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扬须雅奏,折简愧敷陈。
骏业包三极,光灵被八垠。肤公成薄伐,圣主得贤臣。
制敌无增垒,征顽不浃旬。元戎初锡命,小丑遂归身。
聚处怜焦虱,深藏笑狡㕙。猿娭矜搏箭,螳怒敢当轮。
健翮资抨击,奔雷慑聩嚚。请行烦宰辅,报国矢忠纯。
峒箐逾悬阻,貔貅乐拊循。分明军令肃,踊跃士心振。
拔本方除恶,先声已夺人。捣巢乘势便,攻塞破坚频。
有赫天威远,惟几睿算神。迎锋全解竹,畀火待然薪。
于铄吾皇烈,真符大造仁。止戈文乃武,育物世如春。
献捷期何速,酬庸赏递臻。去时冰载路,来日柳迷津。
从此兵常偃,行看俗更淳。四隅怀震叠,万类荷陶甄。
侔色瞻星纬,摅忱拱玉宸。验风咸受吏,占海尽徕宾。
络绎丰穰庆,骈阗福祜申。颂扬须雅奏,折简愧敷陈。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颂扬(頌揚)sòng yáng
歌颂赞扬。 清 王筠 《菉友肊说》:“夫风雅好贤之篇,君之奬藉其臣,臣民之颂扬其君长者,姑置勿论。”《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那恭维人的本领,他却从作佐杂时候就学得滥熟……着实的颂扬了钦差一阵才打道回院。” 沈从文 《边城》九:“‘ 八面山 的豹子, 地地溪 的锦鸡’,全是特为颂扬你这个人好处的警句!” ——《漢語大詞典》
须 ( 須 鬚 ) xū
须 [ xū ]
- 必得,应当:无~。莫~有。必~。务~。~要。
- 等待,停留:~留(迟留,留待)。
- 〔~臾〕片刻,一会儿。
- 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眉(男子的代称)。~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
- 像胡须的东西:~根。触~。
雅奏 yǎ zòu
(1).典雅的乐曲。 唐 王邕 《湘灵鼓瑟》诗:“诚能传此意,雅奏在宫商。” 金松岑 《心声》:“涤荡筦絃之淫听,张皇金石之雅奏。”
(2).指高雅的文辞。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至如 太白 《乌栖曲》诸篇,则又寓意高远,尤为雅奏。”
(3).对他人演奏的敬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得聆雅奏,倾心向往。”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诗:“很好,我也很想倾听你的雅奏呢。” ——《漢語大詞典》
(2).指高雅的文辞。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至如 太白 《乌栖曲》诸篇,则又寓意高远,尤为雅奏。”
(3).对他人演奏的敬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得聆雅奏,倾心向往。”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诗:“很好,我也很想倾听你的雅奏呢。” ——《漢語大詞典》
折简(折簡)zhé jiǎn
(1).亦作“ 折柬 ”。折半之简,言其礼轻。古人以竹简作书。《三国志·魏志·王凌传》“ 凌 至 项 ,饮药死”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卿直以折简召我,我当敢不至邪?”《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汉 制:简长二尺,短者半之。盖单执一札谓之简。折简者,折半之简,言其礼轻也。”《南史·梁纪上·武帝上》:“若啗以显职,无不载驰。 随王 止须折简耳。” 明 陈继儒 《偃曝谈馀》卷下:“近代尚质,朝野之间皆用古折简,駸駸乎有先辈风度。”
(2).指书札或信笺。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孝宗御制赐吴益》:“﹝ 孝宗 ﹞手书御扎一联云:‘称此一天风月好,橘香酒熟待君来。’命近璫持此赐 益 。 益 入对,顿首称谢。上笑曰:‘聊復当折简耳。’” 元 萨都剌 《经姑苏同游虎丘山次东坡旧题韵》:“九京倘可作,当为折简请。” 清 李渔 《风筝误·题鹞》:“幸有风筝为折柬,寄愁天上何难。”《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讨了一个折柬,一个封筒。”
(3).谓裁纸写信。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一日郎官折简寄妓,与为私约。”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叙伦》:“无何贵客忆前巵,乃折简主人,语以其故。” 清 黄景仁 《莺啼序·郑诚斋招集白云庵》词:“也繾綣、折简招来,追随许附尘后。”
(4).犹断简。指书册、简牍的残篇。《宋书·礼志三》:“夫《礼记》残缺之书,本无备体,折简败字,多所闕畧。”《清史稿·灾异志二》:“五月, 渭南 四野火灾,见持炬人三尺许,羣绕火际,次日焚处拾一折简。” ——《漢語大詞典》
(2).指书札或信笺。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孝宗御制赐吴益》:“﹝ 孝宗 ﹞手书御扎一联云:‘称此一天风月好,橘香酒熟待君来。’命近璫持此赐 益 。 益 入对,顿首称谢。上笑曰:‘聊復当折简耳。’” 元 萨都剌 《经姑苏同游虎丘山次东坡旧题韵》:“九京倘可作,当为折简请。” 清 李渔 《风筝误·题鹞》:“幸有风筝为折柬,寄愁天上何难。”《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讨了一个折柬,一个封筒。”
(3).谓裁纸写信。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一日郎官折简寄妓,与为私约。”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叙伦》:“无何贵客忆前巵,乃折简主人,语以其故。” 清 黄景仁 《莺啼序·郑诚斋招集白云庵》词:“也繾綣、折简招来,追随许附尘后。”
(4).犹断简。指书册、简牍的残篇。《宋书·礼志三》:“夫《礼记》残缺之书,本无备体,折简败字,多所闕畧。”《清史稿·灾异志二》:“五月, 渭南 四野火灾,见持炬人三尺许,羣绕火际,次日焚处拾一折简。” ——《漢語大詞典》
愧 kuì/chŏu《國語辭典》
愧 [ kuì ]
動- 因理虧或做錯事,而感到難為情。如:「慚愧」、「愧不敢當」。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明·宋濂〈秦士錄〉:「兩生素負多才藝,聞弼言,大愧,下樓足不得成步。」
- 辱人而使之感到羞慚。《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
- 辜負、對不起。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 羞慚。如:「面有愧色」。
敷陈(敷陳)fū chén
铺叙;论列。《淮南子·要略》:“分别百事之微,敷陈存亡之机。”《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敷陈坟索,坐而论道,上正璇璣,协和皇极,下阜羣生,彝伦攸敍。”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论物靡浮説,析理实敷陈。”《后西游记》第四十回:“朗朗将 如来 妙义细细敷陈。”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