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莲王子池、古柏大部庄,何须风雨夕,始复思联床。
三岁识四声,七岁能文章。十三冠童军,英声震文场。
平生性沉郁,雅不乐襮彰。宅躬已高洁,治事尤精详。
奋起佐义师,大节何慨慷。先忧后乐志未遂,眼看海化田栽桑。
眇眇一秀才,诏令侨海阳。芦中之人信穷士,国仇家愤何能忘?
吃箫不为吴市乞,卜邻石户同农忙。山中千树桐,泽中千足羊。
无聊聊读货殖传,更用陶朱公策施之商。人生患难思骨肉,况乃兄弟非寻常。
少为失母雏,出入相扶将。以父为之师,读书同一堂。
双峰之山何峨峨!大甲之水何汤汤!瑞莲王子池、古柏大部庄,何须风雨夕,始复思联床。
此情此境曾几日,君年且壮予且强。渡江忠义人,俗口诮曰伧。
方同筹划宇宙分内事,将飞敛翼聊徜徉。三豕渡河岁云暮,送君韩江江上风帆张。
谁知此别遂永诀?至今每过泪洒江亭旁。春风吹客忽出海,岂复再觅扶馀王?
临行不得一握手,心有万绪谁度量。三书海外竟绝笔,语语真挚尤心伤。
忧患焚和抑何亟?满腔热血冰难凉。丈夫死牖下,恨不为国殇。
是时乾坤正翻覆,目不忍视能无盲?飘然撒手不姑待,南溟有客方归航。
闻丧复闻乱,百感增茫茫。谁为赋大招?返魂终无香。
魂来夜黑晓得耗,信知梦寐非荒唐。登坟一哭千古恸,空山转眼今几霜。
渡台船针指辰巽,山中坟向如其方。化为黄鹄有羽翼,东南飞定还吾乡。
黄鹄能言反乎复,天荒地老此恨终须偿。安能浪信人言已成佛,幻视世界无兴亡。
佛言我相即非相,此图何乃神飏飏!每见此图在,不信其人亡。
其才未展肆,其貌非老苍。丰其智慧啬其寿,生才何意吾直疑彼苍。
神龟不可呼,安得叩九阊。吾家世忠孝,卜者言将昌。
不于其身于其子,丹山已见双凤皇。益之一凤雏,三凤方翱翔。
视此图中人,前辉而后光。题图者谁?为乃兄义师故帅虞曹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瑞莲(瑞蓮)ruì lián
象征吉祥之莲。多指双头或并蒂莲。 唐 皇甫湜 《吉州刺史厅壁记》:“瑞露溶溶,降味公松;瑞莲猗猗,合蒂公池。” 唐 黄滔 《江州夜宴献陈员外》诗:“数枝红蜡啼香泪,两面青娥拆瑞莲。” 明 袁中道 《赵大司马传略》:“初,公中丞邸生瑞莲及连理瓜,皆以为瑞,而乃为之灾,悲夫!” ——《漢語大詞典》
王子 wáng zǐ
(1).天子或王的儿子。《书·微子》:“父师若曰:‘王子,天毒降灾荒 殷 邦。’” 孔 传:“ 微子 , 帝乙 元子,故曰王子。”《吕氏春秋·至忠》:“ 吴王 欲杀王子 庆忌 。”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灞陵 夜猎,犹是故时将军; 咸阳 布衣,非独思归王子。” 唐 杜甫 《送李卿晔》诗:“王子思归日, 长安 已乱兵。”
(2).称 东晋 王 氏子弟。 唐 李贺 《恼公》诗:“春迟 王 子态,鶯囀 谢娘 慵。” 王琦 汇解:“ 曾益 曰:‘ 王子 谓 王凝之 。’ 琦 意: 王 子谓 东晋 时 王 氏子弟。” 宋 梅尧臣 《历阳过劐杜挺之遂约同入汴》诗:“人説 维摩居士 病,我同 王子 雪舟来。” 朱东润 注:“《世説新语》‘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后亦为对 王 姓男子的美称。 宋 苏辙 《将还江州王生家饮别》诗:“繫舟枯木根,会面两 王 子。”
(3).称 王子乔 。 唐 吴筠 《缑山庙》诗:“逶迟轘辕侧,仰望 緱山 际。 王子 谢时人,笙歌此宾帝。” 清 樊增祥 《戏赠王子裳太守》诗:“ 王子 控鹤来,吹笙载还家。”参见“ 王子乔 ”。
(4).复姓。 春秋 有 王子狐 。见《通志·氏族五》。 ——《漢語大詞典》
(2).称 东晋 王 氏子弟。 唐 李贺 《恼公》诗:“春迟 王 子态,鶯囀 谢娘 慵。” 王琦 汇解:“ 曾益 曰:‘ 王子 谓 王凝之 。’ 琦 意: 王 子谓 东晋 时 王 氏子弟。” 宋 梅尧臣 《历阳过劐杜挺之遂约同入汴》诗:“人説 维摩居士 病,我同 王子 雪舟来。” 朱东润 注:“《世説新语》‘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后亦为对 王 姓男子的美称。 宋 苏辙 《将还江州王生家饮别》诗:“繫舟枯木根,会面两 王 子。”
(3).称 王子乔 。 唐 吴筠 《缑山庙》诗:“逶迟轘辕侧,仰望 緱山 际。 王子 谢时人,笙歌此宾帝。” 清 樊增祥 《戏赠王子裳太守》诗:“ 王子 控鹤来,吹笙载还家。”参见“ 王子乔 ”。
(4).复姓。 春秋 有 王子狐 。见《通志·氏族五》。 ——《漢語大詞典》
池 chí《國語辭典》
池 [ chí ]
名- 古代的护城河。《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 可储存水的凹地。如:「水池」、「游泳池」、「砚池」。
- 低浅如池的平地。如:「舞池」。
- 姓。如秦代有池子华。
古柏
广舆记延安府中部有桥山即黄帝葬衣冠之所古柏凌霄乃轩辕时物 ——《韵府拾遗 陌韵》
大部 dà bù
(1).谓为数众多。《史记·酷吏列传》:“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餘级。”
(2).指整体中的大部分。 沙汀 《记贺龙》八:“ 贺龙 同志屋子里有很多人,大部都是带了建议和要求来的。”
(3).谓卷帙浩繁的书籍。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昙摩难提》:“﹝ 赵正 ﹞请 难提 译出中、增一二《阿含》,并先所出《毗曇心三法度》等,凡一百六卷……其时也, 苻坚 初败,羣锋互起,戎妖纵暴,民流四出,而犹得传译大部,盖由 赵正 之力也。”
(4).谓卷帙浩繁。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书的还魂和赶造》:“把大部的丛书印给读者看,是 宋 朝就有的,一直到现在。缺点就是部头大,所以价钱贵。” ——《漢語大詞典》
(2).指整体中的大部分。 沙汀 《记贺龙》八:“ 贺龙 同志屋子里有很多人,大部都是带了建议和要求来的。”
(3).谓卷帙浩繁的书籍。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昙摩难提》:“﹝ 赵正 ﹞请 难提 译出中、增一二《阿含》,并先所出《毗曇心三法度》等,凡一百六卷……其时也, 苻坚 初败,羣锋互起,戎妖纵暴,民流四出,而犹得传译大部,盖由 赵正 之力也。”
(4).谓卷帙浩繁。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书的还魂和赶造》:“把大部的丛书印给读者看,是 宋 朝就有的,一直到现在。缺点就是部头大,所以价钱贵。” ——《漢語大詞典》
庄 ( 莊 ) zhuāng《國語辭典》
- 「莊 」的異體字。
何须(何須)hé xū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漢語大詞典》
风雨(風雨)fēng yǔ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漢語大詞典》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漢語大詞典》
夕 xī《國語辭典》
夕 [ xì ]
名- 傍晚、日落时分。如:「朝不保夕」。《周礼·天官·宫正》:「为之版以待,夕击柝而比之。」
- 泛指夜晚。如:「终夕不寐」、「一夕长谈」。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出》:「此夕欢娱,风清月朗,笑他梦雨暗高唐。」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始 shǐ《國語辭典》
始 [ shǐ ]
名- 起点、开端。如:「周而复始」、「自始至终」。《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 方才、然后。如:「始告完成」、「始见成效」。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尝、曾。《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宋·王禹偁〈答张扶书〉:「吾观吏部之文,未始句之难道也。」
- 最初、当初。《左传·庄公十一年》:「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
始 [ shì ]
副- (一)1.2.之又音。
复思(復思)fù sī
(1).亦作“ 復罳 ”。即罘罳。门外之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今閶闔门外夹建巨闕以应天宿,虽不如礼,犹象而魏之,上加復思以易观矣。《广雅》曰:‘復思谓之屏。’”《太平御览》卷一八五引《广雅》:“復罳谓之屏。”
(2).重思,再思。《汉书·王莽传下》:“性好时日小数,及事迫急,亶为厌胜。遣使坏 渭陵 、 延陵 园门罘罳,曰:‘毋使民復思也。’” ——《漢語大詞典》
(2).重思,再思。《汉书·王莽传下》:“性好时日小数,及事迫急,亶为厌胜。遣使坏 渭陵 、 延陵 园门罘罳,曰:‘毋使民復思也。’” ——《漢語大詞典》
联 ( 聯 ) lián
联 [ lián ]
- 连结,结合:~合。~结。~系。~络。~盟。~邦。~袂。~名。~想。~姻。~营。珠~璧合。
- 对偶的语句:对~。挽~。楹~。上~。下~。
- 古代户口编制的名称,十人为联。
床 chuáng《國語辭典》
床 [ chuáng ]
名- 坐卧的器具。唐·杜甫〈树间〉诗:「几回霑叶露,乘月坐胡床。」也称为「坐榻」。
- 安放器物的架子。如:「琴床」、「墨床」。
- 像床一样的地面。如:「河床」、「苗床」、「花床」。
- 量词。计算被褥、毛毯等的单位。如:「一床棉被」。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