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月驶星流,秉烛奈何。

阮自华明代〕《宴饮歌

飞鸢在天,断云满江。
江上依依,远风白杨。
绿树凝盼,落霞窥人。
高怀厌世,雄心汰襟。
烟尘四塞,日有回光。
豪气荡天,转则倘佯。
乾坤有身,星霜风雨。
忼慷商歌,何如易水。
春风绝江,归雁声哀。
勉强张目,眺予登台。
环峰入云,沉影东流。
河西豹子,至今善讴。
嘒嘒彼小星,烈日西沉。
能欺扶桑,不欺东溟。
烈日西逝,江声东还。
双鬓萧疏,忧心中寒。
绿竹琳琅,清溪涟漪。
丈夫多暇,但有酒杯。
故人满眼,脍鲤酿粳。
与君为乐,不必多言。
徂日虽迈,诘朝不磨。
月驶星流,秉烛奈何。
简须屦草,带索皓吟。
青山在户,不厌吾贫。
焚车纵骥,逍遥德园。
呜呜流水,邈邈瀼门。
宛彼白驹,茫茫春草。
摇摇幰毂,有尔长道。
寂寞空山,浩渺烟霞。
道不行兮,海有浮槎。
载歌载笑,聊以塞口。
仙人王乔,则余之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星流秉烛奈何

月 yuè《國語辭典》

月 [ yuè ]

  1. 月亮、月球。如:「新月」、「殘月」、「日月星辰」。
  2. 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十二個月為一年。
  3. 月光。唐·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一:「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4.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個企劃案花了數月時間才完成。」
  5. 姓。如明代有月文憲。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圓形像月亮的。如:「月餅」。《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治塹溝,築月城以守。」
  2. 每月的。如:「月會」、「月刊」、「月薪」。
驶 ( 駛 ) shǐ
驶 [ shǐ ]
  1. 马快跑,泛指迅速:急~。流~。
  2. 使行动,开动(多指有发动机的):驾~。
星流 xīng liú
如流星飞逝。形容迅速。《文选·张衡〈东京赋〉》:“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於四裔。” 李善 注:“星流,言疾也。” 汉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焉有星流景集、飇夺霆击、长驱山河、朝至暮捷若今者也!” 唐 岑参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诗:“一驛过一驛,驛骑如星流。平明发 咸阳 ,暮及 陇山 头。”  ——《漢語大詞典》
秉烛(秉燭)bǐng zhú
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漢語大詞典》
奈何 nài hé
(1).怎么,为何。《礼记·曲礼下》:“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 宋 叶适 《题韩尚书帖》:“当时有识者皆怪讶,谓‘此乃古人遗风,前辈雅韵,奈何反被劾也!’” 冰心 《往事(二)》八:“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
(2).怎么样;怎么办。《战国策·赵策三》:“ 辛垣衍 曰:‘先生助之奈何?’ 鲁连 曰:‘吾将使 梁 及 燕 助之。 齐 楚 则固助之矣。’”《楚辞·九歌·大司命》:“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
(3).犹言办法。《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王定 没奈何,只得来到下处,开了皮箱,取出五十两元寳四个,并尺头碎银。”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你家里有事情,但有三分奈何,甭耽搁她的功课。”
(4).谓采取手段、办法整治对方。《水浒传》第二回:“为因新任一个 高太尉 ,原被先父打翻,今做殿帅府太尉,怀挟旧仇,要奈何 王进 。”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 张千 ,休教走了这老子,等我慢慢的奈何他。”《平山冷燕》第三回:“﹝ 晏文物 ﹞如此踌躇了一夜,欲要隐忍,心下却又不甘;欲要奈何他,却又没法。”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阻奸》:“啐!半夜三更,只管软裡硬裡,奈何的人不得睡。”《红楼梦》第七四回:“我想太太分明不短,何苦来要寻事奈何人!”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