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就使玉真如素愿,山阴拱木竟何知。

文彦博宋代〕《和梅公仪待制 登骊山见连理木

长生私语都无益,芳树交柯自表奇。就使玉真如素愿,山阴拱木竟何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就使玉真素愿山阴拱木

就使 jiù shǐ
即使,纵然。《孟子·告子下》“一战胜 齐 ,遂有 南阳 ,然且不可” 汉 赵岐 注:“就使 慎子 能为 鲁 一战,取 齐 南阳 之地,且犹不可。” 宋 司马光 《葬论》:“就使皆如葬师之言,为人子者方当哀穷之际,何忍不顾其亲之暴露,乃欲自营福利邪?”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十六:“倘若你在场时,就使你不憎恶军阀,但至此时恐怕也要向被压迫的工人洒一掬同情之泪了。”  ——《漢語大詞典》
玉真 yù zhēn
(1).谓仙人。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灵位业图》:“玉清 三元宫 ……右位, 太上玉真保皇道君 。” 唐 张籍 《灵都观李道士》诗:“泥灶煮灵液,扫坛朝 玉真 。”
(2).特指仙女。 唐 曹唐 《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诗:“再到 天台 访 玉真 ,青苔白石已成尘。” 清 吴伟业 《楚云》诗之一:“十二峰头降 玉真 , 楚 宫祓禊采兰辰。”
(3).指 杨贵妃 。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 玉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按,一本作“ 太真 ”。 清 吴伟业 《古意》诗之五:“君王自有他生约,此去惟应礼 玉真 。”
(4).泛指美人。 宋 晏殊 《玉楼春》词:“池塘水緑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錚深,入破舞腰红乱旋。” 宋 晏几道 《玉楼春》词:“玉真能唱朱帘静,忆上双莲池上听;百分蕉叶醉如泥,却向断肠声里醒。”
(5).花名。瑞圣花的一种。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瑞圣花》:“﹝瑞圣花﹞白者名玉真。 成都 人竞移蒔园中。”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素愿(素願)sù yuàn
平素的愿望。《晋书·隐逸传·宋纤》:“今当命终,乞如素愿。” 宋 欧阳修 《前汉二器铭跋》:“由是始有 前汉 时字,以足余之所闕,而大偿其素愿焉。” 清 曾国藩 《槐阴书屋图记》:“今者先生持节 山西 ,政成而神暇,尽发遗编,以补素愿。” 郁达夫 《病闲日记》:“这几日照相太多,自家也觉得可笑,若从此就死,岂不是又要多留几点形迹在人间,这真与我之素愿相违太甚了。”  ——《漢語大詞典》
山阴(山陰)shān yīn
(1).山朝北的一面。《汉书·郊祀志上》“从阴道下” 唐 颜师古 注:“山南曰阳,山北曰阴。” 唐 姚合 《寄杨工部闻毘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诗:“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 刘大白 《春雪》诗:“可怕的却是那些株守着岭北山阴的,甘心埋没在它底势力范围之下!”
(2). 晋 王羲之 的代称。 王羲之 曾居 会稽 山阴 ,故以代指。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 文徵仲 得笔法於 巙子山 ,而参以 松雪 ,亦时为 黄 米 二家书,然皆非此公当行,惟小楷正书,即 山阴 在世,亦当虚高足一席。”  ——《漢語大詞典》
拱木 gǒng mù
(1).径围大如两臂合围的树。泛指大树。《国语·晋语八》:“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 韦昭 注:“拱木,大木也。”
(2).《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后因称墓旁之木为拱木。亦婉指已死。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试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敛魂。” 唐 白居易 《六十六》诗:“交游成拱木,婢僕见曾孙。” 宋 苏轼 《祭堂兄子正文》:“两塋相望,拱木参差。”  ——《漢語大詞典》
竟 jìng《國語辭典》

竟 [ jìng ]

  1. 乐曲演奏完毕。《说文解字·音部》:「竟,乐曲尽为竟。」
  2. 完成、终了、完毕。如:「未竟之业」。《晋书·卷七九·谢安传》:「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唐·柳宗元〈田家〉诗三首之三:「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3. 穷究、追究。如:「穷原竟委」。《汉书·卷六八·霍光传》:「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唐·颜师古·注:「竟,穷竟其事也。」
  1. 全、整。如:「竟日」、「竟夜」。唐·张九龄〈望月怀远〉诗:「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 居然。如:「竟然」、「他竟敢不理我。」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一○首之三:「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红楼梦·第六二回》:「原来今日也是平姑娘的千秋,我竟不知。」
  2. 到底、终于。如:「有志者事竟成。」唐·李询〈赠织锦人〉诗:「札札机声晓复晡,眼穿力尽竟何如!」
  3. 直接。《三国演义·第四二回》:「我竟往夏口,尽起军前来相助。」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1.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3.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4.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5.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1.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2.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3.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1.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2.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