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伥伥东游子,何时复西顾。

蔡羽明代〕《思田园(三首)

旅徒何嚣嚣,频年弃坟墓。
秋迈望春归,冬尽悲秋度。
三见王官麦,长吟白亭树。
青青岩上条,已蔽岩前路。
伥伥东游子,何时复西顾。
秋霜落明镜,朱颜不逮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伥伥东游何时西顾

伥伥(倀倀)chāng chāng
无所适从貌。《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倀倀乎其何之。”《荀子·修身》:“人无法则倀倀然。” 杨倞 注:“倀倀,无所适貌,言不知所措履。” 唐 柳宗元 《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退乃倀倀於下列,呫呫於末位,偃仰骄矜,道人短长,不亦冒先圣之诛乎?” 明 方孝孺 《黄晏仲晦字说》:“当 元 至正 中,四方兵起,天下大乱,民倀倀在干戈之间,奔走伏匿,无一朝寧。”  ——《漢語大詞典》
东游(东游)
唐 杜甫 严氏溪放歌行 东游西还力实倦,从此将身更何许。
唐 刘长卿 送皇甫曾赴上都 东游久与故人违,西去荒凉旧路微。
唐 鲍溶 玉清坛 西信无因得,东游奈乐何。
唐 胡曾 咏史诗 高阳 最怜伏轼东游日,下尽齐王七十城。  ——《骈字类编》
子 zǐ《國語辭典》

子 [ zǐ ]

  1. 地支的第一位。
  2. 时辰名。约当晚上十一点到一点。
  3. 古时指子女,现专指儿子。如:「四子二女」、「父子」、「独生子」。
  4. 后代、子孙。如:「绝子绝孙」。《荀子·正论》:「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晋·石崇〈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5. 稚幼的鸟兽。如:「鹿子」、「鹤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
  6. 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动物的卵。如:「菜子」、「鱼子」、「瓜子」、「莲子」。
  7. 对一般人的通称。如:「小女子」、「无聊男子」。《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8. 对男子的美称,多指有学问、道德或地位的人。如:「孔子」、「孟子」。
  9. 夫妇之间相互的称呼。如:「内子」、「外子」。
  10. 称辈分小、年纪轻的人。如:「子弟」。《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11. 古代图书分类的第三部。包括诸子百家著作、技艺、术数等书籍。如:「经、史、子、集。」
  12.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1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你。《韩非子·难势》:「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史记·卷七○·张仪列传》 :「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同「尔 」、「汝」。
  1. 幼小的。如:「子鸡」、「子姜」、「子猪」。
  2. 和母对称的。见「子金」、「子音」等条。
  3. 派生的、有所属的。见「子目」、「子句」等条。
  1. 照顾、抚爱。《礼记·中庸》:「子庶民,来百工也。」唐·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子 [ zi ]

  1. 词尾:➊ ​ 接名词。如:「桌子」、「筷子」。➋ ​ 接动词。如:「起子」、「拍子」。➌ ​ 接形容词。如:「聋子」、「乱子」。➍ ​ 接量词。如:「两下子」、「一档子」。
何时(何時)hé shí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漢語大詞典》
复 ( 復 複 覆 ) fù《國語辭典》

复 [ fù ]

  1. 行於故道。《說文解字·夊部》:「复,行故道也。」
  2. 同「復 」(一)​。

复 [ fòu ]

  1. 同「復 」(二)​。
西顾(西顾)
诗乃眷西顾此维与宅尉晋书贾充传见西夏下 宋书氐胡传近者校 仇池公表虏纵逸寇窃仇池将士挫伤民萌涂炭眷言西顾矜慨在怀伐南史齐高帝纪乃眷西顾缅同异域而经纶惟始九 未申咸北史隋滕穆王瓒传武帝甚亲爱之平齐之役诸王 从留瓒居守谓曰六府事殷一以相付朕无西顾之忧矣任唐书房元龄传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 朕无西顾之忧矣
又王世充传高祖诏秦王率兵攻之败世充于慈涧城世充隔涧言曰隋失其国天下分崩长安洛阳各有分地吾常自守不敢西顾熊榖二州在度内不取敦邻好也今王远涉吾地越三崤馈粮千里勤师远出将何求 宋书乐志乃眷尝西顾偏师暂首征灵旗方直指犷俗自忘精廷魏武帝与钟繇书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 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道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西顾太行山北眺邯郸 沈约解佩去朝市诗见南徂下 窦元妻古怨歌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诗元稹代曲江老人诗见东巡下 许棠隗嚣宫晚望 西顾伊兰近方惊滞极边里又明一统志西顾山在湖州府长兴县西北四十九 亦名吴望山昔吴王阖闾尝登姑苏望五湖见山因名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