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半帆布影悬初月,几处渔灯点落潮。

皇甫汸明代〕《钱江夕泛舟人因指括苍感赋

冬霁寒轻树未凋,丹枫江岸似花饶。
半帆布影悬初月,几处渔灯点落潮。
慢世不将辞赋卖,端居何用简书招。
白云东望苍山路,曾记当年误折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半帆布影初月渔灯落潮

半帆
唐 许浑 送杜秀才归桂林 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
宋 苏轼 慈湖夹阻风五首 其五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宋 陆游 六言二首 其一 满帽秋风入剡,半帆寒日游吴。
元 郝经 沙洲夜泊 满地月明疑白昼,半帆烟影易黄昏。
元 黄溍 题观海图 鼍吼忽摇千尺浪,鹢飞仍挟半帆风。  ——《骈字类编》
布影
沈约修竹弹甘蕉文甘蕉攒茎布影独见鄣蔽虽处台隅遂同幽谷  ——《骈字类编》
悬 ( 懸 ) xuán
悬 [ xuán ]
  1. 挂,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
  2.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断。~案。~而未决。
  3. 距离远:~隔。~殊。
  4. 危险:~崖。~乎(“”读轻声)。
  5. 公开提示:~赏。
初月 chū yuè
(1).新月。《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五》:“碧楼冥初月,罗綺垂新风。” 宋 杨万里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白露下,初月上,陶然一适。”
(2).指正月。《法书要录·右军书记》:“初月一日 羲之 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际,致叹至深,君亦同怀。”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宦者宫人言,正月与上讳同音,故共易为初月。” 宋 陆游 《老学庵续笔记》卷一:“ 王羲之 之先讳‘正’,故《法帖》中谓‘正月’为‘一月’,或为‘初月’。”  ——《漢語大詞典》
几 ( 幾 ) jī/jǐ《國語辭典》

几 [ ​jǐ ]

讀音
  1. 小桌子。如:「茶几」、「几案」、「憑几」、「窗明几淨」。→「幾」的異體字(05411)​

几 [ ​jī ]

語音
  1. 二一四部首之一。→「幾」的異體字(05320)​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1. 居住:穴居野~。
  2.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4. 决定,决断:~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6. 止,隐退:~暑。
处 [ chù ]
  1. 地方:~~。~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好~。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渔灯(漁燈)yú dēng
渔船上的灯火。 唐 皮日休 《钓侣》诗之二:“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宋 柳永 《安公子》词:“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清 陆藻 《七月宿近华浦》诗:“暝色忽苍凉,渔灯出芦菼。” 郁达夫 《沉沦》八:“他在海边上走了一会,看看远岸的渔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  ——《漢語大詞典》
点 ( 點 ) diǎn
点 [ diǎn ]
  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滴。斑~。~子(➊液体的小滴,如“水~~”;➋小的痕迹,如“油~~”;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➍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上”)。
  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雨。几~泪水。
  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起~。极~。居民~。
  6. 项,部分,方面:优~。要~。特~。
  7. 汉字笔形之一(丶):~画。三~水。
  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评~。~缀。画龙~睛。
  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种。~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眼药。
  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头。~穴。
  11. 引火:~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12. 查对:~数。~名。~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13. 指定,选派:~菜。~将(jiàng )。听众~播。
  14. 指示,启发:指~。~拨。
  15. 计时的单位:更~(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钟~。
  16. 污:~污。~辱(使受污辱)。
  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心(“”读轻声)。~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读轻声)。
  18. 同“踮”。
落潮 luò cháo
退潮。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晚日》:“飞轮转羽扇,翻车引落潮。” 唐 刘长卿 《送张判官罢使东归》诗:“落潮迴野艇,积雪卧官庐。” 宋 范成大 《北门覆舟山道中》诗:“林烟色淡如濛雨,塘水痕深似落潮。”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