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案厌留灯读,田思带雨耕。

祖无择宋代〕《秋日感怀

多病多愁客,新秋百感生。
异乡违土性,孤宦见人情。
案厌留灯读,田思带雨耕。
不堪临晓镜,潘鬓二毛成。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带雨

案 àn《國語辭典》

案 [ àn ]

  1. 古代盛饭食的短足木盘。《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梁鸿传》:「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一八首之六:「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2. 长方形的桌子。如:「桌案」、「伏案疾书」。唐·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3. 牵涉到法律或政治的事件。如:「犯案」、「命案」、「投案」、「破案」、「五三惨案」。
  4. 与公务相关的文书、成例或狱讼判定的结论。如:「档案」、「串供翻案」。《隋书卷七五·儒林传·刘炫传》:「今之文簿,恒虑覆治,锻炼若其不密,万里追证百年旧案。」
  5. 提议或计划之类的文件。如:「提案」、「草案」、「腹案」、「方案」、「议案」。
  6. 文章中,作者所加的说明或判断。如:「案语」。同「按 」。
  1. 向下压。《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籍福起为谢,案灌夫项令谢。」通「按」。
  2. 考查、察办。《战国策·赵策二》:「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通「按」。
  3. 依据、依照。《荀子·不苟》:「曰国乱而治之者,非案乱而治之之谓也。」《韩非子·孤愤》:「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通「按」。
  1. 乃、于是。《荀子·荣辱》:「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战国策·赵策一》:「秦与梁为上交,秦祸案攘于赵矣。」
厌 ( 厭 ) yàn
厌 [ yàn ]
  1. 嫌恶,憎恶:~恶(wù)。讨~。~倦。喜新~旧。不~其详。学而不~。
  2. 满足:贪得无~。
留 liú《國語辭典》

留 [ liú ]

  1. 停止。《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可疾去矣,慎毋留!」《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北救赵,至安阳,留不进。」
  2. 不使离开。如:「慰留」。《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三国演义·第八二回》:「昔子瑜在柴桑时,孔明来吴,孤欲使子瑜留之。」
  3. 保存、保留。如:「留余地」、「留胡子」。《墨子·非儒下》:「于是厚其礼,留其封,敬见而不问其道。」
  4. 遗下。如:「遗留」、「祖先留下丰富的遗产。」
  5. 注意。如:「留心」、「留意」、「留神」。
灯 ( 燈 ) dēng
灯 [ dēng ]
  1. 照明的器具:电~。路~。~火(泛指亮的灯)。~语(通讯方法之一)。~标。
  2. 其它用途的发光、发热装置:红绿~。指示~。酒精~。
  3. 装饰张挂的彩灯:~节。~市。河~。冰~。
读 ( 讀 ) dú/dòu
读 [ dú ]
  1. 依照文字念:~数。~经。~书。宣~。朗~。范~。
  2. 看书,阅览:阅~。速~。默~。~者。
  3. 求学:走~。
  4. 字的念法:~音。~破。
读 [ dòu ]
  1.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
田 tián《國語辭典》

田 [ tián ]

  1. 土地。如:「稻田」、「梯田」、「瓜田李下」、「蔗田」。《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我执曹君,而分曹魏之田以赐宋人。」《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2. 可开采某些资源的地带。如:「煤田」、「盐田」。
  3. 姓。如战国时魏有田子方。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耕种。《汉书·卷一·高帝纪上》:「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通「佃」。
  2. 打猎。如:「田猎」。《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大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国语·齐语》:「田、狩、罼、弋,不听国政。」通「畋」。
思 sī/sāi《國語辭典》

思 [ sī ]

  1. 考虑。如:「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想念、怀念。如:「思亲」、「思家」。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悲悼。《文选·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1. 心绪、心情。如:「情思」、「愁思」。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2. 想法、意念。如:「心思」、「文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
  3. 姓。如明代有思志道。
  1. 用于句首,无义。《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2. 用于句中,无义。《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3. 用于句末,相当于「啊」。《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思 [ sāi ]

  1. 䯱思:胡须多的样子。《集韵·平声·咍韵》:「䰄,䯱䰄,多须貌。或作思。」

思 [ sì ]

  1. 之读音。
带雨(带雨)
唐 杜牧 忆游朱坡四韵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  ——《骈字类编》
耕 gēng《國語辭典》

耕 [ ​gēng ]

读音
  1. 犁田、种植。如:「耕田」、「耕地」。《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
  2. 比喻谋生。如:「舌耕」、「笔耕」。《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1. 从事耕种的。如:「耕叟」。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耕夫释耒,桑妇下机。」

耕 [ ​jīng ]

语音
  1. (一)​之语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