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筮仕 shì shì
(1).古人将出做官,卜问吉凶。《左传·闵公元年》:“初, 毕万 筮仕於 晋 ,遇屯之比。”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端详筮仕蓍,磨拭穿杨鏃。” 苏仲翔 注:“筮仕,卜作官的命运。”
(2).指初出做官。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诗:“因思筮仕来,倐忽过十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梦狼》:“长子甲,筮仕南服,三年无耗。” 何垠 注:“初官曰筮仕。” ——《漢語大詞典》
(2).指初出做官。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诗:“因思筮仕来,倐忽过十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梦狼》:“长子甲,筮仕南服,三年无耗。” 何垠 注:“初官曰筮仕。” ——《漢語大詞典》
记怀(記懷)jì huái
记在心中。《水浒传》第三八回:“ 宋江 道:‘你只顾将去,不要记怀。’” 明 无名氏 《四贤记·义劝》:“望君家记怀,望君家记怀,你的盛年难再,韶颜易改,我自疑猜。” 张德义 刘培林 《董小宛传奇》第三章:“这是我把贤弟领来受罪的,哪哪哪……望贤弟不必记怀,愚兄这厢赔礼了。” ——《漢語大詞典》
远 ( 遠 ) yuǎn/yuàn
远 [ yuǎn ]
-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 时间长:~古。~祖。长~。永~。
-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 深奥:言近旨~。
- 姓。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谪居(謫居)zhé jū
谓古代官吏被贬官降职到边远外地居住。 唐 高适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謫居。”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况诸臣当謫居思过之餘,蒙恩得释,优游渐进,殊有趣味。”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古时凡由 汉 民族居地移住外域,便说为窜谪或降居……《史记·五帝本纪》言‘ 青阳 降居 江水 , 昌意 降居 若水 ’,所谓‘降居’也就是谪居。” ——《漢語大詞典》
念 niàn《國語辭典》
念 [ niàn ]
动- 惦记、想念。如:「思念」、「挂念」。唐·白居易〈伤远行赋〉:「惟母念子之心,心可测而可量。」
- 忆念。佛教指将心清楚放在对象上而不忘失。如:「念佛」、「念施」。《大安般守意经·卷下》:「念出入息。」
- 吟诵、诵读。如:「念书」、「念经」、「念咒」。《红楼梦·第一四回》:「说著,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唤进来看视。」通「念」。
- 读、研习。如:「你现在念几年级?」、「他一念完中学,就开始工作了。」
- 反反复复述说著。如:「念念有词」、「她嘴巴一直念个不停」、「妈妈念你是为了你好。」
- 记住。《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怜爱。唐·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卢山〉诗二首之二:「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词:「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 极短的时间。如:「一念顷」、「念念分明」。《阿毘达磨俱舍释论·卷一六》:「偈曰:『一念。』释曰:『此上品忍但一刹那,无长时。』」
- 念头、想法。如:「杂念」、「一念之仁」。《红楼梦·第四回》:「这冯公子,空喜一场,一念未遂,反花了钱,送了命。」
- 二十。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九出》:「凑著个韶阳小道姑,年方念八,颇有风情。」通「廿」。
- 姓。如北周有念贤。
黄冈(黄冈)
宋 苏轼 送沈逵赴广南 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
宋 陆游 泊三江口 迟明离武昌,薄暮次黄冈。 ——《骈字类编》
宋 陆游 泊三江口 迟明离武昌,薄暮次黄冈。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