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二十
南北朝 刘孝威 骢马驱 十五官期门,二十屯边徼。
唐 卢纶 从军行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
唐 韩愈 短灯檠歌 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
唐 白居易 杂曲歌辞 悲哉行 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
唐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其四 三十未有二十馀,白日长饥小甲蔬。
唐 温庭筠 送崔郎中赴幕 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
唐 徐铉 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骈字类编》
唐 卢纶 从军行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
唐 韩愈 短灯檠歌 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
唐 白居易 杂曲歌辞 悲哉行 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
唐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其四 三十未有二十馀,白日长饥小甲蔬。
唐 温庭筠 送崔郎中赴幕 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
唐 徐铉 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骈字类编》
四 sì《國語辭典》
四 [ sì ]
名- 介于三和五之间的自然数。如:「三、四、五、六……」。大写作「肆」,阿拉伯数字作 「4」。
- 古代乐谱上用来表示音阶的符号。
- 姓。如宋代有四象。
- 第四的。如:「四更天」、「四年级」、「四品官」。
帘 ( 簾 ) lián《國語辭典》
帘 [ lián ]
名- 酒店門前懸掛的旗幟。《集韻·平聲·鹽韻》:「帘,酒家幟。」唐·李中〈江邊吟〉:「閃閃酒帘招醉客,深深綠樹隱啼鶯。」
- 布幔或竹片等做成遮蔽門窗的東西。如:「門帘」、「窗帘」、「竹帘」。同「簾 」。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悄悄 qiāo qiāo
(1).忧伤貌。《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羣小。” 汉 蔡邕 《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忧愠悄悄,形于容色。” 唐 权德舆 《薄命篇》:“閒看双燕泪霏霏,静对空牀魂悄悄。” 元 张玉娘 《山之高》诗之一:“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赵朴初 《河满子·东山》词:“悄悄非关多病,三年不见 东山 。”
(2).寂静貌。 唐 元稹 《莺莺传》:“更深人悄悄,晨会雨濛濛。” 宋 朱熹 《闻蝉》诗:“悄悄山郭暗,故园应掩扉。” 明 何景明 《与贾郡博宿夜话》诗:“苍苍季冬夕,悄悄昆虫闭。” 俞平伯 《冬夜之公园》:“鸦都睡了,满园悄悄无声。”
(3).形容声音很轻。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水浒传》第十七回:“ 张清 手执长枪,引一千军兵悄悄地出战。”《儒林外史》第十回:“一个贴身的小厮在知县耳前悄悄説了几句话。” 梁斌 《播火记》二二:“ 朱老忠 正在 朱老明 屋里坐着,听得外面有人悄悄走进来。”
(4).料峭。 元 乃贤 《京城燕》诗:“三月京城寒悄悄,燕子初来怯清晓。” ——《漢語大詞典》
(2).寂静貌。 唐 元稹 《莺莺传》:“更深人悄悄,晨会雨濛濛。” 宋 朱熹 《闻蝉》诗:“悄悄山郭暗,故园应掩扉。” 明 何景明 《与贾郡博宿夜话》诗:“苍苍季冬夕,悄悄昆虫闭。” 俞平伯 《冬夜之公园》:“鸦都睡了,满园悄悄无声。”
(3).形容声音很轻。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水浒传》第十七回:“ 张清 手执长枪,引一千军兵悄悄地出战。”《儒林外史》第十回:“一个贴身的小厮在知县耳前悄悄説了几句话。” 梁斌 《播火记》二二:“ 朱老忠 正在 朱老明 屋里坐着,听得外面有人悄悄走进来。”
(4).料峭。 元 乃贤 《京城燕》诗:“三月京城寒悄悄,燕子初来怯清晓。” ——《漢語大詞典》
花影
唐 李峤 梨 凤文疏象郡,花影丽新丰。
唐 殷尧藩 闻筝歌 花影深沈遮不住,度帏穿幕又残更。
唐 温庭筠 生禖屏风歌 画壁阴森九子堂,阶前细月铺花影。
唐 殷文圭 题胡州太学丘光庭博士幽居 五夜药苗滋沆瀣,四时花影荫莓苔。
唐 曹邺 甲第 游人未入门,花影出门前。
唐 徐夤 苔 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
宋 杨万里 过沙头三首 其一 船外山光帘里翠,岸头花影镜中红。
宋 杨万里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 其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元 元好问 元夕 花影灯光一万重,青衫骢马踏东风。
元 贡师泰 吴淞江上谩兴二首 其二 露冷草根鸣蟋蟀,雨晴花影转蛸蟏。
《韵府拾遗 梗韵》:张正见诗花影𤼵晴枝 ——《骈字类编》
唐 殷尧藩 闻筝歌 花影深沈遮不住,度帏穿幕又残更。
唐 温庭筠 生禖屏风歌 画壁阴森九子堂,阶前细月铺花影。
唐 殷文圭 题胡州太学丘光庭博士幽居 五夜药苗滋沆瀣,四时花影荫莓苔。
唐 曹邺 甲第 游人未入门,花影出门前。
唐 徐夤 苔 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
宋 杨万里 过沙头三首 其一 船外山光帘里翠,岸头花影镜中红。
宋 杨万里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 其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元 元好问 元夕 花影灯光一万重,青衫骢马踏东风。
元 贡师泰 吴淞江上谩兴二首 其二 露冷草根鸣蟋蟀,雨晴花影转蛸蟏。
《韵府拾遗 梗韵》:张正见诗花影𤼵晴枝 ——《骈字类编》
碎 suì《國語辭典》
碎 [ suì ]
动- 破裂。如:「破碎」、「粉碎」。《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西游记·第一○回》:「不容分说,就把他招牌、笔、砚等一齐捽碎。」
- 细小、不完整的。如:「碎布」、「碎石」。《汉书·卷三○·艺文志》:「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水浒传·第三回》:「只自收拾了些少碎银两,打拴一个包裹。」
- 琐细、烦杂。如:「琐碎」。《晋书·卷四五·刘毅传》:「尚书以毅悬车致仕,不宜劳以碎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
- 言语叼絮、啰嗦。如:「闲言碎语」。《红楼梦·第六二回》:「二则姨妈老人家嘴碎饶这么样,我还听见常说你们不知过日子。」
月痕 yuè hén
(1).月影;月光。 宋 陆游 《晓寒》诗:“鸡唱欲阑闻井汲,月痕渐浅觉窗明。”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趁碧桃树儿映纤纤月痕,绕苍苔逕儿步微微露痕,湿香罗袖儿揾行行泪痕,这其间夜正深,更将尽,那琴声却在何处相闻。”《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一线月痕和着星光,虽不甚明白,也微微看得见。”
(2).比喻女子的妆痕。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段成式》:“妓有醉殴者, 温飞卿 曰:‘若状此,便可以疻面对捽胡。’ 成式 乃曰:‘捽胡云彩落,疻面月痕消。’” ——《漢語大詞典》
(2).比喻女子的妆痕。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段成式》:“妓有醉殴者, 温飞卿 曰:‘若状此,便可以疻面对捽胡。’ 成式 乃曰:‘捽胡云彩落,疻面月痕消。’” ——《漢語大詞典》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形-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