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江村妇女蕉衫窄,市巷儿郎木屐轻。

陈献章明代〕《南归途中先寄诸乡友 其一

我家久住龙溪上,说著龙溪便有情。荔子不将梨斗美,沙螺休与蟹争衡。

江村妇女蕉衫窄,市巷儿郎木屐轻。漫兴诗多谁和我,樽前忙杀马先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江村妇女蕉衫市巷儿郎木屐

江村
唐 张九龄 巡属县道中作 再入江村道,永怀山薮情。
唐 杜甫 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唐 李嘉祐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唐 李益 莲塘驿 江村远鸡应,竹里闻缲丝。
唐 王建 江陵道中 江村水落平地出,溪畔渔船青草中。
唐 郑谷 折得梅 寒步江村折得梅,孤香不肯待春催。
唐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其八 稻畦分影向江村,憔悴经霜只半存。
唐 罗隐 干越亭 琵琶洲远江村阔,回首征途泪满巾。
唐 韦庄 袁州作 正是江村春酒熟,更闻春鸟劝提壶。
唐 韦庄 暴雨 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  ——《骈字类编》
妇女(婦女)fù nǚ
成年女子的通称。《礼记·曲礼下》:“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史记·项羽本纪》:“﹝ 沛公 ﹞今入 关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唐 杜甫 《三绝句》之三:“闻道杀人 汉水 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六月六日》:“妇女多於是日沐髮,谓沐之不腻不垢。” 孙犁 《风云初记》一:“在堤埝拐角一棵大榆树下面,有两个年轻的妇女,对着怀纺线。”  ——《漢語大詞典》
蕉衫 jiāo shān
用麻布缝制的衣衫。 唐 白居易 《东城晚归》诗:“晚入 东城 谁识我,短靴低帽白蕉衫。” 明 袁宏道 《柳浪杂咏》之二:“蕉衫乌角巾,半衲半村民。”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袁香亭 ﹞《消夏杂咏》云:‘科头赤足徜徉过,一领蕉衫尚觉多。’”  ——《漢語大詞典》
窄 zhǎi《國語辭典》

窄 [ ​zhǎi ]

  1. 狹小的。如:「狹窄」、「窄小」。《水滸傳·第七九回》:「騎一疋恨天低、嫌地窄、千里烏騅馬。」
  2. 窘迫的。宋·蘇軾〈雨後行菜圃〉詩:「艱難生理窄,一味敢專饗。」

窄 [ ​zé ]

讀音
  1. (一)​之讀音。
市巷 shì xiàng
街市里巷。《晋书·姚兴载记下》:“市巷讽议,皆言陛下欲有废立之志。” 清 吾庐孺 《京华慷慨竹枝词·巡警》:“市巷通衢自指挥,提刀策马走如飞。”  ——《漢語大詞典》
儿郎(兒郎)ér láng
(1).青年,小伙子。 南朝 陈 徐陵 《乌栖曲》之一:“风流 荀令 好儿郎,偏能傅粉復熏香。” 唐 蒋防 《霍小玉传》:“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宋 范成大 《夔州竹枝歌》之四:“行人莫笑女麤丑,儿郎自与买银釵。” 清 吴伟业 《戏赠》诗之五:“玉釵仍整未销黄,笑看儿郎语太狂。”
(2).对士兵的称呼。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忝与儿郎为主,不能守城池,忍遣儿郎颈犯白刃,吾不为也。” 宋 陆游 《凉州行》:“勑中墨色如未乾,君王心念儿郎寒。”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四折:“管杀的他众儿郎不能相借。”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八场:“城内兵马要点验,守城的儿郎听我言。”
(3).儿子。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中国歌谣资料·河南民歌·卖儿郎》:“卖儿郎,卖儿郎,儿郎饥饿背后嚷,爹娘泪水肚里藏。”  ——《漢語大詞典》
木屐 mù jī
木底鞋。或有齿,或无齿。《后汉书·五行志一》:“ 延熹 中,京都长者,皆著木屐。”《晋书·宣帝纪》:“ 关中 多蒺藜,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 前蜀 贯休 《思匡山贾匡》诗:“石膏黏木屐,崖粟落冰池。” 元 宋无 《咏石得天字》:“磴危欺木屐,磯滑怯苔氊。”《红楼梦》第四五回:“ 黛玉 道:‘跌了灯值钱呢,是跌了人值钱?你又穿不惯木屐子。’”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甲板上独坐,无头绪的想起昨天车站上的繁杂的木屐声。”  ——《漢語大詞典》
轻 ( 輕 ) qīng
轻 [ qīng ]
  1.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重。~型。~便(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
  2.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
  3.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
  4.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
  5.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
  6. 随便,不庄重:~率(shuài)。~佻。~浮。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