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邮筒往复方此始,一倡何止三人嗟。

顾清明代〕《壬申正月十九日过北野同南村访北花园废址明

筑堤不拟长安沙,鸣鼓已放西曹衙。
夜游泾南鹤城北,随处幅巾宜看花。
花林高下映丛冢,池台旧属淇水家。
当时笙歌沸邻里,只今古树啼寒鸦。
先生读书洞千古,过眼富贵如春葩。
时人不识竞模拟,往往背痒连衣爬。
消忧满贮北海酒,破闷亦有南山茶。
家生小奴解新曲,时复羯鼓当轩挝。
邮筒往复方此始,一倡何止三人嗟。
诗成挥翰向落日,墨光绕笔飞玄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邮筒往复方此一倡何止三人

邮筒(郵筒)yóu tǒng
(1).亦作“ 邮筩 ”。古时封寄书信的竹筒。 宋 欧阳修 《送梅龙图公仪知杭州》诗:“邮筒不絶如飞翼,客至还无菜甲羹。” 宋 王安石 《寄张先郎中》诗:“篝火尚能书细字,邮筩还肯寄新诗。” 清 蒲松龄 《聊斋自志》:“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
(2).今指邮局设在路旁供投寄信件的信筒。 巴金 《新生》:“我把信写好,晚饭后,拿出去投在邮筒里。”
(3).指书信。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山左金石志序》:“ 元 以是书本与先生商订分纂。先生蒞 楚 ,虽羽檄纷驰,而邮筒往復,指証颇多。” 清 丘逢甲 《送季平之澳门兼订来约》诗之二:“行期早吾告,慎勿惜邮筒。”
(4).指信封。 郭沫若 《瓶》诗之十一:“我在未开信前,匆匆地先把她邮筒上的名儿亲了半天。”  ——《漢語大詞典》
往复(往復)wǎng fù
(1).来回;往返。 唐 韩愈 《孔公墓志铭》:“海道以年计往復,何月之拘?”《明史·项忠传》:“今秋深草寒,若更调他军,恐往復需时,贼得远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五更携眷去,不知何作,言往復可三日耳。”
(2).往而复来,循环不息。 晋 郭璞 《江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自然往復,或夕或朝。”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星辰昼夜以明灭,乌兔东西而往復。”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四》:“此等处,关棙一转,别有往復迴环之妙。”
(3).犹进退。《素问·六微旨大论》:“故气有往復,用有迟速。” 张介宾 注:“气有往復,进退。”  ——《漢語大詞典》
方此
贾餗五色露赋若以彼而方此曾不得侔色而揣称  ——《韵府拾遗 纸韵》
始 shǐ《國語辭典》

始 [ shǐ ]

  1. 起点、开端。如:「周而复始」、「自始至终」。《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1. 方才、然后。如:「始告完成」、「始见成效」。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 尝、曾。《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宋·王禹偁〈答张扶书〉:「吾观吏部之文,未始句之难道也。」
  3. 最初、当初。《左传·庄公十一年》:「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

始 [ shì ]

  1. (一)​1.2.之又音。
一倡
唱同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宋书武帝纪顺声一倡二溟卷波英风振路宸居清翳戍又历志元嘉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望月蚀加时在 之半到二更四唱亥末始蚀到三更一倡食既在井三十八度景初其日日在斗二十五以冲考之其日日应在斗二十二度半 东都事略张耒字文?从苏轼学辙见其文爱之苏轼亦深知之称其文汪洋淡泊有一倡三叹之声 云笈七签一倡万真和九编诸天朝任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一倡万夫叹再唱梁尘飞 昉九日侍宴乐游苑诗一倡华钟石再抚被丝笙练李白丁督护歌一倡督謢歌心摧泪如雨 皮日休 渎诗几转含烟舟一倡来云曲炳和凝宫词鸡人一倡乾坤晓百辟分班俨羽仪花胡 文仙岩夜月诗灵源千层石髓香金鸡一倡岩 动  ——《骈字类编》
何止 hé zhǐ
(1).哪里止。以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止。 宋 柳永 《柳腰轻》词:“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那日观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 杨朔 《百花山》:“回想起来,拿鞋底,甚而拿生命,为我们磨平道路的人,何止千千万万?”
(2).呵止。何,通“ 呵 ”。《新唐书·刘瑑传》:“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内以安。”  ——《漢語大詞典》
三人
唐 宋之问 留别之望舍弟 同气有三人,分飞在此晨。  ——《骈字类编》
嗟 jiē《國語辭典》

嗟 [ jiē ]

  1. 表示感傷、哀痛的語氣。唐·韓愈〈祭田橫墓文〉:「死者不復生,嗟余去此其從誰!」唐·張籍〈西州〉詩:「嗟我五陵間,農者罷耘耕。」
  2. 表示贊美的語氣。《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嗟乎!此真將軍矣!」
  3. 招呼聲。《書經·費誓》:「公曰:『嗟!人無譁,聽命。』」《禮記·檀弓》:「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
  1. 發語詞,無義。《文選·張衡·西京賦》:「群窈窕之華麗,嗟內顧之所觀。」

嗟 [ jiè ]

  1. 參見「咄嗟 」條。

嗟 [ ​juē ]

  1.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