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是英雄大丈夫,了然胸中无一物。
金丹大药妙无穷,一点丹头内外红。真汞真铅才入手,片时伏虎活擒龙。
黄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嘘九转功。十月胎圆坎离外,紫云飞出玉炉空。
短褐包巾满廛市,寻草烧茅烹药匮。自己三黄及四神,谁知安灶烹炉意。
纸袄麻衣要隐山,餐松饮水守饥寒。日魂月魄空呼吸,到底方知入道难。
黑山山下鬼窟里,背曲头垂口流水。梦中梦见梦中人,几时待得硫黄死。
薄福痴人不断淫,尾闾闭了采他阴。元精摇撼无墙壁,错认黄泥唤作金。
容成三峰学御女,采精吸血兼服乳。大道本来无阴阳,劳形著相徒自苦。
叩齿吞精咽气声,辘轳空动髑髅形。妄将口鼻为玄牝,谩说金精肘后盈。
鼻头闭息空画饼,几人日中逃得影。客风邪气肚中鸣,安得长灵砂在鼎。
参禅见性契真如,莫道无心便靠虚。悟了不行乾智慧,千崖万壑涉程途。
多少老儒学周易,岂知太极归无极。忘形便欲任天真,只恐春归草无力。
明教专门事灭魔,七时功德便如何。不知清净光明意,面色痿黄空自磨。
胡氏阳山一果祖,九返庄严皆妄语。手执金环运三车,阿谁飞上金天去。
更有持斋四果徒,九曲江头下铁符。乳香烧尽难成佛,精血元阳搬运枯。
三千六百旁门术,开顶缩龟习定息。存想丹田炼五芽,吐故纳新虚贵力。
礼塔焚香诵藏经,更能拜斗与瞻星。吞符饮水专持咒,恁地如何得道成。
注想按摩八段锦,嘻呵六字拘兴寝。若要还精补脑时,除非一盏醍醐饮。
双眼遥思运顶门,戏言日月照昆崙。那堪又见圆光现,便指天尊与世尊。
眼本无光人妄想,耳本无声那得响。上有大渊下泓池,妄指中黄忍肚饥。
空按周天行封数,几能识得真龙虎。若识真龙真虎人,了得向上一条路。
暗把箪瓢服小便,吐吞涎唾作珠圆。鼻头流出两条涕,便敢呼为玉箸仙。
说尽存三守一底,九年炼丹思想里。忘却家珍向外寻,百年做个阴灵鬼。
天门枸杞与黄精,豆杏姜椒白茯苓。未委地仙成也未,皮焦肉腐可怜生。
斋醮关宣歌梵曲,分环破券受科录。不识天心两字真,口会三光符水熟。
袖中雷印嚇山精,手把杨枝学隐形。此心本是通神藏,一念差时万状生。
此身身外皆隐物,此心心外皆妖术。身里真心心里身,不在中间内外出。
这些金液大还丹,自从元谷至泥丸。抽添七返无多事,草木无心天地闲。
真根真蒂结真酥,真鼎真坛真药炉。阳日起头阴日积,分明阳火与阴符。
半亩丹田种金粟,一朵灵芝香馥郁。铁牛哮吼入绵厨,木马奔驰跳金屋。
乾坤二八结丹砂,满鼎溶溶白雪花。提住龟蛇归两手,山中玉兔化金鸦。
还丹有诀知音少,汞龙铅虎凭火候。三千刻内结婴儿,调和温养终无漏。
遍体浑如一片琼,寒蟾光照玉壶冰。顶门夜半雷声吼,匝地清风神鬼惊。
天上人间真妙诀,谁敢天机私漏泄。须是英雄大丈夫,了然胸中无一物。
一阳才动大丹成,片饷工夫造化灵。祇恐南宫录姓名,醉骑白鹤朝上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2).本是。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我须是读书人凌云豪气,偏遇这泼虔婆全无顾忌。”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你本是 赵盾 家堂上宾,我须是 屠岸贾 门下人。” 明 高明 《琵琶记·糟糠自厌》:“爹妈休疑,奴须是你孩儿的糟糠妻室。”
(3).总是;终是。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虽然俺心下有,我须是脸儿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第五来 欢郎 虽是未成人,[ 欢 ]俺呵,打甚么不紧,[ 旦 ]须是 崔 家后代孙。” ——《漢語大詞典》
(2).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后汉书·循吏传·仇览》:“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 唐 高适 《辟阳城》诗:“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刘知远 见 史弘肇 生得英雄,遂留在手下为牙将。” 太平天囯 杨秀清 《果然忠勇》诗:“起义破关千百万,直到 天京 最英雄。”
(3).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毛泽东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为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董必武 《邯郸烈士塔》诗:“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 袁静 《伏虎记》第三一回:“伟大的祖国关怀着,惦记着抗 美 援 朝 前线的英雄。” ——《漢語大詞典》
(2).全然。 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了然尘事不相关,锡杖时时独看山。” 宋 梅尧臣 《题刁经臣山居》诗:“散帙理旧学,了然无俗喧。”《红楼梦》第二九回:“我就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无闻的,方见的是待我重,无毫髮私心了。”
(1).眼明貌。 唐 张仲方 《赠毛仙翁》:“方口秀眉编贝齿,瞭然炅炅双瞳子。” 宋 苏轼 《书林逋诗后》:“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瞭然光可烛。”
(2).明白;清楚。《新唐书·韦嗣立传》:“臣愿陛下廓天地之施,雷雨之仁,取 垂拱 以来罪无重轻所不赦者,普皆原洗,死者还官,生者霑恩,则天下瞭然,知向所陷罪,非陛下意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若吾子之高明,自当一语之下便瞭然矣。”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 自 晋以来,文笔有别,判而益彰。 刘勰 所云:‘有韵曰文,无韵曰笔。’涂辙瞭然。” ——《漢語大詞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2).同类物;同一事。《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駑马一物。”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
(3).犹一事。《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郑玄 注:“物犹事也。” 南朝 梁武帝 《报侯景书》:“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於一物。”
(4).犹言一个标准。《墨子·尚贤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