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牛百年鼻不乾,浙东独有戴巡官。
有儒落落何为者,策驴晓到吾门下。凤标高古气深淳,询之乃是陶唐民。
并汾形胜太行麓,西距潼关大河曲。春秋战国汉晋史,所书义勇雄侠士。
多出三晋与秦燕,古云气俗禀之然。我颅儒冠腰博带,躯干不如脑腑大。
曾游两河望王屋,不到并州心不足。喜君历历说其乡,引我心飞过太行。
因爱其乡爱其人,已重其人重其文。文比玉溪既高爽,诗比玉川仍清新。
胡君不但歌诗好,又工画笔名精妙。画牛百年鼻不乾,浙东独有戴巡官。
胡君不肯居戴后,自署名为画牛叟。忽摧两幅教余看,回首故园心恋恋。
我家一廛寄淮汭,往曾亲把枯犁尾。月下歌商叩牛角,雨里寻春坐牛背。
长来提剑事羁游,虚名役我荒西畴。见君画得牛如活,却忆烟蓑淮汭秋。
胡君胡君君贤者,画得信奇宜少画。勿令画价闻于人,掩君诗价兼文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画牛(画牛)
画鉴张符画牛得名于唐曾见渡水牛一卷甚平当在□嵩之下 ——《骈字类编》
百年 bǎi nián
(1).指人寿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 陈澔 集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 汉 徐干 《中论·夭寿》:“ 颜渊 时有百年之人,今寧復知其姓名也?”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 宋 陈亮 《祭林圣材文》:“胡不百年,终此大数!”《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宣赞 随了叔叔,与母亲在俗出家,百年而终。”
(2).指器物寿命长,经久耐用。《周礼·考工记·函人》:“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
(3).指百岁的人。《尚书大传》卷一:“见诸侯问百年,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俗,命市纳贾以观民好恶。” 汉 扬雄 《长杨赋》:“矜劬劳,休力役,见百年,存孤弱。”
(4).谓时间长久。《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汉 班固 《西都赋》:“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北史·韩显宗传》:“今令伎作之家习士人风礼,则百年难成;令士人儿童效伎作容态,则一朝可得。” 唐 韩愈 《送齐暤下第序》:“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实难,非百年必世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
(5).一生;终身。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二:“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唐 杜甫 《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臺。” 宋 苏轼 《渚宫》诗:“百年人事知几变,直恐荒废成空陂。”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寿冢》:“百年恍惚真疑梦,万事纷紜已到头。”
(6).死的婉词。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哀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 张天翼 《清明时节》:“这么着 罗二爷 才硬要 谢老爷 迁坟,好让他自己百年之后葬到那个正穴里。”
(7).指世代。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庆诞》:“只有一女,年方二八,欲招 王十朋 为壻,以继百年。” ——《漢語大詞典》
(2).指器物寿命长,经久耐用。《周礼·考工记·函人》:“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
(3).指百岁的人。《尚书大传》卷一:“见诸侯问百年,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俗,命市纳贾以观民好恶。” 汉 扬雄 《长杨赋》:“矜劬劳,休力役,见百年,存孤弱。”
(4).谓时间长久。《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汉 班固 《西都赋》:“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北史·韩显宗传》:“今令伎作之家习士人风礼,则百年难成;令士人儿童效伎作容态,则一朝可得。” 唐 韩愈 《送齐暤下第序》:“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实难,非百年必世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
(5).一生;终身。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二:“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唐 杜甫 《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臺。” 宋 苏轼 《渚宫》诗:“百年人事知几变,直恐荒废成空陂。”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寿冢》:“百年恍惚真疑梦,万事纷紜已到头。”
(6).死的婉词。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哀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 张天翼 《清明时节》:“这么着 罗二爷 才硬要 谢老爷 迁坟,好让他自己百年之后葬到那个正穴里。”
(7).指世代。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庆诞》:“只有一女,年方二八,欲招 王十朋 为壻,以继百年。” ——《漢語大詞典》
鼻 bí《國語辭典》
鼻 [ bí ]
名- 動物的呼吸器官之一,主司嗅覺。
- 器物上隆起或突出供把握的部分。如:「門鼻」、「印鼻」。
- 針孔。北周·庾信〈七夕賦〉:「縷條緊而貫矩,針鼻細而穿空。」
- 地理學上指陸地突出海面的尖端部分。如:「鵝鑾鼻」。也稱為「岬」。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開始的。如:「鼻祖」。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副-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名-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助-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名-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乾 qián/gān《國語辭典》
乾 [ qián ]
名- 《易經》卦名:➊ 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天、陽等之義。➋ 六十四卦之一。乾(☰)下乾(☰)上。象徵君子應自強不息,努力永不懈怠之義。
- 姓。如唐代有乾彥思。
- 陽剛的、男性的。如:「乾造」、「乾宅」。《易經·繫辭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 [ gān ]
形- 沒有水分或缺乏水分的。與「溼」相對。如:「乾柴」、「乾毛巾」。
- 枯竭。如:「外強中乾」。
- 聲音清脆響亮。唐·岑參〈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詩:「開瓶酒色嫩,踏地葉聲乾。」
- 結拜認來的親屬關係。如:「乾媽」、「乾爹」。
- 經脫水加工製成的乾燥食品。如:「餅乾」、「牛肉乾」、「鹹菜乾」。
- 變乾燥。如:「油漆未乾」。
- 竭盡、乾涸。如:「乾杯」。《山海經·北山經》:「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乾而夏流。」
- 怠慢、置之不理。《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從今日起,且乾著他,不理他,他兩個自然該有些著慌。」
- 沒有剩餘。如:「他把人家的積蓄都榨乾了。」
- 徒然、白白的。如:「乾等」、「乾瞪眼」。《紅樓夢·第一二回》:「熱鍋上螞蟻一般,只是乾轉。」
- 表面的、形式的。如:「乾笑」。《水滸傳·第二五回》:「當下那婦人乾號了半夜。」
浙东(浙东)
唐书李绅传大和中李德裕当国擢绅浙东观察使 元史百官志见湖北下 苏轼秀州报本禅院乡僧丈长老方丈诗明年采药天台去便欲题诗满浙东 ——《骈字类编》
独有(獨有)dú yǒu
(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支伟成 通解:“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2).只有;特有。《史记·历书》:“是时,独有 邹衍 ,明於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唐 张籍 《贺周赞善闻子规》诗:“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这样猖獗,真是 中国 独有的怪现象。” 毛泽东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
(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成玄英 疏:“人欲出众,而己独游,众无此能,故名独有。” ——《漢語大詞典》
(2).只有;特有。《史记·历书》:“是时,独有 邹衍 ,明於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唐 张籍 《贺周赞善闻子规》诗:“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这样猖獗,真是 中国 独有的怪现象。” 毛泽东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
(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成玄英 疏:“人欲出众,而己独游,众无此能,故名独有。” ——《漢語大詞典》
戴 dài《國語辭典》
戴 [ dài ]
动- 把东西附加在头、面、胸、臂等处。如:「戴花」、「戴帽子」、「戴眼镜」。
- 以头顶著。如:「披星戴月」、「不共戴天之仇」。《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迫而察之,若仰崇山而戴垂云。」
- 拥护、推崇。如:「爱戴」、「拥戴」。《文选·张衡·东京赋》:「息肩于大汉,而欣戴高祖。」
- 姓。如汉代有戴德、戴圣,治《礼记》传世,世称为「大戴」、「小戴」。
巡官 xún guān
(1).官名。 唐 时节度、观察、团练、防御使僚属,位居判官、推官之次。如 董晋 镇 大梁 ,以 韩愈 为巡官; 徐商 镇 襄阳 ,以 温庭筠 为巡官,皆是。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臣即请差清强巡官检责所在实户,据口团保,给一年盐。”《新唐书·李洧传》:“初, 洧 遣巡官 崔程 入朝。”
(2).称以占卜、星相为业的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今北人谓卜相之士为巡官……或谓以其巡游卖术,故有此称。” 元 王伯成 《春从天上来·闺怨》曲:“巡官算我,道我命运乖,教奴镇日无精彩。”
(3).旧时低级警官。 陈允豪 《海滨一少年》:“走过来四个警察,一个巡官。” 徐迟 《精神分析》:“三轮卡上的巡官用手指着一个开着的窗子喊:‘不准开!把窗子关起来!’” ——《漢語大詞典》
(2).称以占卜、星相为业的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今北人谓卜相之士为巡官……或谓以其巡游卖术,故有此称。” 元 王伯成 《春从天上来·闺怨》曲:“巡官算我,道我命运乖,教奴镇日无精彩。”
(3).旧时低级警官。 陈允豪 《海滨一少年》:“走过来四个警察,一个巡官。” 徐迟 《精神分析》:“三轮卡上的巡官用手指着一个开着的窗子喊:‘不准开!把窗子关起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