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过姊家,情话慰牵衣。
姊长我五岁,幼而相提携。顾复代母力,膝下常怡怡。
我亦称早慧,之无亲授之。又羸弱多病,量药佐刀圭。
垂髫同家墩,出入相肩随。寒燠为调护,程课兼劝规。
稍长就外傅,下学伴中闺。往往一灯共,把卷相唔咿。
诗法母所授,姊独能探骊。春帘赋双燕,秀句艳红丝。
愧封胡羯末,那敌柳絮词。姊才固开朗,姊性尤温其。
同气凡六人,多赖姊扶持。我母中馈事,一一为助治。
每怜弟弱小,成立犹稍迟。因慕古木兰,代父称英姿。
一昔入梦境,恍惚鞍马时。乞母为作图,志趣良可知。
于归配嘉耦,静好赓风诗。上得尊嫜欢,下亦家人宜。
不特无间言,兼以礼法推。未几归江南,家在虞山陲。
有楼曰旧山,楼外梅万枝。书来述风景,颇惬平生期。
愿他日卜居,侍养同山栖。寄诗索我和,所恋惟庭闱。
我父营先垄,亦返江之湄。一再过姊家,情话慰牵衣。
北来告我母,谓姊得所依。何期遽珠陨,吉梦虚熊罴。
兰蕙早霜雕,两党同嗟咨。姊夫念故剑,推爱久不漓。
贤书倖同举,转为未见悲。买邻践前约,所惜合复睽。
同穴卅年后,宿草荒萋萋。宅相欣有人,家风绍裘箕。
眷眷渭阳情,笃挚世所稀。生不识母面,旧事向我稽。
捧图乞缀言,览之泪如縻。沧桑阅万变,白头成孑遗。
人生原大梦,回溯徒歔欷。历历为笔述,如徵鄤母辞。
是亦德象篇,傥为家乘资。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一再 yī zài
(1).谓一次以后再加一次。《管子·立政》:“一再则宥,三则不赦。”《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太子学用剑,自以为人莫及,闻郎中 靁被 巧,乃召与戏, 被 一再辞让,误中太子。”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上意欲大用先生,会推阁员,廷臣一再推,俱不及,上皆置之。三推,始以姓名上。”
(2).一次又一次;屡次。《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新唐书·章怀太子传》:“读书一览輙不忘,至《论语》‘贤贤易色’,一再诵之。” 巴金 《探索集·灌输和宣传》:“我从不放过在作品以外说话的机会,我反复说明,一再提醒读者我的用意在什么地方。” ——《漢語大詞典》
(2).一次又一次;屡次。《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新唐书·章怀太子传》:“读书一览輙不忘,至《论语》‘贤贤易色’,一再诵之。” 巴金 《探索集·灌输和宣传》:“我从不放过在作品以外说话的机会,我反复说明,一再提醒读者我的用意在什么地方。” ——《漢語大詞典》
过 ( 過 ) guò/guo/guō
过 [ guò ]
-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 错误:~错。记~。
-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 姓。
姊 zǐ《國語辭典》
姊 [ zǐ ]
讀音 名- 稱謂:➊ 用以稱比自己先出生的同胞女子。如:「大姊」、「二姊」。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俗稱為「姊姊」。➋ 用以稱同輩親戚中比自己年長的女子。如:「表姊」、「堂姊」。➌ 用以稱同輩女性。如:「學姊」、「師姊」。
姊 [ jiě ]
語音 名- 稱謂:➊ 用以稱比自己先出生的同胞女子。如:「大姊」、「二姊」。南朝梁·無 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俗稱為「姊姊」。➋ 用以稱同輩而比自己年長的女子。如:「表姊」、「堂姊」、「學姊」、「師姊」。
家 jiā/jia/jie《國語辭典》
家 [ jiā ]
名- 眷屬共同生活的場所。如:「家庭」、「回家」。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 一門之內共同生活的人。《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吳人應之不恭,怒殺而去之,吳人往報之,盡屠其家。」
- 學術流派。如:「儒家」、「道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
-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農家」、「商家」、「店家」、「少東家」。
- 尊稱學有專長或有專門技術的人。如:「專家」、「文學家」、「科學家」。
- 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婦道人家」。
- 古代大夫所統治的政治區域。與「國」相對。《論語·季氏》:「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 私有財產。《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賣庸而播耕者,主人費家而美食。」《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
- 量詞。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住戶不滿十家」、「三家報社」、「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開了三家分公司。」
- 姓。如周代有家伯。
- 居住。《文選·江淹·別賦》:「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
-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 家中的。如:「家事」、「家人」、「家產」、「家業」、「家僮」。
- 家中飼養的。如:「家畜」、「家禽」。
- 置於句中。相當於「地」、「的」。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他道俺哥哥十分家沉醉,且吃些兒熱湯熱水。」《西遊記·第五一回》:「大碗家寬懷暢飲。」
家 [ gū ]
名- 對女子的尊稱。《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 」同「姑 」。
情话(情話)qíng huà
(1).知心话。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宋 陆游 《戏咏闲适》:“惟恨暮年交旧少,满怀情话向谁倾?”《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家里更有这等乐亲戚情话的一位舅太太,讲耕织农桑的一对亲家,时常破闷帮忙,好不畅快。”
(2).男女间所说表示爱情的话。《孽海花》第二七回:“ 寳妃 忙出去招呼小太监来撤了筵席。彼此又絮絮情话了一会。”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虽亦有耳鬓厮磨哝哝情话、亦即亦离的恋爱,安慰我的心灵。” 巴金 《灭亡》第八章:“因为在她家里不便拥抱接吻,不便说情话,我们便指定了一个约会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
(2).男女间所说表示爱情的话。《孽海花》第二七回:“ 寳妃 忙出去招呼小太监来撤了筵席。彼此又絮絮情话了一会。”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虽亦有耳鬓厮磨哝哝情话、亦即亦离的恋爱,安慰我的心灵。” 巴金 《灭亡》第八章:“因为在她家里不便拥抱接吻,不便说情话,我们便指定了一个约会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
慰 wèi《國語辭典》
慰 [ wèi ]
动- 安抚,用言行或物质等使人宽心。如:「慰问」、「劝慰」。《诗经·邶风·凯风》:「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生儿如此,足慰人意。」
- 心安。如:「欣慰」。
- 忧郁。《庄子·外物》:「心若县于天地之闲,慰睯沉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
牵衣(牽衣)qiān yī
见“ 牵裾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