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难持铁券盟钱俶,悔掣金牌召岳飞。

姚燮清代〕《冬日独醉书感八章用少陵秋兴韵 其三

夸父横戈怨堕晖,南天鹑鸟动希微。难持铁券盟钱俶,悔掣金牌召岳飞。

妄檄烦书同律令,但筹下策亦依违。长城散牧多閒马,可惜霜严苜不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铁券金牌

难 ( 難 ) nán/nàn/nuó
难 [ nán ]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3. 不好:~听。~看。
难 [ nàn ]
  1.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2. 仇怨:排~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非~。责~。
难 [ nuó ]
  1. 古同“傩”。
持 chí《國語辭典》

持 [ chí ]

  1. 拿、握。如:「持枪」、「持笔」。
  2. 维护、坚守。如:「保持」、「坚持」、「持之以恒」。
  3. 对抗。如:「僵持」、「相持不下」。
  4. 支撑。如:「支持」。《庄子·渔父》:「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5. 扶助。如:「相互扶持」。《荀子·解蔽》:「鲍叔、宁戚、隰朋仁知且不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禄与管仲齐。」
  6. 主管、治理。如:「主持」、「操持家务」、「勤俭持家」。
铁券(鐵券)tiě quàn
(1).即铁契。《东观汉记·桓帝纪》:“﹝ 延熹 ﹞八年,妖贼 盖登 称太皇帝,有璧二十,珪五,铁券十一。后伏诛。”《旧唐书·良吏传下·杨元琰》:“及事成,加云麾将军,封 弘农郡公 ,食实封五百户,仍赐铁券,恕十死。”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钱武肃铁券》:“吾乡 钱叔琛 氏 贇 ,乃 武肃王 之诸孙也……尝出示所藏铁券,形宛如瓦,高尺餘,阔二尺许,券词黄金商嵌。” 清 朱彝尊 《谒刘文成公祠》诗:“黄金遗像蚀,铁券几人传。” 清 凌扬藻 《蠡勺编·铁券》:“ 台州 民 钱允一 ,有家藏 吴越王 鏐 唐 赐铁券。 洪武 初, 太祖 欲封功臣,遣使取其式而损益之。其制如瓦,第为七等。公二等(一高尺,广一尺六寸五分;一高九寸五分,广一尺六寸),侯三等(一高九寸,广一尺五寸五分;一高八寸五分,广一尺五寸;一高八寸,广一尺四寸五分),伯二等(一高七寸五分,广一尺三寸五分;一高六寸五分,广一尺二寸五分)。外刻歷履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鐫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有故,则合之以取信。”参见“ 铁契 ”。
(2).借指拥有铁券的王侯贵族。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到今朝藿食伴腥膻,果然是不弃糟糠当年的铁券。”  ——《漢語大詞典》
盟 méng《國語辭典》

盟 [ méng ]

  1. 立约起誓。《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将以甲戌盟,寡君知不得事君矣,请君无勤。」《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1. 誓约。如:「海誓山盟」。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词:「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2. 文体名。古代的约誓之词。清·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盟〉:「按《礼记》:『莅物曰 盟。』刘勰云:『盟者,明也,祝告于神明者也。』亦称曰誓,谓约信之词也。」
  3. 蒙古、青海等地合数个部落或旗而成的行政区域。如:「昭乌达盟」。
  1. 有信约关系的。如:「同盟国」、「盟军」。

盟 [ mèng ]

  1. 参见「盟津 」条。
钱 ( 錢 ) qián
钱 [ qián ]
  1. 货币:铜~。金~。银~。~票。~币。~财。~庄。~粮。
  2. 费用:车~。买书的~。
  3. 财物:有~有势。
  4. 圆形像钱的东西:榆~。荷~。
  5.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两的十分之一。
  6. 姓。
俶 chù/tì《國語辭典》

俶 [ chù ]

  1. 美善。《说文解字·人部》:「俶,善也。从人叔声。《诗》曰:『令终有俶』。」清·段玉裁·注:「按释诂、毛传皆曰『淑,善也』。盖假借之字,其正字则俶也。」
  1. 作。《诗经·大雅·崧高》:「有俶其城。」汉·毛亨·传:「俶,作也。」
  2. 整理。通「束」。参见「俶装 」条。
  1. 开始。《尔雅·释诂上》:「俶,始也。」《诗经·小雅·大田》:「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汉·郑玄·笺:「俶,始也;载,事也。」《北史·卷四三·李崇传》:「嵩都创构,洛邑俶营,虽年跨十年稔,根基未就。」
悔 huǐ《國語辭典》

悔 [ huǐ ]

  1. 事后追恨。如:「悔恨」、「悔不当初」。唐·李频〈春闺怨〉诗:「自怨愁容常照镜,悔教征戍觅封侯。」宋·欧阳修〈蝶恋花·独倚危楼风细细〉词:「衣带渐宽都不悔,况伊销得人憔悴。」
  2. 改过。如:「悔过」、「悔改」。《后汉书·卷二五·鲁恭传》:「亭长乃惭悔,还牛,诣狱受罪。」
掣 chè《國語辭典》

掣 [ chè ]

  1. 牵引、牵动。《文选·潘岳·西征赋》:「掣三牵两。」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 抽取。《晋书·卷八○·王羲之传》:「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水浒传·第五九回》:「李俊、张顺明晃晃掣出尖刀在手。」
  3. 疾速飞行。南朝梁·简文帝〈金錞赋〉:「野旷尘昏,星流电掣。」
金牌 jīn pái
(1).即金字牌。古代凡赦免、军机以及紧急之事用之。《西游记》第二九回:“国王道:‘你既这等样説了一遍,寡人怕他怎的?宣进来。’随即着金牌至馆驛相请。”《说岳全传》第五九回:“ 岳爷 挥泪对着众百姓道:‘尔等不可如此!圣上连发十二道金牌召我,我怎敢抗违君命!’”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秋风 五丈 ,悲 蜀相 之陨星,十二金牌,痛 岳王 之流血。”
(2). 元 代及其建国前授予臣属所佩的金虎符、金符、镀金符等,通称金牌,以明地位和职权。 宋 孟珙 《蒙鞑备录·官制》:“ 韃 人袭 金 虏之俗,亦置领禄尚书令、左右相、左右平章等官,亦置大元帅等职,所佩金牌,第一等贵臣带两虎相向曰鬭虎金牌……其次素金牌。” 元 钟嗣成 《骂玉郎过感皇恩採茶歌·四福·贵》曲:“日转千阶,位至三台。判南衙,开北省,任西臺。綉衣持节,寳剑金牌。”《元史·百官志七》:“中万户府,管军五千之上。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俱从三品,虎符;副万户一员,正四品,金牌。”
(3).旧时指赌场外悬挂的写有“内进金牌”四字的木牌。凡有此标志者,赌注规定以银币五元或十元为起点。 徐珂 《清稗类钞·赌博·广州有番摊馆》:“门外无商标,仅一木牌,长约一尺,牌上书‘内进银牌’四字。其胜负极鉅者,则书为‘内进金牌’。盖所谓金牌者,每注必以银币五元十元为起点。”
(4).金质奖牌。 许地山 《缀网劳蛛·慕》:“那是他生平最得意的画,曾在什么会里得过什么金牌的。”《人民日报》1990年8月10日:“获得闪亮的金牌,诚是国家之光,而全民体质的增强,尤为民族之幸。”  ——《漢語大詞典》
召 zhào/shào《國語辭典》

召 [ zhào ]

  1. 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如:「召唤」、「召集」。《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召 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 招致、引来。如:「召祸」。《书经·微子》:「降监殷民,用乂雠敛,召敌雠不怠。」

召 [ shào ]

  1. 国名。周畿内国,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陕西省岐山县西南。
  2. 姓。如汉代有召平。
岳 yuè《國語辭典》

岳 [ yuè ]

  1. 高大的山。《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偶吹草堂,濫巾北岳。」同「嶽 」。
  2. 對妻子父母長輩的稱呼。如:「岳父」、「岳母」。《聊齋志異·卷二·水莽草》:「既婿矣,而不拜岳,妾復何心?」
  3. 姓。如宋代有岳飛。
飞 ( 飛 ) fēi
飞 [ fēi ]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4. 极,特别地:刀子~快。
  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