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儿童见未曾,耆老记畴昔。

袁燮宋代〕《喜雪谢东林

去冬雪意悭,稍稍腊三白。
飞霙才到地,转盼已消释。
缅怀大有年,兆见琼玉积。
今兹杳难期,春信亦已迫。
天公岂不仁,拙政难感格。
何时惬人意,四顾苦无策。
东林惠佳句,似庆平地尺。
见戏唯何甚,余方自刻责。
东林达余心,精祷凯有获。
沈水烟未收,冰花已如席。
皓皓埋群山,霏霏连数夕。
郊原迷畔岸,径畛失分画。
儿童见未曾,耆老记畴昔。
几年无此瑞,惊喜欲折屐。
皆云穷腊中,得此夜光璧。
莫言不坚牢,究竟多利益。
端能殄遗蝗,亦复滋宿麦。
欢声沸闾里,和气蠲疠疫。
老宋差自慰,足寄孤危迹。
小已不足道,吾民幸安宅。
作诗谢东林,至诚动金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儿童未曾耆老畴昔

儿童(兒童)ér tóng
古代凡年龄大于婴儿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儿童,现代只指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列子·仲尼》:“闻儿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三:“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清 金人瑞 《下车行》:“儿童合掌妇女拜,三年有成我能謳。”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看见许多健康活泼的 广岛 儿童,在他们周围开放着美丽的鲜花。”  ——《漢語大詞典》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未曾 wèi zēng
不曾。《墨子·亲士》:“缓贤忘事,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老残游记》第一回:“依我看来,驾驶的人并未曾错,只因两个缘故,所以把这船就弄的狼狈不堪了。”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们的先生愕然了,从来未曾受过这样的温存!”  ——《漢語大詞典》
耆老 qí lǎo
(1).老年人。《礼记·王制》:“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汉书·朱博传》:“门下掾 赣遂 耆老大儒,教授数百人,拜起舒迟。” 唐 王翰 《饮马长城窟行》:“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 秦王 筑城卒。”《新唐书·儒学传下·褚无量》:“﹝ 无量 ﹞以耆老,随仗听徐行,又为设腰舆,许乘入殿中。”
(2).年老。《汉书·宣帝纪》:“朕惟耆老之人,髮齿堕落,血气衰微,亦亡暴虐之心。” 宋 叶适 《宋杜君墓志铭》:“如君之安于一丘,而能自信独乐,耆老不倦,以尽其死,是可贤也。”
(3).老成人。《礼记·檀弓上》:“ 鲁哀公 誄 孔子 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 陈澔 集说:“言天不留此老成,而无有佐我之位者。”
(4).特指致仕卿大夫。《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 郑玄 注:“耆老,乡中致仕之卿大夫也。”
(5).指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水浒传》第九四回:“两县耆老率领百姓,牵羊担酒,献纳城池。”《文明小史》第三七回:“那 诸城 的百姓……听见新官到任,而且为着这件事来的,内中就推出几箇耆老来见新官。”
(6).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称能言善辩者。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夷中有桀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其所议论,谓之夷经。”  ——《漢語大詞典》
记 ( 記 ) jì
记 [ jì ]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
  2.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
  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
  4.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
  5.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
  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
  7.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
畴昔(疇昔)chóu xī
(1).往日,从前。《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於两楹之间。” 唐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之一:“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视妾今日,何如畴昔美?”
(2).指往事或以往的情怀。《北史·郎茂传》:“及 隋文 为丞相,以书召之,言及畴昔,甚欢。” 唐 杜甫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且过 王生 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 仇兆鳌 注:“慰畴昔,慰己宿愿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今年,渡 江 与 赵伟堂 学博 游 焦山 ,见其徒孙 巨超 以诗见示,追忆畴昔,不觉悽愴。”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