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使者 shǐ zhě
使唤之人;仆从,佣工。《礼记·投壶》:“司射、庭长及冠士立者,皆属賔党;乐人及使者、童子,皆属主党。” 郑玄 注:“使者,主人所使。”《太平广记》卷七引 晋 葛洪 《神仙传·李八百》:“﹝ 李八百 ﹞为作客佣赁者, 公昉 不知也…… 公昉 为之流涕曰:‘卿为吾家使者,勤苦歷年,常得篤疾,吾取医欲令卿愈,无所恡惜,而犹不愈,当如卿何?’”
(1).奉命出使的人。《战国策·赵策一》:“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一於 智伯 。”《史记·郑世家》:“ 简公 欲与 晋 平, 楚 又囚 郑 使者。” 南朝 宋 鲍照 《代出自蓟北门行》:“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陈导》:“弁曰:‘吾非人也,冥司使者。’” 清 顾彩 《梅花驿》诗:“渡河芳草王孙去,过岭梅花使者愁。”
(2).阿拉伯语Rasūl意译。伊斯兰教泛指受神的启示且负有宗教使命的人。特指受 安拉 之命,向世人传播一神教教义的人。在一些场合亦专指 穆罕默德 。 ——《漢語大詞典》
(1).奉命出使的人。《战国策·赵策一》:“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一於 智伯 。”《史记·郑世家》:“ 简公 欲与 晋 平, 楚 又囚 郑 使者。” 南朝 宋 鲍照 《代出自蓟北门行》:“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陈导》:“弁曰:‘吾非人也,冥司使者。’” 清 顾彩 《梅花驿》诗:“渡河芳草王孙去,过岭梅花使者愁。”
(2).阿拉伯语Rasūl意译。伊斯兰教泛指受神的启示且负有宗教使命的人。特指受 安拉 之命,向世人传播一神教教义的人。在一些场合亦专指 穆罕默德 。 ——《漢語大詞典》
维 ( 維 ) wéi
维 [ wéi ]
- 系,连结:~系。~絷。
- 保持:~持。~护。~修。~生素。
- 纲:纲~(总纲,亦指法度)。
- 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
- 思考:思~(亦作“思惟”)。
- 以,因为:“~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 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新。~妙~肖。
- 姓。
公 gōng《國語辭典》
公 [ gōng ]
动- 平分。《说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
- 使多数人得知或分享。如:「公诸世人」、「公诸同好」。
- 一种古代的爵位,位居五等之首。《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 称谓:➊ 对祖父的称呼。如:「外公」。➋ 对年长或有地位者的尊称。如:「主公」、「老公公」。➌ 妇人称丈夫的父亲为「公」。如:「公公」、「公婆」。
- 对同辈的敬称。《史记·卷七六·平原君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 平正无私。如:「因公忘私」。《书经·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 有关众人的事物。如:「办公」。
- 姓。如汉代有公俭。
- 属于大众的。如:「公费」、「公物」、「公筷」、「公海」。
- 雄性的。如:「公鸡」。
- 不掩饰、不隐藏的。如:「公然」。《隋书·卷七○·杨玄感传》:「朋党相扇,货贿公行。」
- 国家负责的。如:「公营」、「公告地价」。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祖 zǔ《國語辭典》
祖 [ zǔ ]
名- 称谓。用以尊称父母亲的父母。如:「祖父母」、「外祖父母」。《荀子·成相》:「下以教诲子弟,上以事祖考。」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 通称先代的人。如:「远祖」、「先祖」。
- 祭祀始祖神主的庙。《荀子·成相》:「纣卒易乡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汉书·卷五二·韩安国传》:「是以古之人君谋事必就祖,发政占古语,重作事也。」
- 事物的创始者。如:「鼻祖」。《周礼·春官·籥章》:「祈年于田祖。」汉·郑玄·注:「田祖,始耕田者,谓神农也。」
- 姓。如汉代有祖沂。
- 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称为「祖」。《诗经·大雅·韩奕》:「韩侯出祖,出宿于屠。」《左传·昭公七年》:「公将往,梦襄公祖。」晋·杜预·注:「祖,祭道神。」
- 饯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杜预之荆州,顿七里桥,朝士悉祖。」唐·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
- 宗仰、效法。《战国策·韩策二》:「秦王必祖张仪之故谋。」《汉书·卷三○·艺文志》:「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 熟悉。《国语·鲁语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
高密 gāo mì
(1).高大。 三国 魏 应璩 《与尚书诸郎书》:“陋巷之居,无高密之宇;壁立之室,无旬朔之资。”
(2).借指富贵之家、高门望族。 宋 苏轼 《坤成节功德疏文》之一:“伏以功存社稷,庆钟高密之门;泽及本枝,天胙大任之德。”
(3).指 汉 代 郑玄 。 郑玄 是 山东 高密 人。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钱大昕》:“以 汉 儒拟之,在 高密 之下。”
(4).指 汉 代 邓禹 。 邓禹 以功封 高密侯 。 清 吴伟业 《投赠督府马公》诗之一:“上相 始兴 开北府,通侯 高密 镇 西京 。” ——《漢語大詞典》
(2).借指富贵之家、高门望族。 宋 苏轼 《坤成节功德疏文》之一:“伏以功存社稷,庆钟高密之门;泽及本枝,天胙大任之德。”
(3).指 汉 代 郑玄 。 郑玄 是 山东 高密 人。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钱大昕》:“以 汉 儒拟之,在 高密 之下。”
(4).指 汉 代 邓禹 。 邓禹 以功封 高密侯 。 清 吴伟业 《投赠督府马公》诗之一:“上相 始兴 开北府,通侯 高密 镇 西京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