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洞徹胸襟欺雪月,英豪名誉冷风霜。

杨公远宋代〕《再用韵奉酬

褰帷暂驻小山邦,正值芳春百卉香。
洞徹胸襟欺雪月,英豪名誉冷风霜。
评分曲直奸人畏,诗费赓酬竟日忙。
寒士无声增重处,珠玑璀璨易平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胸襟雪月英豪名誉冷风

洞 dòng《國語辭典》

洞 [ dòng ]

  1. 深穴。如:「壁洞」、「山洞」。
  2. 穿破的孔。如:「衣服破了一个洞。」
  3. 口语中用来代替数目字的「零」。如:「洞洞拐」。
  1. 深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
  1. 透澈、明白。如:「洞悉」、「洞察」。

洞 [ tóng ]

  1. 参见「澒洞」、「洪洞县」等条。
徹 chè《國語辭典》

徹 [ chè ]

  1. 貫通、通透。如:「響徹雲霄」、「寒風徹骨」。《左傳·成公十六年》:「潘尪之黨與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漢·王充《論衡·紀妖》:「音中宮商之聲,聲徹于天。」
  2. 去除。《左傳·宣公十二年》:「且雖諸侯相見,軍衛不徹,警也。」《淮南子·主術》:「史書其過,宰徹其膳。」通「撤」。
  3. 毀壞。《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徹我牆屋。」漢·鄭玄·箋:「徹毀我牆屋。」
  4. 剝取。《詩經·豳風·鴟鴞》:「徹彼桑土,綢繆牖戶。」漢·毛亨·傳:「徹,剝也。」
  5. 耕治。《詩經·大雅·公劉》:「度其隰原,徹田為糧。」
  6. 遵循。《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天命不徹,我不敢傚。」漢·毛亨·傳:「徹,道也。」漢·鄭玄·箋:「言王不循天之政教。」
  7. 畢盡、停歇。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霑溼何由徹?」元·馬致遠〈夜行船·酒病花愁何日徹套·離亭宴煞〉:「蛩吟一覺才寧貼,雞鳴時萬事無休歇,何年是徹?」
  1. 周代的田賦制度。為十取一的稅法。《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漢·趙岐·注:「家耕百畝者徹,取十畝以為賦。」
  2. 姓。如元代有徹里。
胸襟 xiōng jīn
亦作“ 胸衿 ”。
(1).犹胸境。指心情、志趣、抱负等。《艺文类聚》卷七引 晋 刘伶 《北芒客舍》诗:“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衿。”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道至人赋》:“超埃尘以贞观,何落落此胸襟。” 唐 李白 《赠崔侍御》诗:“ 洛阳 因 剧孟 ,託宿话胸襟。” 唐 顾况 《酬房杭州》:“故人牧 餘杭 ,留我披胸衿。”《封神演义》第四九回:“此人名为闲士,腹内必有胸襟。”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四章:“他们那种大公无私的品质,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开阔的胸襟,给了她很深的印象。”
(2).犹胸怀。指心里头。《南齐书·竟陵王子良等传论》:“情伪之事,不经耳目,忧惧之道,未涉胸衿。”《南史·文学传·颜协》:“而胸衿夷坦,有士君子之操焉。” 唐 杜甫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之三:“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辅国贤相厥号 须达多 ,善几策於胸衿,洞时机於即代。”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旷充眼界惟观海,盪涤胸襟是听潮。” 丁玲 《韦护》第一章四:“自然的美景将她们的胸襟洗涤得不染一点尘浊。”
(3).犹臆测。《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此乃诗书所载,非擅胸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自 贺隐 物故,率由胸襟,加以骋辩陵人,又多矜伐,为识者所鄙。”
(4).人体或衣服上身前面的部分。 梁斌 《播火记》四十:“他用手紧紧按住胸襟,眼睛对着月光,射出一种焦躁的光芒。” 邹荻帆 《星汉灿烂·红花绿叶扶》:“体育馆好像一个穿着天青色春装的少女,把花枝佩带在胸襟。”  ——《漢語大詞典》
欺 qī《國語辭典》

欺 [ qī ]

  1. 诈骗。如:「欺骗」、「诈欺」、「欺世盗名」、「自欺欺人」。《战国策·秦策一》:「反复东山之君,从以欺秦。」
  2. 凌辱、欺负。唐·姚合〈寄王度居士〉诗:「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公子倚势欺人,无所不至。」
  3. 压倒、胜过。唐·杜牧〈张好好诗〉:「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文欺百里奚,武胜秦姬辇。」
雪月 xuě yuè
(1).雪和月。 唐 李商隐 《无题》诗:“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臺十二层。” 宋 朱熹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词:“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元 刘因 《梅杖》诗:“雪月冷怀随步履,溪山高兴入支颐。”
(2).明月。 唐 贾岛 《酬胡遇》诗:“游远风涛急,吟清雪月孤。” 前蜀 贯休 《苦吟》:“河薄星疏雪月孤,松枝清气入肌肤。”  ——《漢語大詞典》
英豪 yīng háo
(1).英雄豪杰。《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孙策 ﹞新并 江 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 唐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十二:“不如分减閒心力,更助英豪济活人。” 清 刘大櫆 《徐昆山文序》:“ 雍正 三年,余游京师,与四方之英豪相结。” 陈毅 《孟良崮战役》诗:“喜见贼师精鋭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2).武艺高超,胆略过人。《秦併六国平话》卷上:“攻 秦 不下,缘 秦 将英豪兵勇。”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志气凌云贯九霄, 周仓 今日逞英豪。”《西游记》第三一回:“猛烈的猴王添猛烈,英豪的怪物长英豪。”  ——《漢語大詞典》
名誉(名譽)míng yù
(1).名望与声誉。《墨子·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 宣明 少有名誉,精经史。” 宋 赵长卿 《朝中措》词:“文章学业继家声,名誉压羣英。”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然真实学问之人,必不奔走风尘以求名誉。”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四:“我一定要先写本书,造点名誉。”
(2).荣誉;光荣。 田汉 《芦沟桥》第三幕:“这对于我们 宛平县 不但是很名誉的事,也是我们 宛平 人民报效国家最好的机会。” 曹禺 《日出》第一幕:“可你以为象这样弄来的钱是名誉的么?”  ——《漢語大詞典》
冷风(冷風)lěng fēng
(1).寒冷的风。《庄子·则阳》:“夫冻者假衣於春,暍者反冬乎冷风。” 宋 苏轼 《游桓山记》:“余将吊其藏,而其骨毛爪齿,既已化为飞尘,荡为冷风矣,而况於椁乎。”
(2).比喻消极言论。如:吹冷风;他在背地里刮冷风。  ——《漢語大詞典》
霜 shuāng《國語辭典》

霜 [ shuāng ]

  1.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而凝结成白色的结晶颗粒。《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清·方苞〈左忠毅公轶事〉:「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2. 白色如霜的粉末或膏脂。如:「砒霜」、「面霜」。
  1. 白色的。唐·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