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甘心 gān xīn
(1).愿意。《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唐 张鷟 《游仙窟》:“千看千意密,一见一怜深。但当把手子,寸斩亦甘心。” 刘半农 《扬鞭集·晓》:“晓风轻轻吹来,很凉快,很清洁,叫我不甘心睡。”
(2).快意。《左传·庄公九年》:“ 管召 ,讎也,请受而甘心焉。” 杜预 注:“甘心,言快意戮杀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诗谳》:“尔欲妄杀一人便了却耶?抑将得仇人而甘心耶?”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三章:“因为它的事业在本质上是进步文化事业,已足招顽固派的嫉视,必欲置之死地而后甘心。”
(3).指使之快意。《汉书·汲黯传》:“何至令天下骚动,罢中国,甘心夷狄之人乎!”
(4).羡慕;向慕。《史记·封禅书》:“﹝三神山﹞诸僊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世主莫不甘心焉。” 司马贞 索隐:“甘心,谓心甘羡也。”《北史·裴矩传》:“ 矩 盛言胡中多诸寳物, 吐谷浑 易可并吞。帝由是甘心,将通西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司马迁二大罪》:“自 汉 以来,学者耻言 商鞅 、 桑弘羊 ,而世主独甘心焉。”
(5).苦心。 南朝 宋 谢灵运 《白石岩下径行田》诗:“旧业横海外,芜秽积頽龄。饥饉不可久,甘心务经营。”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序》:“今之士俗,斯风炽矣。纔能胜衣,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騖焉。”
(6).纵情。《后汉书·皇甫规传》:“凡诸宿猾、酒徒、戏客,皆耳纳邪声,口出諂言,甘心逸游,唱造不义。”《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 唐 高彦休 《唐阙史·杜牧》:“﹝ 杜牧 ﹞闻 湖州 名郡,风物妍好,且多奇色,因甘心游之。” ——《漢語大詞典》
(2).快意。《左传·庄公九年》:“ 管召 ,讎也,请受而甘心焉。” 杜预 注:“甘心,言快意戮杀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诗谳》:“尔欲妄杀一人便了却耶?抑将得仇人而甘心耶?”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三章:“因为它的事业在本质上是进步文化事业,已足招顽固派的嫉视,必欲置之死地而后甘心。”
(3).指使之快意。《汉书·汲黯传》:“何至令天下骚动,罢中国,甘心夷狄之人乎!”
(4).羡慕;向慕。《史记·封禅书》:“﹝三神山﹞诸僊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世主莫不甘心焉。” 司马贞 索隐:“甘心,谓心甘羡也。”《北史·裴矩传》:“ 矩 盛言胡中多诸寳物, 吐谷浑 易可并吞。帝由是甘心,将通西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司马迁二大罪》:“自 汉 以来,学者耻言 商鞅 、 桑弘羊 ,而世主独甘心焉。”
(5).苦心。 南朝 宋 谢灵运 《白石岩下径行田》诗:“旧业横海外,芜秽积頽龄。饥饉不可久,甘心务经营。”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序》:“今之士俗,斯风炽矣。纔能胜衣,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騖焉。”
(6).纵情。《后汉书·皇甫规传》:“凡诸宿猾、酒徒、戏客,皆耳纳邪声,口出諂言,甘心逸游,唱造不义。”《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 唐 高彦休 《唐阙史·杜牧》:“﹝ 杜牧 ﹞闻 湖州 名郡,风物妍好,且多奇色,因甘心游之。” ——《漢語大詞典》
霜下
唐 王建 晚秋病中 霜下野花浑著地,寒来溪鸟不成群。 ——《骈字类编》
草 cǎo《國語辭典》
草 [ cǎo ]
名- 草本植物的总称。如:「草木」、「花草」、「碧草如茵」。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是岁大旱,野无草。」
- 田野、荒野。如:「草泽」。《商君书·垦令》:「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 一种书法字体。如:「狂草」、「行草」。
- 底稿、文稿。如:「起草」、「拟草」。
- 姓。如汉代有草中。
- 马虎、粗率、不细腻。如:「潦草」。
- 初步的、尚未决定的。如:「草案」、「草图」、「草约」。
- 用草编成的。如:「草席」、「草绳」、「草履」。
- 用草搭盖的。如:「草棚」、「草房」、「草庵」。
- 起稿、拟订。《汉书·卷三○·艺文志》:「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晋书·卷八三·江逌传》:「冀以免咎,使太常博士草其制。」
- 草写。清·郑板桥〈清季野闻〉:「板桥却之不得,亦草『难得糊涂』,付之。」
- 草率。如:「草草了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草办妆奁,粗陈筵席。」
秪 dī
秪 [ dī ]
- 谷物刚成熟。
- 再种。
- 植物的根。
- 古同“秖”。
在 zài《國語辭典》
在 [ zài ]
动- 存、存活。如:「健在」、「精神永在」。《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 居于、处于。如:「在任」、「在位」、「在职进修」。《易经·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 决定、依靠。如:「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观察。《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在听音乐。」、「妹妹在唱歌。」
- 表示时间。如:「他喜欢在晚上看书。」
- 表示处所、位置。如:「人生在世」、「他不在家」。
- 表示范畴。如:「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是个杰出的专家。」
- 居所、处所。《汉书·卷六·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辽史·卷三一·营卫志上》:「无日不营,无在不卫。」
- 姓。如晋代有在育。
阶庭(階庭)jiē tíng
台阶前的庭院。《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后卒无患”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昔 高宗 之鼎,非雉所雊, 殷 之阶庭,非木所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语言》:“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阶庭耳。”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十:“三槐正位,人瞻衮绣之荣;双桂联芳,天发阶庭之秀。” ——《漢語大詞典》
好 hǎo/hào《國語辭典》
好 [ hǎo ]
形- 美、善,理想的。如:「好东西」、「好风景」、「花好月圆」、「好人好事」。唐·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 友爱的。如:「好朋友」、「好同学」。
- 完整的、没坏的。如:「完好如初」、「修好了。」
- 相善、彼此亲爱。如:「友好」。唐·高适〈赠别晋三处士〉诗:「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红楼梦·第二七回》:「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
- 痊愈。如:「病好了!」《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孩儿感些风寒,这几日身子不快,来不得。传语员外得知,一好便来。」
- 很、非常。表示程度深。如:「好久」、「好冷」、「好笨」、「好厉害」。
- 完成、完毕。如:「交代的工作做好了。」、「稿子写好了。」《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都梳好了椎髻,穿好了苗锦。」
- 容易。如:「这事好办。」、「这问题好解决。」、「这小孩好带。」
- 以便、便于。如:「快准备行李,好早点上路。」、「请告诉我你的住处,我好去找你。」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可以、应该。如:「只好如此」、「正好试试」。《官场现形记·第五一回》:「刁迈彭屈指一算,后任明天好到,便约张太太三天回音。」
- 置于某些动词之前,表效果佳。如:「好看」、「好玩」、「好吃」、「好笑」。
- 置于数量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多或久的意思。如:「好些个」、「好几处」、「好半天」、「好一会儿」。
- 表示称赞或允许。如:「好!就这么办。」《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郡王道:『好!正合我意。』」
- 表示责备或不满意的语气。如:「好!这下子事情愈来愈棘手了。」
好 [ hào ]
动- 爱、喜爱。如:「洁身自好」、「好逸恶劳」、「好学不倦」。唐·王维〈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唐·韩愈〈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 心中所喜爱的事。如:「投其所好」。《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富贵)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旧指玉器中的孔。《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汉·郑玄·注:「好,璧孔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