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绿云一散寂无声,此际何人太瘦生。

程嘉燧明代〕《䨑云诗八首次韵 其一

绿云一散寂无声,此际何人太瘦生。香纵返魂应断续,花曾解语欠分明。

白团画识春风在,红烛歌残夕泪争。从此朝朝仍暮暮,可能空逐梦中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绿云一散无声此际太瘦生

绿云(緑雲)lǜ yún
(1).绿色的云彩。多形容缭绕仙人之瑞云。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扬芬紫烟上,垂綵緑云中。” 唐 李白 《远别离》诗:“帝子泣兮緑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2).喻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 唐 杜牧 《阿房宫赋》:“緑云扰扰,梳晓鬟也。” 前蜀 韦庄 《酒泉子》词:“緑云倾,金枕腻。” 宋 陆游 《清商怨·葭萌驿作》词:“梦破南楼,緑云堆一枕。”
(3).借指年轻女子。《天雨花》第十五回:“可惜这样如花女,嫁此萧萧白髮人。夭桃灼灼倚松柏,雪鬢苍苍配緑云。”
(4).喻绿叶。 宋 张镃 《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词:“緑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余以竹叶裹粽餽之,附诗云:‘劝公莫负便便腹,不嚼红霞嚼緑云。’”  ——《漢語大詞典》
一散
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诸将议上尊号光武不听耿纯进曰天卞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功业既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无为久自苦也大众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纯言甚诚切光武深感曰吾将思之如李洞游庐山记登云锦阁西轩望瀑布瀑行青壁间 长虹委蛇下沉邃渊须臾大风暴起泉不得行从旁掣曳欲断还续忽飞旋重轮直入空际回风一散万象冥蒙
又诗我姑酌彼兕觥疏觥是觚觯角散之外别有此器故礼器曰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特牲二爵二觚四觯一角一散不言觥之所用是正礼无觥不在五爵之例
又赫如渥赭公言锡爵传祭有畀煇炮翟阍寺者惠下之道见惠不过一散笺云硕人容色赫然如厚傅丹言徒赐其一爵而已不知其贤而进用之散受五升  ——《骈字类编》
寂 jì《國語辭典》

寂 [ jí ]

  1. 静。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元·张可久〈一 枝花·长天落彩霞套·梁州〉曲:「万籁寂,四山静。」
  2. 冷清、孤单。如:「孤寂」、「寂寥」、「寂寞」。
  1. 佛教称僧尼死亡为「寂」。如:「圆寂」。《景德传灯录·卷四·嵩岳慧安国师》:「偃身而寂。」
无声(無聲)wú shēng
(1).没有声音。《庄子·知北游》:“视之无形,听之无声。”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之一:“画形於无象,造响於无声。”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金 元好问 《通奉大夫张君神道碑铭》:“舞云之春风,润物无声。” 巴金 《探索集·友谊》:“看见了 西园寺先生 、 清水先生 和其他几位朋友的眼泪……我却无声地哭了。”
(2).吞声;不说话。 唐 杜甫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诗:“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元 倪瓒 《画竹赠申彦学》诗:“写出无声断肠句,鷓鴣嗁处竹苍苍。” 茅盾 《子夜》六:“他这无声的温柔的抗议,可以引出 林佩珊 的几句话。”  ——《漢語大詞典》
此际(此際)cǐ jì
此时,这时候。 宋 秦观 《满庭芳》词:“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生平絶少皱眉时,此际偏教愁絶。”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我们到了那个时节,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还有什么好处呢!咱家想到此际,把做官的念头丢了,只想把我们的同种救出苦海。”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太瘦生 tài shòu shēng
太瘦,很瘦。生,语助词。 唐 李白 《戏赠杜甫》诗:“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太瘦生, 唐 人语也,至今犹以‘生’为语助,如‘作么生’、‘何似生’之类。”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