季卿云)元来是张果大仙。(做拜科)(正末指徐科唱)这一个吹铁笛韵美声和。(陈季卿云)是徐神翁大仙。(做拜科)(正未指何科唱)这一个貌娉婷笊篱手把,(陈季卿云)是何仙姑大仙。(做拜科)(正夫指李科唱)这一个蓬松铁拐横拖。(陈季卿云)是李铁拐大仙。(做拜科)(正末指韩科唱)这一个篮关前将文公度脱,(陈季卿云)是韩湘子大仙。(做拜科)(正末指蓝科,唱)这一个绿罗衫拍板高歌。

(陈季卿云)是蓝采和大仙。(做拜科)(正末指钟离科,唱)

【尧民歌】主尘-个是双丫髻常吃的醉颜酡,(陈季卿云)是汉钟离大仙。(做拜科,云)敢问师父姓甚名谁?(正末云)呆汉,俺不说来。(唱)则俺曾梦黄粱一晌滚汤锅,觉来时蚤五十载暗消磨,(陈季卿云)师父已曾说过,弟子真个忒愚迷。(做拜科,云)今日可也拜的着哩。(正末唱)才知道吕纯阳是俺正非他。(云)呆汉,只怕你也做梦哩。(陈季卿云)弟子如今委实省悟,不是做梦了也。(正末唱)你自去评跋评也波跋,休教咱冷笑呵,只要你觑的那名利场做些娘大。(东华帝君云)奉上帝敕旨,陈季卿既有神仙之分,做吕纯阳弟子,可着群仙引领西去,共赴蟠桃宴者。(词云)西望瑶池集众真,东来紫气彻天门。从今王母琼筵上,共献蟠桃增一人。(陈季卿同众共拜科)(正未唱)

【煞尾】会瑶池庆赏蟠桃果,满捧在金盘献大罗,增俺仙家福寿多,保俺仙家永快活。你将这鹤氅乌巾手自摩,葛履环绦整顿过,音色骡儿便撒和驾一片祥云俺同坐。便有那十万里鹏程,怕甚么海天阔。

题目吕洞宾显化沧浪梦

正名陈季卿误上竹叶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乌夜啼从今天口休想风波东涧东流

乌夜啼(烏夜啼)wū yè tí
(1).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名。《旧唐书·音乐志二》:“《乌夜啼》, 宋 临川王 义庆 所作也。 元嘉 十七年,徙 彭城王 义康 於 豫章 。 义庆 时为 江州 ,至镇,相见而哭,为帝所怪,徵还宅,大惧。妓妾夜闻乌啼声,扣斋閤云:‘明日应有赦。’其年更为 南兗州 刺史,作此歌……今所传歌似非 义庆 本旨。”又为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
(2).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乌夜啼引》引 唐 李勉 《琴说》:“《乌夜啼》者, 何晏 之女所造也。初, 晏 繫狱,有二乌止於舍上。女曰:‘乌有喜声,父必免。’遂撰此操。” 唐 元稹 《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诗:“君弹《乌夜啼》,我传乐府解古题。良人在狱妻在闺,官家欲赦乌报妻。”后世所见《乌夜啼》,内容多为男女恋情。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为唱当时《乌夜啼》,青衫泪满 江 南客。”
(3). 唐 教坊曲名, 南唐 后主 李煜 用为词牌名。 宋 人 欧阳修 、 赵令畤 等多用之。见《词谱》卷六。
(4).曲牌名。属南吕宫,南北曲均有,北曲较多用,字数与词牌不同,多用在套曲中《玄鹤鸣》曲牌之后。南曲字数与有的词牌如别名为《圣无忧》的词牌前半段相同,作为引子。  ——《漢語大詞典》
你 nǐ《國語辭典》

你 [ nǐ ]

  1. 第二人称,亦指对方。如:「你好吗」、「你死我活」。《周书·卷五○·异域传下·突厥传》:「你能作几年可汗?」《老残游记·第一三回》:「你瞧!这孩子傻不傻?」
从今(從今)cóng jīn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漢語大詞典》
紧 ( 緊 ) jǐn
紧 [ jǐn ]
  1. 密切合拢,与“”相对:拧~。捆~。
  2. 靠得极近:~邻。
  3. 使紧:把琴弦~~。
  4. 事情密切接连着,时间急促没有空隙:~凑。~密。~缩。加~。抓~。
  5. 形势严重,关系重要:~急。~促。~迫。~要。
  6. 不宽裕:~俏。~缺。
闭 ( 閉 ) bì
闭 [ bì ]
  1. 关,合:封~。~门。~合。~关锁国。~门思过。~月羞花。
  2. 结束,停止:~会。~幕。~市。
  3. 堵塞,不通:~气。~塞()。
  4. 姓。
谈 ( 談 ) tán
谈 [ tán ]
  1. 说,对话:~天。~心。~论。~话。~判。~吐。恳~。洽~。漫~。~笑风生。
  2. 言论,听说的话:笑~。无稽之~。传为美~。
  3. 姓。
天口 tiān kǒu
(1).形容人能言善辩。《汉书·艺文志》:“《田子》二十五篇。名 駢 , 齐 人,游 稷下 ,号 天口駢 。”《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辩析天口,而似不能言。” 李善 注引《七略》:“ 齐 田駢 好谈论,故 齐 人为语曰 天口駢 。天口者,言 田駢子 不可穷,其口若事天。”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乐论天口,谁其与京。”
(2).谓代天说话。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夫圣人为天口,贤人为圣译。是故圣人之言,天之心也;贤者之所説,圣人之意也。”
(3).星宿名,即毕宿。  ——《漢語大詞典》
休想 xiū xiǎng
别想;不要妄想。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三折:“纵有奢华豪富家,倒赔装奩许招嫁,休想我背却初盟去就他。”《水浒传》第三四回:“你们众位要杀时便杀了我,休想我随顺你们。”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三:“你引诱了 招弟 ,我还没惩治你呢!结婚,休想!”  ——《漢語大詞典》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信 xìn/shēn《國語辭典》

信 [ xìn ]

  1. 誠實不欺。如:「講信修睦」。《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 書札、書簡。如:「書信」、「平信」、「掛號信」。
  3. 消息、音訊。如:「音信」、「凶信」、「口信」。
  4. 使者、送信件的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司空鄭沖馳遣信就阮籍求文。」
  5. 符契、憑證。如:「印信」。《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傳》:「大人有所召呼,則刻木為信,雖無文字,而部眾不敢違犯。」
  6. 姓。如宋代有信世昌。
  1. 聽從、不懷疑。如:「相信」、「深信不疑」、「不可置信」。
  2. 敬仰、崇奉。如:「信奉」、「信教」。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至於光武之世,篤信斯術。」
  3. 知曉、知道。宋·晏殊〈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詞:「須信道,人間萬事何時了?」《聊齋志異·卷七·青蛾》:「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歲乎?」
  4. 連宿兩晚。如:「信宿」。《左傳·襄公十八年》:「信于城下而還。」晉·杜預·注:「信,再宿也。」
  1. 確實、的確、果真。《孟子·公孫丑上》:「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唐·柳宗元〈遊石角過小嶺至長烏村〉詩:「為農信可樂,居寵真虛榮。」
  2. 隨意、任憑。如:「信口開河」、「信手拈來」。唐·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信 [ shēn ]

  1. 伸直、舒展。《易經·繫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通「伸」。
  2. 陳述表白。《穀梁傳·隱公元年》:「春秋貴義而不貴惠,信道而不信邪。」通「申」。
风波(風波)fēng bō
(1).风浪。《楚辞·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惊觉满床月,风波 江 上声。” 巴金 《家》十九:“船在水面流着,安稳而自然,不曾激起一点风波。”参见“ 风浪 ”。
(2).犹潮流。比喻变动的形势。《后汉书·冯衍传下》:“弃衡石而意量兮,随风波而飞扬。”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则庶几烛幽暗以天光,发国人之内曜,人各有己,不随风波,而 中国 亦以立。”
(3).比喻动荡不定或艰辛劳苦。《庄子·天地》:“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 成玄英 疏:“夫水性虽澄,逢风波起,我心不定,类彼波澜,故谓之风波之民也。” 宋 曾巩 《谢中书舍人表》:“於风波流落之餘,以蒲柳衰残之质,自循涯分,曷副恩荣。”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虽只四十来岁的人,然而世上的风波经得多了,看来却像五十出外。”
(4).比喻纠纷或乱子。 唐 鲍溶 《行路难》诗:“入宫见妒君不察,莫入此地生风波。” 明 高启 《南山有鸟》诗:“ 南山 有鸟北山罗,两地一失惊风波。”《西湖佳话·梅屿恨迹》:“妻子初容我娶,及至 小青 进门,便生许大风波,一駡就是三朝四夜,一打就到万紫千红,甚觉难堪。”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馀》:“然而辫子还有一场小风波,那就是 张勋 的‘复辟’。”
(5).指 风波亭 。滇剧《牛皋扯旨》:“‘莫须有’三字罪名无分晓,可怜他父子被害在 风波 。”参见“ 风波亭 ”。  ——《漢語大詞典》
东涧(东涧)
唐 徐夤 赠黄校书先辈璞闲居 东涧野香添碧沼,南园夜雨长秋蔬。  ——《骈字类编》
东流(東流)dōng liú
(1).流向东方。《书·禹贡》:“ 嶓冢 导 漾 ,东流为 汉 。”《孟子·告子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唐 杜甫 《别赞上人》诗:“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晓风飘薄已堪愁,更伴东流流水过秦楼。”
(2).东去的流水。亦比喻事物消逝,不可复返。《庄子·徐无鬼》:“故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四十餘帝三百秋,功名事跡随东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惊讹》:“谁道暂离,竟为永别,万里游魂惊夜月,百年宠爱付东流。”《红楼梦》第三四回:“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息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