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遂令鸡鹿塞,万里无尘埃。

梁有誉明代〕《咏怀 其七

汉武伐匈奴,军声蜚八垓。遂令鸡鹿塞,万里无尘埃。

汉道岂不盛,胡运有兴衰。当其中叶时,雄略亦摧颓。

李广恒数奇,失落空徘徊。马邑竟无成,东市弃王恢。

李陵负英风,仗剑单于台。饮血苦百战,悲风从天来。

志欲吞狼望,轻谋贻祸胎。一旦陇族沉,徒兴壮士哀。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鸡鹿塞万里无尘

遂 suì《國語辭典》

遂 [ suì ]

  1. 称心、满足。如:「诸事不遂」。《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红楼梦·第四六回》:「天下的事未必都遂心如意的。」
  2. 顺从、顺应。如:「半身不遂」。《国语·周语下》:「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
  3. 成功、成就。如:「杀人未遂」。唐·柳宗元〈瓶赋〉:「功成事遂,复于土泥。」《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男儿未遂平生志,且乐高歌入醉乡。」
  4. 进、通达。《易经·大壮卦·上六》:「象曰:不能退,不能遂。」
  5. 荐举、进用。《书经·仲虺之诰》:「佑贤辅德,显忠遂良。」《礼记·月令》:「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
  6. 生长。《汉书·卷二二·礼乐志》:「青阳开动,根荄以遂。」
  7. 尽、止。《礼记·曲礼上》:「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1. 终究、竟然。《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
  2. 就、于是。《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而穆公用之并国三十,遂霸西戎。」
  1. 远郊、郊外。《书经·费誓》:「鲁人三郊三遂,峙乃刍茭。」《礼记·王制》:「不变,移之遂,如初礼。」
  2. 小沟。《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儒林外史·第四○回》:「沟间有洫,洫间有遂。」
  3. 古代射箭的人所穿的臂衣。《仪礼·大射礼》:「袒决遂,执弓右,挟之出。」

遂 [ ​suí ]

  1. (一)​之又音。
令 líng/lǐng/lìng《國語辭典》

令 [ lìng ]

  1. 命令、法令。如:「军令」、「人事命令」。《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
  2. 时节。如:「节令」、「夏令」。《镜花缘·第三九回》:「喜得正是小阳春当令,还不甚冷。」
  3. 词、曲中小令的简称。
  4. 姓。如汉代有令勉。
  1. 发布命令。《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 使、让。《战国策·赵策四》:「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
  1. 好的、善的。如:「令德」、「令誉」。《诗经·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闻令望。」汉·郑玄·笺:「令,善也。」
  2. 敬辞。用以尊称他人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今人都只限用于尊称对方之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令郎」、「令堂」、「令婿」。
鸡鹿塞(雞鹿塞)jī lù sāi
古塞名。在今 内蒙古 磴口 西北 哈隆格乃峡 谷口,是古代贯通 阴山 南北的交通要冲。 汉 时筑城塞于此。后亦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书·匈奴传下》:“ 汉 遣 长乐 卫尉 高昌侯 董忠 、车骑都尉 韩昌 ,将骑万六千,又发边郡士马以千数,送单于出 朔方 鸡鹿塞 。” 清 赵翼 《己卯元日早朝》诗:“ 鸡鹿塞 俱编属国, 麒麟阁 已画功臣。”亦省作“ 鸡鹿 ”、“ 鸡塞 ”。《文选·班固〈封燕然山铭〉》:“遂凌 高闕 ,下 鸡鹿 。” 李善 注引《后汉书》:“ 竇宪 与 南匈奴 万骑出 朔方 鸡鹿塞 。” 唐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 鸡塞 谁生事?狼烟不暂停。” 南唐 李璟 《浣溪沙》词:“细雨梦回 鸡塞 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漢語大詞典》
万里(万里)
唐 李白 公无渡河 黄河西来决昆崙,咆哮万里触龙门。
唐 王建 杂曲歌辞 江南三台四首 其二 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唐 戴叔伦 送友人东归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  ——《骈字类编》
无尘(無塵)wú chén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崔橹 《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杜荀鹤 《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漢語大詞典》
埃 āi《國語辭典》

埃 [ āi ]

  1. 灰尘、尘土。如:「尘埃」。《文选·潘安·藉田赋》:「微风生于轻幰,纤埃起于朱轮。」
  2. 量词。物理学上计算微小长度的单位。为英语angstrom的音译。一埃等于一公尺的百亿分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