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万杵黄金屑,九烝碧梧骨。

杨万里宋代〕《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万杵黄金屑,九烝碧梧骨。
诗老坐雪窗,天香来月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万杵黄金碧梧

万杵(万杵)
宋 韩维 奉同原甫赋澄心堂纸 当时万杵捣云叶,铺出几案滑且坚。  ——《骈字类编》
黄金 huáng jīn
(1).指铜。《书·舜典》“金作赎刑” 孔 传:“金,黄金。” 孔颖达 疏:“此传黄金,《吕刑》黄铁,皆是今之铜也。”
(2).金属名。赤黄色,质柔软,延展性大。为贵重金属,多用来制造货币、装饰品等。《易·噬嗑》:“六五:噬乾肉,得黄金。” 高亨 注:“噬乾肉得黄金,盖有人置黄金粒于乾肉之中,以谋害食者,食者以齿嚼之,而发现黄金粒也。”《史记·平準书》:“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白金,银也。赤金, 丹阳 铜也。” 唐 杜甫 《望牛头寺》诗:“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弥陀经》:极乐国土有七宝莲池,池底以金沙布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如本地用,有现成的县城里字号票子;远路用,有现成的黄金,带着岂不简便些?”
(3).泛指钱财。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4).道教仙药名。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
(5).比喻金黄色的东西。 唐 罗隐 《皇陂》诗:“垂杨风轻弄翠带,鲤鱼日暖跳黄金。” 前蜀 尹鹗 《金浮图》词:“压红茵,凤舞黄金翅。” 宋 苏轼 《九日寻臻闍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诗之一:“试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黄金。”
(6).石名。《淮南子·墬形训》:“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 高诱 注:“石名也。”
(7).比喻功名事业。 清 龚自珍 《梦中作四截句》之二:“黄金华髮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8).比喻宝贵。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秋天,又一个秋天--庄户人家的黄金季节来到了。”亦喻尊贵的身体。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也亏我屈黄金先陪膝头,请宽衣,莫怕羞。”  ——《漢語大詞典》
屑 xiè《國語辭典》

屑 [ xiè ]

  1. 碎末、粉碴。如:「木屑」、「鐵屑」、「粉筆屑」。
  1. 研磨成碎片。《禮記·內則》:「屑桂與薑。」
  2. 顧惜、在乎。《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盡心納忠,不屑毀譽。」
  3. 認為值得的。多與「不」連用,有輕視之意。如:「不屑一顧」。
  1. 細碎的、微小的。《管子·地員》:「五沙之狀,粟焉如屑塵厲。」《文選·木華·海賦》:「崩雲屑雨,浤浤汩汩。」
九 jiǔ《國語辭典》

九 [ jiǔ ]

  1. 介于八与十之间的自然数。如:「七、八、九、十……。」大写作「玖」。阿拉伯数字作 「9」。
  2. 姓。如唐代有九嘉。
  1. 形容极多。如:「九霄云外」、「九泉之下」、「九牛一毛」。
  1. 表示多数、多次。如:「九死一生」。《淮南子·修务》:「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
烝 zhēng《國語辭典》

烝 [ zhēng ]

  1. 火气上升。《墨子·节用中》:「逮夏,下润湿上熏烝。」
  2. 用热水气蒸东西。如:「烝鱼」、「烝饭」。宋·苏轼〈酒经〉:「吾始取面而起肥之,和之以姜液,烝之使十裂。」通「蒸」。
  3. 上淫,与长辈妇女奸通。《左传·桓公十六年》:「卫宣公烝于夷姜。」《辽史·卷一一二·逆臣传上·耶律滑哥传》:「性阴险,初烝其父妾,惧事彰,与克萧台哂等共害其父。」
  1. 众多。《诗经·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唐·杜甫〈无家别〉诗:「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1. 古代冬天的祭祀。《书经·洛诰》:「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
  1. 发语词,置于句首。《诗经·豳风·东山》:「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碧梧 bì wú
(1).绿色的梧桐树。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明 刘基 《调笑令》词之二:“帘捲,帘捲,人与碧梧俱晚。”
(2).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仪态。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清 许思湄 《与赵南湖书》:“久不见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风清,輒深神往。”  ——《漢語大詞典》
骨 gǔ/gū《國語辭典》

骨 [ gǔ ]

  1. 动物体内支持身体的支架组织。如:「筋骨」、「接骨」、「脊椎骨」、「脱胎换骨」。
  2. 支撑物体的架子。如:「龙骨」、「钢骨」、「伞骨」。
  3. 气概、风格。如:「傲骨」、「风骨」。唐·王维〈少年行〉四首之二:「敦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4. 姓。如隋代有骨仪。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骨 [ gú ]

  1. 参见「[[骨头」、「骨碌」等条。

骨 [ gū ]

  1. 参见「骨朵儿]]」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