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溟涨鲸波动,衡阳雁影徂。

杜甫唐代〕《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

更欲投何处,飘然去此都。形骸元土木,舟楫复江湖。
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
雨洗平沙静,天衔阔岸纡。鸣螀随泛梗,别燕赴秋菰。
栖托难高卧,饥寒迫向隅。寂寥相喣沫,浩荡报恩珠。
溟涨鲸波动,衡阳雁影徂。南征问悬榻,东逝想乘桴。
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经过忆郑驿,斟酌旅情孤。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溟涨鲸波衡阳雁影

溟涨(溟漲)míng zhǎng
(1). 溟海 与 涨海 。《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 溟 涨 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 溟 涨 ,皆海也。”
(2).泛指大海。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后述》:“亦犹虎之饵毒,蛟之饮鏃,其作也,虽震邱林,鼓 溟涨 ,不能快其咆怒之气。” 宋 司马光 《和吴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因思 甌 闽 远,南走侵 溟涨 。”  ——《漢語大詞典》
鲸波(鯨波)jīng bō
犹言惊涛骇浪。 唐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诗》:“溟涨鲸波动, 衡阳 雁影徂。” 明 唐顺之 《送蒋藩幕赴闽中》诗:“风岛鲸波涌,寒城蜃气收。” 柳亚子 《辽海》诗:“忽闻 辽海 起鲸波, 易水 风寒涕泪多。”  ——《漢語大詞典》
动 ( 動 ) dòng
动 [ dòng ]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2. 使开始发生:发~。
  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6. 非静止的:~画。
  7. 可变的:~产。
  8. 行为:举~。~作。
  9. 常常:~辄得咎。
衡阳
在衡山之南  ——《整理自网络》
雁影(雁影)
唐 骆宾王 送刘少府游越州 露下蝉声断,寒来雁影连。
唐 李端 送郭补阙归江阳 雁影愁斜日,莺声怨故林。
唐 许浑 晚泊七里滩 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
宋 陆游 游山步二首 其二 水边更觉梅花瘦,云外谁怜雁影孤。
宋 戴炳 次韵郑安道怀君玉弟游东嘉 雁影参差霜正冷,寄言归计莫迟迟。
宋 戴复古 江滨晓步 雁影参差半江月,鸡声咿喔数家村。  ——《骈字类编》
徂 cú《國語辭典》

徂 [ cú ]

  1. 往、去。《诗经·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2. 死亡。晋·李辽〈上表请修孔庙〉:「二臣薨徂,成规不遂。」宋·王安石〈虞部郎中晁君墓志铭〉:「方冬告役,君夏而徂,寿五十五,识者叹吁。」通「殂」。
  1. 已往的、过去的。《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赞曰》:「徂年已流,壮情方勇。」宋 · 陆游〈病少愈偶作〉诗二首之二:「但恨著书终草草,不嫌徂岁去堂堂。」
  1. 至、及。《诗经·大雅·云汉》:「不殄禋祀,自郊徂宫。」唐·韩愈〈祭董相公文〉:「自迩徂远,混然一区。」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