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香近切奎三象,秉笏亲陪第七车。
边贡〔明代〕《送都宪梅田颜公赴召北上》
元精钟海岳,勋业树乾坤。位极南曹长,阶迁北院尊。
晴云开水寺,旭日映江门。江门水寺张高宴,旭日晴云丽京甸。
天府争誇藻鉴名,乌台共识冰霜面。凉风八月桂始花,碧叶飘霜疑散霞。
轼前白鹭能窥隐,冠上神羊惯触邪。神羊白鹭威千里,川后澄波净如几。
百度风行草野间,群僚色动班行里。却忆武皇临御初,公居光禄礼台予。
含香近切奎三象,秉笏亲陪第七车。二十年华速流电,迟暮金陵重相见。
蹇劣甘投林下栖,差池岂分江皋饯。中兴天子新旧邦,须公开济启明堂。
大臣忧乐先天下,记取希文记岳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含香 hán xiāng
(1).带着香气。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归赋》:“桂含香兮作叶,藕生莲兮吐丝。” 唐 李百药 《笙赋》:“柳佩翠而辞寒,梅含香而受日。”
(2).古代妇女衔香于口以增芬芳之气。 唐 张鷟 《游仙窟》:“艳色浮粧粉,含香乱口脂。” 宋 辛弃疾 《瑞鹤仙·赋梅》词:“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粧难学。”
(3).谓含服香药。香,指春药。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助情花》:“ 明皇 正宠妃子,不视朝政……﹝ 安禄山 ﹞因进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红。每当寝处之际,则含香一粒助情发兴,筋力不倦。”
(4).古代尚书郎奏事答对时,口含鸡舌香以去秽,故常用指侍奉君王。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通典·职官四》:“尚书郎口含鷄舌香,以其奏事答对,欲使气息芬芳也。” 唐 王维 《重酬苑郎中》诗:“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你且去近侍君王,准被着簪笔彤墀,含香画省,起草 明光 。” ——《漢語大詞典》
(2).古代妇女衔香于口以增芬芳之气。 唐 张鷟 《游仙窟》:“艳色浮粧粉,含香乱口脂。” 宋 辛弃疾 《瑞鹤仙·赋梅》词:“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粧难学。”
(3).谓含服香药。香,指春药。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助情花》:“ 明皇 正宠妃子,不视朝政……﹝ 安禄山 ﹞因进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红。每当寝处之际,则含香一粒助情发兴,筋力不倦。”
(4).古代尚书郎奏事答对时,口含鸡舌香以去秽,故常用指侍奉君王。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通典·职官四》:“尚书郎口含鷄舌香,以其奏事答对,欲使气息芬芳也。” 唐 王维 《重酬苑郎中》诗:“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你且去近侍君王,准被着簪笔彤墀,含香画省,起草 明光 。” ——《漢語大詞典》
近 jìn《國語辭典》
近 [ jìn ]
形- 时间、地点、血统、关系等方面距离不远的。如:「近日」、「近郊」、「近亲」。《墨子·经说下》:「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
- 浅显明白、容易了解。如:「浅近」。《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也,善言也。」
- 相似、几乎一样。如:「近似」。《礼记·中庸》:「知耻近乎勇。」
- 靠近、接近。如:「挨近」、「迫近」。唐·李商隐〈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亲密。如:「亲近」。《论语·阳货》:「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 合乎。如:「不近情理」。宋·苏洵〈辨奸论〉:「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切 qiē/qiè《國語辭典》
切 [ qiè ]
动- 咬、咬紧。如:「咬牙切齿」。《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 贴近。如:「切身之痛」、「不切实际」。《荀子·劝学》:「诗书故而不切。」
- 按脉。如:「望、闻、问、切」。《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 密合。如:「贴切」、「亲切」。《晋书·卷五六·江统传》:「申论陆云兄弟,辞甚切至。」
- 急迫、急促。如:「返乡心切」、「杜鹃声切」。《文选·李密·陈情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 所有的。参见「[[一切]]」条。
- 一定、千万。如:「切记」。《老残游记·第一回》:「诸位切不可乱动。」
- 要点。《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请略举凡,而客自览其切焉。」
- 古代拼音法。将两字拼读成一字的声音。原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如「端,都官切。」都取ㄉ音,官取ㄨㄢ韵,合读为「ㄉㄨㄢ」。参见「[[反切]]」条。
切 [ qiē ]
动- 用刀把东西割断、分开成几部分。如:「切菜」、「切断」、「切割」、「切水果」。
- 向批发商批购货物。如:「切货」。
- 电讯传播中,截断目前通讯,将第三消息插入。如:「将镜头切进来。」
- 篮球赛中闪身进攻对方篮下。如:「空手切入」、「单刀切入」。
- 一种球技。利用球拍做下切动作,使之旋转。用于网球、乒乓球等。
- 几何学上指直线与弧线或两弧线相接于一点。如:「两圆相切」。
奎 kuí《國語辭典》
奎 [ kuí ]
名- 两条大腿之间。《说文解字·大部》:「奎,两髀之闲。」《庄子·徐无鬼》:「奎蹄曲隈,乳闲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
-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有星十六颗。古人以为奎宿主文章,即文曲星,专司人间的文运。
- 关于文事的。如:「奎运」、「奎星高照」。
三象 sān xiàng
(1).乐曲名。《吕氏春秋·古乐》:“ 商 人服象,为虐於东夷, 周公 遂以师逐之,至於 江 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 高诱 注:“《三象》, 周公 所作乐名。”《淮南子·齐俗训》:“其乐:《大武》、《三象》、《棘下》。” 高诱 注:“《三象》、《棘下》, 武王 乐也。”
(2).日、月、星。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议谥》:“含精灵于五纬,驾贞明于三象。” 唐 韦表微 《池州夫子庙麟台》诗:“二仪既闭,三象乃乖。” ——《漢語大詞典》
(2).日、月、星。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议谥》:“含精灵于五纬,驾贞明于三象。” 唐 韦表微 《池州夫子庙麟台》诗:“二仪既闭,三象乃乖。” ——《漢語大詞典》
秉 bǐng《國語辭典》
秉 [ bǐng ]
名- 成把、成束的谷物。《说文解字·又部》:「秉,禾束也。」《诗经·小雅·甫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梁·范缜〈神灭论〉:「岂不以僧有多稌之期,友无遗秉之报?」
- 量词。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十六斛为「一秉」。《集韵·上声·梗韵》:「秉,或曰粟十六斛为秉。」《论语·雍也》:「冉子与之粟五秉。」
- 权柄。《管子·小匡》:「治国不失秉,臣不如也。」《史记·卷七九·范 睢蔡泽传》:「吾闻先生相李兑,曰『百日之内持国秉』,有之乎?」通「柄」。
- 姓。如汉代有秉宽。
- 用手执握。《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保持、坚持。唐·皇甫冉〈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因叙其事〉诗:「秉节身常苦,求仁志不违。」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遭魔障套·三煞〉:「这相公主见宏深,秉心仁恕。」
- 主持、掌握。《诗经·小雅·节南山》:「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新唐书·卷八四·李密传》:「(王儒信)劝让自为大冢宰,总秉众务,收密权。」
- 根据、依循。如:「秉公处理」。
笏 hù《國語辭典》
笏 [ hù ]
名- 古代大臣朝见君主时所执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制成。如:「玉笏」、「象笏」。《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 婚姻:~事。
-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陪 péi《國語辭典》
陪 [ péi ]
名- 重叠的土堆。《说文解字·阜部》:「陪,重土也。」
- 辅佐事业的人。《诗经·大雅·荡》:「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 陪客。如:「今天能请你来作陪,十分光荣。」
- 伴随。如:「陪伴」、「陪同」、「陪嫁」、「失陪」。唐·杜甫〈别房太尉墓〉诗:「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唐·朱庆余〈早梅〉诗:「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
- 辅助。《史记·卷一○·孝文本纪》:「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终,是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也。」
- 补偿。宋·苏轼〈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懒不作诗君错料,旧逋应许过时陪。」同「赔 」。
- 损失、亏损。《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第 dì《國語辭典》
第 [ dì ]
名- 次序、等级。如:「次第」、「等第」。《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
- 用于整数数词之前。表事物的顺序或等级。如:「第一」、「第二」。
- 科第。科举榜上的次第。如:「登第」、「落第」、「及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 古时指王公大臣或富贵人家的住宅。如:「府第」、「宅第」、「书香门第」。唐·柳宗元〈梓人传〉:「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 评定。《汉书·卷六四下·王襃传》:「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 科举考试应试及格。唐·岑参〈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诗:「看君尚少年,不第莫凄然。」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
- 但、尽管。《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七车(七车)
益都耆旧传汉武帝时蜀张宽为侍中从祀甘泉至渭桥有女子浴于渭水乳长七尺上怪其异遣问之女曰帝后第七车知我已知宽在第七车对曰天星主祭祀者斋戒不洁则女人见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