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风正急,棹船归,云片片,雨霏霏。

胡俨明代〕《采莲曲 其一

荷叶高低笼水碧,叶下花红露沾湿,采莲渡头风正急。

风正急,棹船归,云片片,雨霏霏。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风正棹船云片霏霏

风正(风正)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骈字类编》
急 jí《國語辭典》

急 [ jí ]

  1. 没耐心、暴躁的。如:「急性子」、「急得要命」。《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
  2. 不能等、亟待解决的。如:「急事」、「急件」、「急邮」。
  3. 快而猛烈。如:「急病」、「急流勇退」。宋·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1. 因想把事情尽速完成而激动。如:「为这事我都急昏了。」、「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2. 令人著急。如:「考试铃都响了,还不见他人,真急人!」
  3. 忙于解决他人之事或困难。如:「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1. 迅速的。如:「急转弯」。《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项羽急击秦军。」
  1. 困难、严重的事。如:「告急」、「救急」。《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棹船 zhào chuán
(1).装有桨的船。《水浒传》第四一回:“当夜五隻棹船,装载许多人伴,径奔 无为军 来。”
(2).划船。《水浒传》第五五回:“可着 李俊 、 张横 、 张顺 、三 阮 六人棹船,如此行事。”  ——《漢語大詞典》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云片(雲片)yún piàn
(1).云雾;云块。 唐 刘禹锡 《海阳十咏·飞练瀑》:“琼枝曲不折,云片晴犹下。” 前蜀 贯休 《题令宣和尚院》诗:“泉声淹卧榻,云片犯鑪香。” 宋 张抡 《踏莎行·山居》词:“云片飞飞,花枝朵朵,光阴且向閒中过。” 叶紫 《杨七公公过年》二:“穿的衣服破得像八卦,像秋天的云片。”
(2).茶砖名。 宋 梅尧臣 《刘成伯遗建州小片的乳茶因以为答》诗:“玉斧裁云片,形如阿井胶。”  ——《漢語大詞典》
片 piàn/piān《國語辭典》

片 [ piàn ]

  1. 薄而扁平的東西。如:「肉片」、「洋鐵片」。
  2. 量詞:➊ ​ 計算薄而成片的東西的單位。如:「一片樹葉」、「兩片土司」。➋ ​計算地面物的單位。如:「一片樹林」、「門前兩側各有一片草地。」
  3. 印有姓名或可供通信的紙片。如:「名片」、「明信片」。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將厚物以刀橫著或斜著切成薄片狀。如:「片肉」。《老殘遊記·第六回》:「我們那裡有人送的兩隻山雞,都已經片出來了。」
  1. 微少的。如:「片簡殘牘」、「隻字片語」。唐·韓愈〈贈徐州族姪〉詩:「一名雖云就 ,片祿不足充。」
  2. 單一的。如:「片面」。《論語·顏淵》:「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3. 短暫的。如:「片刻」、「片晌」。

片 [ piān ]

  1. 扁平的東西。如:「相片兒」、「唱片兒」、「畫片兒」、「電影片兒」。
雨 yǔ/yù《國語辭典》

雨 [ yǔ ]

  1.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降落的小水滴。如:「春雨」、「梅雨」、「风雨交加」、「秋风秋雨愁煞人」。
  2. 朋友。如:「旧雨新知」。唐·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雨 [ yù ]

  1. 下雨。《诗经·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有若传》:「他日,月宿毕,竟不雨。」
  2. 降落、落下。如:「雨雪」、「雨雹」。《淮南子·本经》:「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宋·苏轼〈喜雨亭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3. 滋润、灌溉。唐·孟郊〈终南山下作〉诗:「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唐·鲍溶〈答客〉诗:「劳问圃人终岁事,桔槔声里雨春畦。」
霏霏 fēi fēi
(1).雨雪盛貌。《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楚辞·王逸〈九思·怨上〉》:“雷霆兮硠礚,雹霰兮霏霏。”原注:“霏霏,集貌。”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清 唐孙华 《柳絮》诗之一:“搅天晴雪日霏霏,忽漫成团密又稀。”
(2).泛指浓密盛多。《楚辞·九章·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晋书·胡毋辅之传》:“ 澄 ( 王澄 )尝与人书曰:‘ 彦国 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絶,诚为后进领袖也。’” 唐 欧阳詹 《回鸾赋》:“鬱霏霏以葳蕤,辉熠熠以严顒。”《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阴风惨惨,杀气霏霏。” 清 孙枝蔚 《杂咏》:“渺渺春江孤雁去,霏霏古树暗香来。”
(3).飘洒,飞扬。 晋 潘岳 《西征赋》:“雍人缕切,鸞刀若飞,应刃若俎,靃靃霏霏。” 唐 贾至 《铜雀台》诗:“抚弦心断絶,听管泪霏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梦》:“俄梦朱衣道人,长丈餘,特以青灰落衣襟霏霏然。”
(4).纷乱貌。 汉 王粲 《羽猎赋》:“鹰犬竞逐,弈弈霏霏。” 唐 韦应物 《赠别河南李功曹》诗:“忽復不相见,心思乱霏霏。”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