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妓人听我相宽慰,美貌多为姿质累。

李祯明代〕《至正妓人行(并叙)

永乐十七年,予自桂林役房山。
是冬解后一遗姬于逆旅中,虽汨没尘土,有衰老态,然尚
余笑谈风韵,犹以紫箫自随。
访其详,盖大都妓人,以才貌隶教坊供奉。
陵迁谷变,将落发为比丘尼,未果。
已而转嫁编氓,愈并沦落。
今垂老无所依,随孙就食匠营间。
遂呼酒饮之,使吹数调。
既罢,因与共论畴昔,其言至正时繁华富贵事如目睹。
然每一追思,怀抱辄复作恶,岂来今往古红颜薄命当如是
耶?余为低回凄然慨叹,且感其意,作长辞赠之,题曰《
至正妓人行》,第辞华萎弱,不足以写其态度之万一。
忧郁之际,取而读之,匪慰若人,聊以自解焉耳。
桃花含露伤春老,莲叶欺霜悴秋早。
红飘翠殒谁可方?大都伎人白头媪。
言辞婉媚虽足爱,颜色萎摧宁再好?姿同蒲柳先凋零,景
近桑榆渐枯槁。
我役房山滞客边,客边意气迥非前。
螺杯谩想红楼饮,雁柱徒怀锦瑟弦。
晏岁荒村因解后,芳尊小酌且留连。
阳台楚雨情磨灭,舞袖弓鞋事弃捐。
于今沦落依草木,天寒幽居在空谷。
爷娘底处认坟墓,姊妹何乡寻骨肉。
初谓终身永欢笑,那知末路翻捞摝。
莫惜缥囊紫玉箫,暂吹绛阙瑶台曲。
停觞起立态是痴,敛衽踌躇半饷时。
凝情徘徊倾听久,微茫杳渺度腔迟。
娇痴睍睆莺求友,嫩讶昵喃燕哺儿。
巨壑潜蛟惊起蛰,危巢别鹄苦分离。
分离或变成凄切,凄切愈加音愈咽。
荡子江湖信息稀,疲兵关塞肌肤裂。
似啼似诉复似泣,若慕若怨兼若诀。
孤舟嫠妇旅魂消,异域累臣鬓毛折。
参差角羽杂宫商,微韵纡余巧抑扬。
坠絮游丝争绕乱,哀蛩怨蚓互低昂。
呦呦瑞鹿剔灵囿,哕哕和鸾集建章。
楚弄数声谐洗簇,氐州一曲换伊凉。
伊凉溜亮益闲暇,埙篪笛笙皆在下。
琚瑀铿锵韵碧霄,机梭淅沥鸣玄夜。
须臾众调多周遍,返席重论盛年话。
一自干戈据扰攘,几多行辈遄沦谢。
记得先朝至正初,奴家才学上头颅。
银环约臂联条脱,彩线采绒缀罛罟。
博局倦余邀伴赌,秋千蹴罢倩人扶。
纤腰数被邻姬妒,鬓发常烦阿姐梳。
羽林英俊驰轻縠,惯向奴家通夕宿。
凤枕鸾衾肯暂辜,蜂媒蝶使交相属。
冰客反惧胭粉涴,香体匪藉沉檀浴。
退居始替兴圣斑,内使传宣又催促。
宇宙雍熙百姓安,仁覃四裔覆三韩。
畏吾选作必阇赤,钦察恩深答刺罕。
已见拂郎呈崿袅,还闻缅甸贡琅玕。
丹楹陡峻栖枿鹊,华表玲珑镂角端。
神州形胜真佳丽,郁郁葱葱蟠王气。
五谷丰登免税粮,九重娱乐耽声妓。
广寒宵得侍乞巧,太液晨许陪修禊。
避暑巡游欲届程,沿途宿顿争除地。
随銮供奉拣娉婷,特敕奴家扈跸行。
卤簿晓排仙仗发,抹伦晴鞠绣鞍乘。
营间鼓镯轰雷动,碛外氛埃扫电清。
纨扇试时违大内,花园过去是开平。
宗王贵戚咸来会,嵩呼万岁齐齐跪。
绯缨帽妥钵焦圆,黑瓣髻纫卜郎锐。
后先雉扇怯薛执,左右麟符火赤佩。
茜罽缝袍竺国师,霞绡蹙帔天魔队。
齐姜宋女总寻常,惟诧奴家压教坊。
乐府竞歌新北令,构栏慵做旧《西厢》。
煞寅院本编蒙赏,喝采箜篌每擅场。
浑脱囊盛阿剌酒,达拏珠络只徐裳。
胡元运祚俄然歇,远遁龙荒弃城阙。
官里遥冲朔漠尘,哈敦暗哭穹庐月。
坏宫画静着封锁,虚室苔生罢朝谒。
绝徼阴森部落衰,中原澒洞烽烟热。
填沟塞堑总婵娟,蚁虱微躯幸瓦全。
窈窕蛾眉浑懒画,蹒跚茧足亦羞缠。
祇园披剃思依佛,梵榻跏趺拟学禅。
练衲正宜参般若,赤绳无奈堕痴缘。
兰心慧性非坚固,宛转绸缪媒妁误。
嫁与凡庸里巷儿,流为鄙贱糟糠妇。
文禽失类偶鸡鹜,孔雀迷群随鹘鹭。
手具盘飧奉舅姑,亲操井硙应门户。
物换星移十载强,尊嫜殂没藁砧亡。
屡遭疾疫男捐馆,苦迫饥寒媳去房。
瓦缶泥垆长是伴,瑶簪翠钿已相忘。
忍谈富贵徒增感,怕说酸辛只断肠。
筋骸疲惫龙钟久,里舍么娘嗤老丑。
涂抹伊谁识阿婆,弹搊竞自矜纤手。
偷生又幸逢明代,垂死宁当正丘首。
轗轲颓龄谅弗多,槎牙瘦骨行将朽。
欷歔叹古更嗟今,少日荣华晚陆沉。
亹亹愿毋嫌<目舌>耳,寥寥罕遇是知音。
织乌荏苒忙过隙,司马汍澜已湿衿。
往运推移端莫挽,穷途汩没最难禁。
妓人听我相宽慰,美貌多为姿质累。
仓惶明镜乐昌分,缥缈层楼绿珠坠。
虽云茕独困贫乏,嬴得娇娆到憔悴。
世上浮名不直钱,杯中醇酎休辞醉。
屏营抆泪起逶迤,载拜殷勤乞赋诗。
土炕蓬窗愁寂夜,挑灯快读解愁颐。
那知皓首逢元稹,弗用黄金铸牧之。
洒翰酬渠增慷慨,风流千载系遐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妓人听我宽慰美貌姿质

妓人 jì rén
(1).歌舞女艺人。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吾婕妤妓人,皆著 铜爵臺 。”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上笑唤妓人问,云见二龙头张口向上,遂怖惧,不敢奏乐也。”
(2).娼妓,妓女。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县君的则是县君,妓人的则是妓人。”  ——《漢語大詞典》
听我(听我)
李商𨼆诗君今且少安听我苦吟诗  ——《韵府拾遗 哿韵》
相 xiāng/xiàng《國語辭典》

相 [ xiāng ]

  1. 彼此、交互,两方面都进行的。如:「互相」、「守望相助」、「两地相思」。《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2. 比较一下,合并著说两方面比较的结果。如:「相异」、「相像」、「相得益彰」、「旗鼓相当」。
  1. 由交互的意义演变为单方面的意义,表示动作是由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如:「有事相烦」、「实不相瞒」。《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1. 姓。如明代有相世芳。

相 [ xiàng ]

  1. 审视、察看。《说文解字·目部》:「相,省视也。」《左传·隐公十一年》:「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又见沈炼一表非俗,立住了脚,相了一回。」
  2. 占视、辨察,以断吉凶祸福。如:「相字」。《周礼·地官·大司徒》:「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
  3. 辅佐、帮助。如:「相夫教子」。《易经·泰卦·象曰》:「辅相天地之宜。」《书经·大诰》:「周公相成王。」
  4. 掌管、治理。《左传·昭公九年》:「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唐·柳宗元〈梓人传〉:「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5. 挑选、选择。《三国演义·第六五回》:「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1. 容貌、外形、模样。如:「长相」、「福相」、「吃相」、「窘相」、「穷酸相」。《西游记·第三五回》:「(孙行者)​现了本相。」
  2. 职官名:➊ ​ 百官之长,辅佐国君治理国政的人。如:「宰相」、「丞相」、「相国」。➋ ​ 古代典礼中,辅导行礼的人。如:「傧相」。《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 搀扶瞎子的人。《荀子·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
  4. 乐器名。似鼓,敲击以控制音乐节拍。《礼记·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汉·郑玄·注:「相,即拊也,亦以节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 名相,因以名焉。」
宽慰(寬慰)kuān wèi
宽解安慰。《三国志·蜀志·李严传》“乃废 平 为民,徙 梓潼郡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李丰教》:“愿宽慰都护,勤追前闕。”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诸姊及 銛 初则惧祸聚哭,及恩赐浸广,御饌兼至,乃稍宽慰。”《红楼梦》第一○五回:“老太太也苏醒了,又哭的气短神昏,躺在炕上, 李紈 再三宽慰。” 沙汀 《困兽记》七:“于是,他站起来,直走向 田畴 去,浮上一个宽慰的微笑。”  ——《漢語大詞典》
美貌 měi mào
容貌美丽。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须臾之间,美貌横生。”《三国志·吴志·华覈传》:“美貌者不待华采以崇好,艳姿者不待文綺以致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灯却明亮,见得明白,乃是十七八岁一个美貌女子,立在门外。”  ——《漢語大詞典》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1.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2.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1.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2.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3.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4.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5.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1.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2.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1.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1.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姿质(姿質)zī zhì
(1).天资;禀赋。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所谓文学高第者,智略能明先生王之术,而姿质足以履行其道。”姿,一本作“ 资 ”。《楚辞·九辩》“性愚陋以褊浅兮” 汉 王逸 注:“姿质鄙钝,寡所知也。”《北史·僭伪附庸传·慕容宝》:“ 宝 姿质雍容,柔而不断。”
(2).谓形貌。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初,婢埋时,年十五六,及开冢后,姿质如故。”《魏书·序纪·平文帝》:“姿质雄壮,甚有威略。” 唐 薛调 《无双传》:“又於窗隙间窥见 无双 ,姿质明艷,若神仙中人。”  ——《漢語大詞典》
累 ( 纍 ) léi/lěi/lèi《國語辭典》

累 [ lěi ]

  1. 堆积、集聚。如:「累积」、「日积月累」。《史记·卷四·周本纪》:「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
  2. 增加。《韩非子·五蠹》:「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1. 屡次、连续。如:「累次」、「经年累月」。《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2. 重叠的。《楚辞·宋玉·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史记·卷七九·范雎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
  1. 频频。《后汉书·卷六五·段颎传》:「久乱并凉,累侵三辅。」《晋书·卷八四·杨佺期传》:「累战皆捷,斩获千计。」

累 [ léi ]

  1. 绳索。《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唐·成玄英·疏:「累,细绳也。」通「缧」。
  1. 捆绑。《孟子·梁惠王下》:「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
  1. 参见「累赘 」条。

累 [ lèi ]

  1. 操劳、使疲劳。如:「累得直不起腰来。」、「别累著了老人家!」
  2. 牵涉、牵连。如:「拖累」、「连累」、「受累」、「累及他人」。《左传·隐公十一年》:「相时而动,无累后人。」《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传》:「汉王谅反,坐累,徙上郡。」
  3. 耗损、亏欠。如:「亏累」。《聊斋志异·卷四·促织》:「不终岁,薄产累尽。」
  4. 伤害。《书经·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唐·韩愈〈上张仆射第二书〉:「小何伤于面目,大何累于形躯者哉。」
  5. 托咐。《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吾欲以国累子,子必勿泄也。」《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天其累我以民。」唐·颜师古·注:「累,托也。」
  1. 疲劳。如:「劳累」、「疲累」、「我好累!」
  1. 负担。如:「家累」。《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主无所避其累矣。」汉·高诱·注 :「累,犹负也。」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古之官人也,以天下为己累,故己忧之。」
  2. 忧患、祸害。《战国策·秦策一》:「本汉中南边为楚利,此国累也。」汉·高诱·注:「累,忧。」
  3. 弊病、过失。《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