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栖息无能出世尘,青山何处可藏身。

皇甫汸明代〕《春暮索居

栖息无能出世尘,青山何处可藏身。
还期向子招禽庆,为报支公待许询。
静对莺花思旧事,忽惊风雨送残春。
朝来闭户多相戏,犹自含毫拟答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栖息无能出世青山藏身

栖息(棲息)qī xī
亦作“栖息”。
(1).止息;寄居。 三国 魏 曹丕 《莺赋》:“託幽笼以栖息,厉清风而哀鸣。” 唐 韩愈 《鸣雁行》:“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显圣》:“你如今省得在此惊怕,可潜出宫中北门,暂往 阳山 栖息。” 李瑛 《芦苇的记忆》:“那时呵,苇丛间曾栖息过多少群雁。”
(2).指寄居之所。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察其所为,则无栖息,独卧圃中草舍。”
(3).谓隐居。《隋书·隐逸传·徐则》:“悦性冲玄,怡神虚白,餐松饵术,栖息烟霞。” 唐 权德舆 《浩歌》:“因兹谢时辈,栖息无何乡。” 明 何景明 《送五清先生》诗:“不然从此可栖息,无使天柱石鼓空巉巗。”  ——《漢語大詞典》
无能(無能)wú néng
(1).没有才能;没有能力。《礼记·儒行》:“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明知其无能而不肖,苟非有罪,为在上者所劾,不敢以其不胜任而輒退之。”《三国演义》第十一回:“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 徐州 相让。” 艾青 《光的赞歌》:“凡是压迫人的人,都希望别人无能。”
(2).指没有才能或能力的人。《文子·自然》:“法度有常,下及无能。”
(3).谦词。犹不才。《史记·吴王濞列传》:“臣以无能,不得待罪行间。” 宋 苏辙 《次韵答友人见寄》:“对案青山云气腾,天将隙地养无能。”《三国志平话》卷上:“ 先主 曰:‘无能 幽州 涿郡 大桑村 人也。姓 刘 名 备 ,见任 平原县 令。’”
(4).谓不能有所作为。 清 杭世骏 《质疑·诸史》:“而且 炎帝 逊居於 涿鹿 ,势处无能。”  ——《漢語大詞典》
出世 chū shì
(1).出生;产生。 晋 王嘉 《拾遗记·蓬莱山》:“有大螺,名躶步……明王出世,则浮于海际焉。” 宋 陈师道 《谢寇十一惠端砚》诗:“诸天散花百神喜,知有圣人当出世。”《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张文贵传上》:“便是 西施 重出世,好如 妲己 再还魂。” 巴金 《关于〈海的梦〉》:“ 索非 的第二个孩子快要出世,为了方便,他们全家搬到 提篮桥 开明书店 附近去了。” 毛泽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五:“旧制度要灭亡,新制度要出世了。”
(2).超脱人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 宋 苏轼 《书黄鲁直李氏传后》:“无所厌离,何从出世?无所欣慕,何从入道?”《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近来我的主意把我自己分做两个人:一个叫做住世的 逸云 ……又一个我呢,叫做出世的 逸云 。”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我这次‘去国’的意义,差不多同‘出世’一样。”
(3).指出家。 唐 皇甫曾 《秋夕寄怀契上人》诗:“真僧出世心无事,静夜名香手自焚。”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丞相是当朝黄阁,小尼是出世緇衣,实是未同,难以相见。” 清 周亮工 《题与然大师画册前》:“公素精绘事,闻出世后,尚时时点染数峰以自适。”
(4).到人世间。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任中宣梦水神持镜》:“此镜乃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当归我矣。”《西游补》第三回:“不若仍求佛祖再压他在 五行山 下,还要替佛祖讲过,以后决不可再放他出世。”
(5).谓出仕做官;立身成名。 唐 李白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诗:“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公子与 刘 为世交,又属至戚,每当晤时,夜以继日,所讲论非忠义大节,即出世大道。” 鲁迅 《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在 中国 ,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
(6).犹问世。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玉版十三行》,至 明 末国初,始行出世,相传篙师得之江中,有 宣和 印,自是 宋 时藏物,犹 潁井 之弃《兰亭》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白莽作〈孩儿塔〉序》:“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 巴金 《“遵命文学”》:“我的作品出世以来挨的骂可谓多矣,尤其是在一九六六年以后,好象是因为我参加了亚非作家紧急会议,有人生怕我挤进亚非作家的行列,特地来个摘帽运动似的。”
(7).超出世人。 唐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唐 陈鸿 《长恨歌传》:“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於世。”《武王伐纣平话》卷上:“王曰:‘朕因 姜皇后 行香到此,寡人见卿容貌妖嬈,出世无比,展转思念。’”
(8).高出世间。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介》词:“横空出世,莽 昆仑 ,閲尽人间春色。”
(9).犹出动。 沙汀 《丁跛公》:“他得隔一天上一次城,缴掉那些零碎收来的粮款,因为时候已经是土匪出世的季节了。”  ——《漢語大詞典》
尘 ( 塵 ) chén
尘 [ chén ]
  1. 飞扬的灰土:~土。~埃。~垢。~芥(尘土和小草,喻轻微的事物)。粉~。烟~。甚嚣~上。望~莫及。
  2. 佛家、道家指人间:红~。~世。
青山 qīng shān
(1).青葱的山岭。《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 徐凝 《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一见我这里青山隐隐,緑水迢迢,便问我借与他居住。” 海默 《我的引路人》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指归隐之处。 唐 贾岛 《答王建秘书》诗:“白髮无心镊,青山去意多。” 宋 范仲淹 《寄石学士》诗:“与君尝大言,定作青山隣。” 严复 《送沈涛园备兵淮扬》诗之一:“相看白髮盈头出,长恐青山与愿违。”
(3).山名。一名 青林山 。 南朝 诗人 谢朓 曾卜居于此,故又称 谢公山 。在今 安徽省 当涂县 东南。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袁宏 始作《东征赋》”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后游 青山 饮酌,既归,公命 宏 同载,众为危惧。” 唐 李白 《题东溪公幽居》诗:“宅近 青山 同 谢朓 ,门垂碧柳似 陶潜 。” 宋 杨万里 《望谢家青山太白墓》诗:“ 阿朓 青山 自一村,州民岁岁与招魂。 六朝 陵墓今安在,只有诗仙月下坟。”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1. 居住:穴居野~。
  2.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4. 决定,决断:~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6. 止,隐退:~暑。
处 [ chù ]
  1. 地方:~~。~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好~。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可 kě/kè《國語辭典》

可 [ kě ]

  1. 肯定、赞成、赞同。如:「许可」。《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
  2. 适宜。《庄子·天运》:「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西游记·第一二回》:「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
  3. 病愈、痊愈。《董西厢·卷五》:「针灸没灵验,医疗难痊可。」《三国演义·第八○回》:「待军师病可,行之未迟。」
  4. 当、对著。唐·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5. 值得、堪。如:「可贵」、「可敬」。《诗经·豳风·东山》:「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唐·陈陶〈陇西行〉四首之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 能够。如:「你可以走了。」《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汉·王充《论衡·率性》:「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
  2. 却。如:「你去,我可不去。」唐·李白〈相逢行〉:「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那玉砌朱廉与画堂,我也可觑得寻常。」
  3. 约略、约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唐·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4. 岂。唐·韦庄〈长安清明〉诗:「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5. 表示疑问。如:「你可知道?」、「你可想过?」
  6. 真、确实。《辽史·卷三○·天祚皇帝本纪·赞曰》:「太祖、太宗乘百战之势,辑新造之邦,英谋叡略,可谓远矣。」《水浒传·第七三回》:「谷雨初晴,可是丽人天气。」
  1. 但是、可是。如:「他虽然笨,可很用功。」
  1. 用于句中,表示加强语气。如:「你可回来了。」、「这下可好了!」
  1. 美好的。如:「可人儿」。
  1. 姓。如唐代有可中正。

可 [ kè ]

  1. 参见「可汗 」条。
藏身 cáng shēn
安身。《礼记·礼运》:“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 汉 王充 《论衡·宣汉》:“以已至之瑞,效方来之应,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罝之路也。” 唐 杜甫 《北邻》诗:“明府岂辞满,藏身方告劳。”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但这一面的房屋,他们再也不肯轻易让出去,这是 曾 家最后的藏身之处。”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