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拥衾日僵卧,小师《莲经》晨夕课。
莲花峰腰三丈雪,飞鸟无声人迹绝。山僧冒寒晨出山,触踏层冰跗圻裂。
远来问疾刚一笑,寒缸结花如吐屑。纸窗竹屋岁聿除,驹隙光阴催电掣。
故人游山恨不俱,愁我无缘上巀嶪。八十衰翁老亡力,贾勇扳跻强得得。
前推后挽赖炤师,擐肘牵裾抱腰襋。穿崛渡壑扪确荦,十步回头五步息。
忽然坐我天门间,自怪凭空生羽翼。此时日下千崖赤,相去牛鸣望喝石。
崖松龙拿互相引,林石人形如欲沫。庵前矮垣齐及肩,道上清泉才没蹠。
仰头天都五千仞,俯瞰莲沟十万尺。瞳瞳檐松树羽盖,幂幂枫林排画壁。
廿年茅斋落梦境,方丈香厨共禅席。床下地炉火长活,龛里灯明磬方寂。
八月山寒苦风雨,有客夜投同软语。山芋煨来手自剥,秋芽焙出还亲煮。
老人拥衾日僵卧,小师《莲经》晨夕课。开门忽报下方晴,唶唶空中灵鹊过。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老人 lǎo rén
(1).老年人。《左传·宣公十五年》:“及 辅氏 之役, 颗 见老人结草以亢 杜回 。”《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治 郑 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唐 冯著 《燕衔泥》诗:“双燕碌碌飞入屋,屋中老人喜燕归。” 臧克家 《老哥哥》:“在我这没法合紧双眼的当儿,一个意态龙钟的老人的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
(2).指上了年纪的父母。 晋 车永 《与陆士龙书》:“老人及姊,自闻此问,三四日中,了不能復食。” 宋 张孝祥 《鹧鸪天·平国弟生日》词:“楚楚吾家千里驹,老人心事正关渠。” 老舍 《婆婆话》:“可是再说硬话实在使老人难堪;只好告诉母亲:不久即有好消息。”
(3).称尊长。 唐 戴叔伦 《族兄各年八十馀见招游洞》诗:“鹤髮婆娑乡里亲,相邀共看往年春。拟将儿女归来住,且是 茅山 见老人。” 清 国泰 《〈助字辨略〉序》:“《助字辨略》者, 确山 刘老人 所著也。”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
(4).年老长辈自称。 唐 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二:“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宋 苏轼 《与元老侄孙书》:“相见无期,惟当勉力进道,起门户为亲荣。老人僵仆海外,亦不恨也。”
(5).见“ 老人星 ”。 ——《漢語大詞典》
(2).指上了年纪的父母。 晋 车永 《与陆士龙书》:“老人及姊,自闻此问,三四日中,了不能復食。” 宋 张孝祥 《鹧鸪天·平国弟生日》词:“楚楚吾家千里驹,老人心事正关渠。” 老舍 《婆婆话》:“可是再说硬话实在使老人难堪;只好告诉母亲:不久即有好消息。”
(3).称尊长。 唐 戴叔伦 《族兄各年八十馀见招游洞》诗:“鹤髮婆娑乡里亲,相邀共看往年春。拟将儿女归来住,且是 茅山 见老人。” 清 国泰 《〈助字辨略〉序》:“《助字辨略》者, 确山 刘老人 所著也。”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
(4).年老长辈自称。 唐 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二:“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宋 苏轼 《与元老侄孙书》:“相见无期,惟当勉力进道,起门户为亲荣。老人僵仆海外,亦不恨也。”
(5).见“ 老人星 ”。 ——《漢語大詞典》
拥衾(擁衾)yōng qīn
谓半卧以被裹护下体。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皇甫涍》:“隻字不愜於心,片言无艷於目,蹋壁穷思,拥衾寤索,曾不少休。”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四:“拥衾不敢寐,中心伤且悼。” ——《漢語大詞典》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名-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 季节。如:「春日」、「冬日」。
-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名-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僵卧 jiāng wò
(1).躺卧不起。 汉 贾谊 《新书·淮难》:“天子使者奉詔而弗得见,僵卧以发詔书。”《后汉书·袁安传》“后举孝廉” 李贤 注引 晋 周裴 《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餘, 洛阳 令自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 袁安 门,无有行路。谓 安 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 安 僵卧。” 宋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之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 轮臺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2).指物体横躺着。 宋 欧阳修 《菱溪石记》:“ 菱溪 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最大者,偃然僵卧於谿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 宋 苏轼 《雪浪石》诗:“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漢語大詞典》
(2).指物体横躺着。 宋 欧阳修 《菱溪石记》:“ 菱溪 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最大者,偃然僵卧於谿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 宋 苏轼 《雪浪石》诗:“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漢語大詞典》
小师(小師)xiǎo shī
(1).《周礼》乐官名。《周礼·春官·序官》:“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 郑玄 注:“凡乐之歌,必使瞽矇者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周礼·春官·小师》:“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塤、簫、管、弦、歌。”
(2). 周 代指王不自出之师。《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师涖戮。” 郑玄 注:“小师,王不自出之师。”
(3).古代帝王为贵族显宦子弟开办的低级学校的教师。《尚书大传》卷四:“小师,取小学之贤者登之。”
(4).受戒未满十夏之僧侣。《释氏要览·师资小师》:“受戒十夏以前,西天皆称小师。”《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我这本师,却是 墦臺寺 里监院,手头有百十钱,剃度这廝做小师。”
(5).为僧人的谦称。《太平广记》卷一六○引 唐 无名氏《异闻录·秀师言记》:“﹝ 神秀 ﹞师曰:……死后乞九郎作窣堵坡於此,为小师藏骸之所。”
(6).为对年轻出家人的称呼。 宋 王谠 《唐语林·栖逸》:“﹝ 南岳 道士﹞ 良逸 母为 喜王寺 尼,寺中皆呼 良逸 为小师。” ——《漢語大詞典》
(2). 周 代指王不自出之师。《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师涖戮。” 郑玄 注:“小师,王不自出之师。”
(3).古代帝王为贵族显宦子弟开办的低级学校的教师。《尚书大传》卷四:“小师,取小学之贤者登之。”
(4).受戒未满十夏之僧侣。《释氏要览·师资小师》:“受戒十夏以前,西天皆称小师。”《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我这本师,却是 墦臺寺 里监院,手头有百十钱,剃度这廝做小师。”
(5).为僧人的谦称。《太平广记》卷一六○引 唐 无名氏《异闻录·秀师言记》:“﹝ 神秀 ﹞师曰:……死后乞九郎作窣堵坡於此,为小师藏骸之所。”
(6).为对年轻出家人的称呼。 宋 王谠 《唐语林·栖逸》:“﹝ 南岳 道士﹞ 良逸 母为 喜王寺 尼,寺中皆呼 良逸 为小师。” ——《漢語大詞典》
莲经(蓮經)lián jīng
《妙法莲华经》的简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 素公 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有僧 玄幽 题此院诗,警句曰:‘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门尘。’” 唐 贾岛 《送僧》诗:“晓了《莲经》义,堪任寳盖迎。” 明 王世贞 《赠松虚上人》诗:“朝籤药裹时废食,夜诵《莲经》恒不眠。” ——《漢語大詞典》
晨夕 chén xī
犹朝夕。旦与暮。天天;时时。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逯钦立 校注:“数晨夕,算过了几朝几夕,言过日子。”《宋书·自序》:“入为通直郎,时上多行幸,还或侵夜, 邵 启事陈论即为简出。前后密陈政要,上皆纳用之,深相宠待,晨夕兼侍。” 宋 苏舜钦 《迁居》诗:“仰首羡日月,晨夕苦奔趋。”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在 北京 城里,不能晨夕与湖山相对。” ——《漢語大詞典》
课 ( 課 ) kè
课 [ kè ]
-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时。~间。旷~。授~。~余活动。
- 教学的科目:~程。~表。基础~。专业~。~本。~文。
-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徒。~读。
- 古代的一种赋税:国~。完粮交~。
- 使交纳赋税:~税。~役。
- 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
- 迷信占卜的一种: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