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草根掘欲尽,木皮屑不给。

赵汝绩宋代〕《无罪言

哀哀民何辜,遭此凶歉厄。
初闻数米炊,次复并日食。
草根掘欲尽,木皮屑不给。
疲老就枯僵,少壮作捐瘠。
千百存什一,乌喙仍菜色。
朝忧夕恐惧,不得见新麦。
城市逐末徒,奔走困贵籴。
剥床遂及肤,近半死于疫。
吾皇素仁惠,一念轸饥溺。
发粟通有无,宽逋已徵索。
郡县乏宣化,鞭扑庭下赤。
贪官猴而冠,健吏虎而翼。
天灾偶参会,人意莫致诘。
淮楚困烽尘,荆蜀毙锋镝。
湘潭烦调戌,洪赣事供亿。
昔闻憔内地,可以称乐国。
岂料一年饥,狼狈如此极。
公卿饱舆台,王侯罗第宅。
私财足苞苴,公帑罄符籍。
匪难活民命,何以寿国脉。
子牟心徒劳,之武壮自惜。
安得扣九关,玉阶面咫尺。
天地本至仁,君臣愿一德。
贤人斯在位,能者各效职。
太守务循良,监司去姑息。
智则谋朝野,勇则卫疆场。
自然风雨时,自然稼穑植。
自然至和生,自然元气实。
何忧乎驩兜,何畏乎强敌。
勿罪狂斐言,斯言定金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草根木皮不给

草根
唐 韦庄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 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景彝对月 草根虫穴吟来久,屋角星河落更清。
宋 陆游 峡口夜坐 草根缀微露,萤火飞熠熠。
元 贡师泰 吴淞江上谩兴二首 其二 露冷草根鸣蟋蟀,雨晴花影转蛸蟏。
明 刘基 江上曲八首 其五 草根错认骊珠吐,自是西风白露团。
明 杨基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其八 花底蛛丝迷蛱蝶,草根虾族变蜻蜓。  ——《骈字类编》
掘 jué《國語辭典》

掘 [ jué ]

  1. 挖、穿凿。如:「临渴掘井」。《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1.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2.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1.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木皮 mù pí
树皮。《汉书·晁错传》:“ 胡 貉 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周书·王褒传》:“舒惨殊方,炎凉异节,木皮春厚,桂树冬荣。” 唐 元结 《舂陵行》:“朝飡是草根,暮食是木皮。” 清 龚自珍 《语录》:“古无朴字,《説文》木部,朴训木皮。 郑 注取朴,云朴所以挞犯教者,盖古人止用木皮挞人,以为教学之刑,其物即名之曰朴。”  ——《漢語大詞典》
屑 xiè《國語辭典》

屑 [ xiè ]

  1. 碎末、粉碴。如:「木屑」、「鐵屑」、「粉筆屑」。
  1. 研磨成碎片。《禮記·內則》:「屑桂與薑。」
  2. 顧惜、在乎。《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盡心納忠,不屑毀譽。」
  3. 認為值得的。多與「不」連用,有輕視之意。如:「不屑一顧」。
  1. 細碎的、微小的。《管子·地員》:「五沙之狀,粟焉如屑塵厲。」《文選·木華·海賦》:「崩雲屑雨,浤浤汩汩。」
不给(不給)bù jǐ
1.供给不足;匮乏。《左传·宣公十二年》:“子有军事,兽人无乃不给於鲜,敢献於从者。”《孟子·告子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旧唐书·李晟传》:“欲以诸军同神策,则财赋不给,无可奈何。”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癖嗜》:“后家不给,食馒头,又食煨茄,俱成箩以充饥。”
2.犹言不暇,来不及。 宋 苏轼 《始皇论》:“惴惴然朝不谋夕,忧死之不给。”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徐波》:“松栝数株,撑风蔽日,元冬霜月,萧萧而下,双童缚帚,扫除不给。斋厨爨烟,皆从此出。”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