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衣小小,偎卸红襟同命鸟。
陈曾寿〔清代〕《减字木兰花 心畬王孙蓄倒挂鸟一双属赋,一名收香。》
翠衣小小,偎卸红襟同命鸟。探使殷勤,不见罗浮梦里人。
交相媚妩,谁识莲垂心独苦。香冷难收,地老天荒誓白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翠衣 cuì yī
(1).绿色的衣服。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襄成君 始封之日,衣翠衣,带玉剑,履縞舄,立於游水之上。” 元 王冕 《题王虚斋所藏镇南王墨竹》诗:“帝子乘鸞謁紫清,满天风露翠衣轻。”
(2).翠鸟的羽毛。 宋 林逋 《闻灵皎师归越以诗招之赓前韵》:“秋花挹露明红粉,水鸟衝烟湿翠衣。”
(3).借指翠鸟。 宋 陆游 《检旧诗偶见有感》诗:“正驰玉勒衝红雨,又挟金丸伺翠衣。” ——《漢語大詞典》
(2).翠鸟的羽毛。 宋 林逋 《闻灵皎师归越以诗招之赓前韵》:“秋花挹露明红粉,水鸟衝烟湿翠衣。”
(3).借指翠鸟。 宋 陆游 《检旧诗偶见有感》诗:“正驰玉勒衝红雨,又挟金丸伺翠衣。” ——《漢語大詞典》
小小 xiǎo xiǎo
(1).最小;很小。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臣闻 楚 有七泽,尝见其一,未覩其餘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 云梦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自昔大臣以私意害人,此其小小者耳。” 清 李渔 《巧团圆·掠妪》:“我乃 闯将 过天星 标下,一个小小头目是也。” 刘半农 《稻棚诗》:“凉爽的席,松软的草,铺成张小小的床。”
(2).少量,稍稍;短暂。《太平御览》卷八五○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俗説,大饿不在车饭。谓……辅车上饭,小小不足济也。”《三国志·魏志·高柔传》:“校事 刘慈 等,自 黄初 初数年之间,举吏民奸罪以万数。 柔 皆请惩虚实,其餘小小掛法者,不过罚金。”《水浒传》第五三回:“ 戴宗 道:‘我説甚么?且不要道破他,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 鲁迅 《三闲集·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爱和憎的纠缠,感情和理智的冲突……都逐着这‘小小十年’而开展。”
(3).幼小。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宋 辛弃疾 《蝶恋花·席上增杨济翁侍儿》词:“小小年华才月半。罗幕春风,幸自无人见。”
(4).即 南齐 妓女 苏小小 。 唐 白居易 《杨柳词》:“若解多情寻 小小 ,緑杨深处是 苏 家。” 宋 徐铉 《柳枝辞》之三:“凭郎暂住青驄马,此是 钱塘 小小 家。”
(5).泛指妓女。 宋 晁说之 《都下追感往昔》诗之一:“少年使酒走京华,纵步曾游小小家。” ——《漢語大詞典》
(2).少量,稍稍;短暂。《太平御览》卷八五○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俗説,大饿不在车饭。谓……辅车上饭,小小不足济也。”《三国志·魏志·高柔传》:“校事 刘慈 等,自 黄初 初数年之间,举吏民奸罪以万数。 柔 皆请惩虚实,其餘小小掛法者,不过罚金。”《水浒传》第五三回:“ 戴宗 道:‘我説甚么?且不要道破他,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 鲁迅 《三闲集·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爱和憎的纠缠,感情和理智的冲突……都逐着这‘小小十年’而开展。”
(3).幼小。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宋 辛弃疾 《蝶恋花·席上增杨济翁侍儿》词:“小小年华才月半。罗幕春风,幸自无人见。”
(4).即 南齐 妓女 苏小小 。 唐 白居易 《杨柳词》:“若解多情寻 小小 ,緑杨深处是 苏 家。” 宋 徐铉 《柳枝辞》之三:“凭郎暂住青驄马,此是 钱塘 小小 家。”
(5).泛指妓女。 宋 晁说之 《都下追感往昔》诗之一:“少年使酒走京华,纵步曾游小小家。” ——《漢語大詞典》
偎 wēi《國語辭典》
偎 [ wēi ]
动- 傍著、靠著。如:「依偎」。唐·温庭筠〈南湖〉诗:「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偎山靠水安营寨,扫荡贼兵建勋劳。」
- 安慰、劝诱,带有哄骗的意思。《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只怕女儿不肯,须是缓缓的偎他。」
卸 xiè《國語辭典》
卸 [ xiè ]
动- 把东西拿下或去除。如:「卸货」、「卸妆」、「拆卸」、「卸下行李」。唐·李中〈维舟秋浦逢故人张矩同泊〉诗:「卸帆清夜碧江滨,冉冉凉风动白苹。」
- 解除、推托。如:「卸职」、「卸任」、「推卸责任」。
- 凋谢、凋零。《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春开杨柳,秋卸梧桐。」
红襟(红襟)
唐 丁仙芝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
唐 陆龟蒙 翠碧 红襟翠翰两参差,径拂烟华上细枝。
唐 张贲 玩金鸂鶒和陆鲁望 翠羽红襟镂彩云,双飞常笑白鸥群。 ——《骈字类编》
唐 陆龟蒙 翠碧 红襟翠翰两参差,径拂烟华上细枝。
唐 张贲 玩金鸂鶒和陆鲁望 翠羽红襟镂彩云,双飞常笑白鸥群。 ——《骈字类编》
同命 tóng mìng
(1).同生死;一同死。《史记·项羽本纪》:“ 噲 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淮南子·俶真训》:“夫 歷阳 之都,一夕反而为湖,勇、力、圣、知与罢怯、不肖者同命。” 高诱 注:“勇怯同命,无遗脱也。”《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密书请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超 搥胸吐血曰:‘闔门百口,一旦同命。’” 田汉 《金鳞记》第六场:“一个是抱头痛哭求同命,一个是跪在一旁不作声。”
(2).谓同一命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3).鸟名。也叫共命鸟。 清 钱谦益 《绛云楼上梁以诗代文》之五:“珠林有鸟皆同命,碧树无花不后凋。”原注:“《杂宝藏经》:‘雪山有鸟,名为共命,一身二头。’”参见“ 共命鸟 ”。 ——《漢語大詞典》
(2).谓同一命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3).鸟名。也叫共命鸟。 清 钱谦益 《绛云楼上梁以诗代文》之五:“珠林有鸟皆同命,碧树无花不后凋。”原注:“《杂宝藏经》:‘雪山有鸟,名为共命,一身二头。’”参见“ 共命鸟 ”。 ——《漢語大詞典》
鸟 ( 鳥 ) niǎo
鸟 [ niǎo ]
- ◎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类。候~。益~。~语花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