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日炎蒸,长安道、喧传洗象。
宋荦〔清代〕《满江红 其一 初伏雨中,上幸宣武门观洗象,闻信趋至,乘舆已返,象亦洗毕矣。赋以寄概》
伏日炎蒸,长安道、喧传洗象。正翻盆急雨,御河新涨。
隔岸乍闻吹画角,归途已见排仙仗。有乌蛮、赤脚跨将来,岿然状。
飞楼启,乘舆上。天颜喜,宸游畅。奈冲泥后至,翠华徒望。
暮返柴扉仍寂寞,吟成斗室添萧爽。笑吾生、万事总蹉跎,休痴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伏日 fú rì
三伏的总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古代亦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詔赐从官肉。” 颜师古 注:“三伏之日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正朔历数》:“立秋以金代火而畏火,故至庚日必伏,故谓之伏日。” ——《漢語大詞典》
炎蒸 yán zhēng
亦作“ 炎烝 ”。
(1).暑热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应令》:“五月炎烝气,三时刻漏长。” 唐 杜甫 《热》诗之三:“歘翕炎蒸景,飘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词:“当是时, 河朔 飞觴,避炎蒸,想风流堪继。”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六月炎蒸驱万马,二 崤 风雨断千山。”
(2).指炎热地区。 明 吴承恩 《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诗:“昨日尚书郎,今日投炎蒸。” ——《漢語大詞典》
(1).暑热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应令》:“五月炎烝气,三时刻漏长。” 唐 杜甫 《热》诗之三:“歘翕炎蒸景,飘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词:“当是时, 河朔 飞觴,避炎蒸,想风流堪继。”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六月炎蒸驱万马,二 崤 风雨断千山。”
(2).指炎热地区。 明 吴承恩 《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诗:“昨日尚书郎,今日投炎蒸。” ——《漢語大詞典》
长安道(長安道)cháng ān dào
汉 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 长安 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 南朝 陈后主 、 徐陵 和 唐 代 韦应物 、 白居易 等均写有此曲。句式长短错落不一。参阅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 ——《漢語大詞典》
喧传(喧傳)xuān chuán
犹哄传;盛传。 唐 张仲素 《贺获刘闢表》:“万里喧传,兆人鼓舞。” 宋 周邦彦 《诉衷情》词:“喧传京国声价,年少最无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次日,喧传某家少年遇鬼中恶。” 郁达夫 《采石矶》:“不多几日,这一首 太白楼 会宴的名诗,就喧传在 长江 两岸的士女的口上了。” ——《漢語大詞典》
洗象 xǐ xiàng
明 清 时 北京 习俗,每年六月初伏在护城河内为宫廷所养的象洗澡。 清 屈大均 《洗象行》:“玉河六月河水长,朝廷旧典赐洗象。”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六月, 宣武门 看洗象, 西湖 赏荷。”参阅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皇都杂记·洗象》。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