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叔子莫痛凤沼湮,又莫悲愁花萼堕。

张载魏晋〕《宿兴庆池通轩示同志

清湘庭下千竿竹,百尽斑斓耸苍玉。
通轩轩外万顷陂,陂接南山天与齐。
唐基一坏半禾黍,举目气象增愁思。
我来正当摇落时,尘埃七日无人知。
东平叔子信予友,问学不厌坚相随。
叔子莫痛凤沼湮,又莫悲愁花萼堕。
所忧圣道久榛塞,富贵浮云空点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叔子凤沼悲愁花萼

叔子 shū zǐ
(1). 晋 名臣 羊祜字 。 祜 有治绩,通兵法,博学广闻,镇守 荆州 时曾以药赠 吴 将 陆抗 , 抗 服之不疑,当时成为美谈。后常用以为典。 唐 周繇 《以人参遗段成式》诗:“惭非 叔子 空持药,更请 伯言 审细看。”按《晋书·羊祜传》, 祜 曾以药赠 陆抗 , 抗 字 幼节 ,父 逊 字 伯言 ,此诗误以 抗 为 逊 。 宋 陆游 《水调歌头·多景楼》词:“ 叔子 独千载,名与 江 汉 流。”
(2).丈夫的弟弟。俗称“小叔子”,与“大伯子”相对而言。《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他嫂子是女人,又有了三个月的身孕,本是没有气力的,被他叔子一头撞来,刚正撞在肚皮上。”  ——《漢語大詞典》
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1.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3.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1.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1.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2.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1.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痛 tòng《國語辭典》

痛 [ tòng ]

  1. 疼。如:「牙痛」、「头痛」、「肚子痛」。唐·白居易〈新乐府·新丰折臂翁〉:「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2. 悲伤、伤悼。如:「哀痛」、「悲痛」。《史记·卷五·秦本纪》:「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
  3. 怜惜、怜爱。宋·晁冲之〈陆元钓寄日注茶〉诗:「争新斗试夸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聊斋志异·卷一○·胭脂》:「堂下相遇,腼然含涕,似有痛惜之词,而未可言也。」
  4. 憎恨。《国语·楚语下》:「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1. 极、尽情、澈底。如:「痛骂」、「痛饮」、「痛快」、「痛改前非」。《管子·七臣七主》:「奸臣痛言人情以惊主。」唐·尹知章·注:「痛,甚极之辞。」
凤沼(鳳沼)fèng zhǎo
(1).指凤凰池。《艺文类聚》卷四八引 南朝 宋 谢庄 《让中书令表》:“臣闻壁门天邃,凤沼神深。” 宋 梅尧臣 《次韵景彝祀高禖书事》:“君门赐胙予何有,不似矜夸凤沼傍。” 清 朱彝尊 《送曹郡丞之官徽州》诗:“凤沼趍晨久,鸞臺典籍荣。”
(2).指超凡的境地。 唐 高适 《鹘赋》:“望凤沼而轻举,纷羽族以惊猜。”
(3).指琴底的洼处。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 雷 ( 雷文 ) 张 ( 张越 )製槽腹有妙诀,於琴底悉洼,微令如仰瓦,盖谓於龙池凤沼之弦,微令有脣餘处悉洼之。” 宋 岳珂 《桯史·冰清古琴》:“又书:‘ 大历 三年三月三日,上底 蜀郡 雷氏 斲。’凤沼内书:‘ 正元 十一年七月八日再修, 士雄 记。’”  ——《漢語大詞典》
湮 yān/yīn《國語辭典》

湮 [ yīn ]

  1. 没落、埋没。如:「古迹湮灭」、「湮没无闻」。《说文解字·水部》:「湮,没也。」
  2. 堵塞。《庄子·天下》:「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通「堙」。
  1. 久远。《新唐书·卷一一○·诸侯蕃将传·李多祚传》:「后入中国,世系湮远。」

湮 [ ​yān ]

  1. (一)​之又音。
又 yòu《國語辭典》

又 [ yòu ]

  1.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3.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4.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1.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2.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3.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悲愁 bēi chóu
悲伤忧愁。《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悲愁。”《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河东记·独孤遐叔》:“其妻寃抑悲愁,若无所控诉而强置於坐也。” 明 刘基 《王昭君》诗:“ 昭君 辞 汉 入 胡 中, 胡 女悲愁 汉 嬪喜。”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二章:“有让人落泪而不自知的悲愁和伤痛,也有使人恨得发疯和厌恶得发吐的情节。”  ——《漢語大詞典》
花萼 huā è
亦作“ 花蕚 ”。
(1).花的组成部分之一,由若干萼片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冠。简称萼。有时亦指花。 南朝 宋 鲍照 《采桑》诗:“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花萼轻摇,一曲花歌百闷消。”《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十年之间,籜甲渐解,至甲寅而齐。寅属木,为花萼之象。”
(2).《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华,萼和花同生一枝,且有保护花瓣的作用,故后常以“花萼”比喻兄弟或兄弟间和睦友爱的情谊。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门传万石,庭列双珠,花萼争荣,芝兰蔼秀。”《新唐书·李乂传》:“ 乂 事兄 尚一 、 尚贞 ,孝谨甚,又俱以文章自名,兄弟同为一集,号《李氏花萼集》。”
(3).见“ 花萼楼 ”。  ——《漢語大詞典》
堕 ( 墮 ) duò/huī
堕 [ duò ]
◎ 掉下来,坠落:~落。~地。~马。~胎。~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堕 [ huī ]
    ◎ 古同“”,毁坏。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