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天王亲捧瑶函拜,五色龙光生衮袍。

李蓘明代〕《嘉靖宫词八首

霞帔星冠赤锦绦,玉熙宫里荐仙桃。
天王亲捧瑶函拜,五色龙光生衮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天王瑶函五色龙光衮袍

天王 tiān wáng
(1).天子。 春秋 时特指 周 天子。《春秋·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 咺 来归 惠公仲子 之賵。” 孔颖达 疏:“天王, 周平王 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天王》:“《尚书》之文,但称王,《春秋》则曰天王,以当时 楚 吴 徐 越 皆僭称王,故加天以别之也。”
(2).称帝王。《庄子·天道》:“昔者 舜 问於 尧 曰:‘天王之用心何如?’” 汉 王符 《潜夫论·巫列》:“及民间缮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当惮也。”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 犬戎 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化碧有怀酬侠客,控寃无路达天王。”
(3).指诸侯。《南齐书·晋安王子懋传》:“ 子懋 谓曰:‘朝廷令身单身而反,身是天王,岂可过尔轻率。’”
(4).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势的人。《红楼梦》第四六回:“我这一辈子,别説是 宝玉 ,就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5). 太平天囯 领袖 洪秀全 的称号。
(6). 印度 宗教传说中的天界之王。佛教称护法神为天王,如毗沙门天王、四天王。  ——《漢語大詞典》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2. 婚姻:~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5.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亲 [ qìng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读轻声)。
    捧 pěng《國語辭典》

    捧 [ pěng ]

    1. 用两手托物。如:「捧碗」、「捧茶」。《后汉书·卷三三·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
    2. 扪、按。如:「捧腹大笑」。《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笑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
    3. 赞扬、奉承他人或代为吹嘘。如:「捧场」、「他被捧上天了。」
    1. 量词。计算两手捧承物品的单位。如:「捧著一捧花」。
    瑶函 yáo hán
    (1).玉制的书套。佛家、道家用以贮藏经文、符箓。 唐 李峤 《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瑶函玉检,答宇宙之隆平;寳网珠幢,迎天人之胜福。” 唐 司空图 《月下留丹灶》诗:“瑶函真跡在,妖魅敢扬威。”
    (2).泛指珍贵的典籍。
    (3).指帝王的诏令。 明 何景明 《胡户部父母同受封命》诗:“紫誥开天府,瑶函照 楚 乡。”
    (4).对他人书信的美称。 唐 黄滔 《薛舍人启》:“金口开时,讲贯则处其异等;瑶函发处,推扬则寘彼极言。” 明 袁中道 《寄周仪曹野王书》:“壬子岁,曾得瑶函并柄头诗,甚佳。”  ——《漢語大詞典》
    拜 bài《國語辭典》

    拜 [ bài ]

    1. 一種禮節行為:➊ ​ 對人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如:「交拜」、「叩拜」。《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➋ ​ 對神明的行禮。有時合掌,有時執香。如:「大拜拜」、「拜佛吃素」。
    2. 為訪問人或看望人的客氣語法。如:「回拜」、「拜見」。
    3. 引申為祝賀的意思。如:「拜壽」。
    4. 任官、授職。《文選·李密·陳情表》:「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見邕大喜,一月三遷其官,拜為侍中,甚見親厚。」
    1. 姓。如宋代有拜瑚。
    2. 電腦上八個位元合成的一組,稱為「拜」(byte)​。如:「在倚天中文系統中,一個中文字元占了兩個拜。」
    五色 wǔ sè
    (1).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书·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孙星衍 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
    (2).泛指各种颜色。《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三国 魏 曹丕 《芙蓉池》诗:“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 唐 韩愈 《谢自然诗》:“簷楹蹔明灭,五色光属联。”《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有人説你有个眼睛可以辨五色,耳朵可以辨五声。”
    (3).神色。参见“ 五色无主 ”。
    (4).中医指五脏反映在面部的五种气色。据以诊断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公乘阳庆 ﹞更悉以禁方予之( 仓公 ),传 黄帝 、 扁鹊 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 张守节 正义引《八十一难》:“五藏有色,皆见於面,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也。”《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察色》“欲识小儿百病原,先从面部色详观,五部五色应五臟,诚中形外理昭然。”注:“五色者:青为肝色,赤为心色,黄为脾色,白为肺色,黑为肾色也。”  ——《漢語大詞典》
    龙光(龍光)lóng guāng
    (1).龙身上的光。喻指不同寻常的光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峨峨 南岳 ,烈烈离明,寔敷儁乂,君子似生,惟此君子,作 汉 之英,德为龙光,声化鹤鸣。”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诗:“龙光倏闪照,虯角搊琤触。”
    (2).指发生不同寻常的光辉。《梁书·陆倕传》:“还伊人而世载,并三骏而龙光。”
    (3).天子气,瑞气。 蔡东藩 《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一回:“ 裕 ( 刘裕 )微笑道:‘此刻龙光尚在否?’”
    (4).非凡的风采,神采。《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 高彪 ﹞乃遗 融 ( 马融 )书曰:‘承服风问,从来有年,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以敍腹心之愿。’” 明 吴承恩 《贺金秋泉翁媪障词引》:“日近灵椿,接龙光於瑞桂;露指慈竹,籍凤采於崇兰。”
    (5).特指皇帝的风采。 清 唐孙华 《伏闻上从学士》诗之三:“忆从便殿覲龙光,咫尺青蒲近御牀。”
    (6).指才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惟 博陵 崔州平 , 潁川 徐庶 元直 ,与 亮 友善”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沉翳哉!”《隋书·文学传序》:“ 范阳 卢思道 、 安平 李德林 、 河东 薛道衡 ……或鹰扬 河 朔,或独步 汉 南,俱骋龙光,并驱云路。”
    (7).喻指有才华者。《北史·文苑传序》:“于时 陈郡 袁翻 、 翻 弟 跃 、 河东 裴敬宪 、弟 庄伯 ……雕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
    (8).宝剑的光芒。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萧萧永夜悲鸣也,怕龙光渐尔消灭。”亦借指宝剑。 明 何景明 《赠别孟望之》诗之四:“龙光久未试,姑以持赠君。”
    (9).皇帝给予的恩宠,荣光。龙,通“ 宠 ”。语本《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毛 传:“龙,宠也。” 郑玄 笺:“‘为宠为光’,言天子恩泽光耀被及己也。”《初学记》卷二一引 南朝 梁 刘孝绰 《谢为东宫奉经启》:“推择而举,尚多髦俊,龙光曲被,独在选中。”按,《艺文类聚》引作“宠光”。 唐 颜真卿 《中散大夫京兆尹鲜于公神道碑铭》:“ 嘉陵 淼淼, 云臺 矫矫,降生京兆,为龙光兮。” 明 唐顺之 《左编附序》:“隐士不事王侯而志可则,深处巖壑而龙光於朝,英主亦往往尊礼其人以风世。”  ——《漢語大詞典》
    生 shēng《國語辭典》

    生 [ shēng ]

    1. 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2. 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3. 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4. 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5. 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1. 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2. 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3. 生命。如:「輕生」、「餘生」。
    4. 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5. 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6. 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7. 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8. 戲劇裡的腳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9. 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2.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3. 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4. 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1. 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2. 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1.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衮袍 gǔn páo
    见“ 衮龙袍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