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介卢晓牛鸣,冶长谙雀哕。

陶望龄明代〕《生诗十首书王堇父慈无量集以凡百畏刀杖无不爱寿命为韵 其二

介卢晓牛鸣,冶长谙雀哕。吾愿天耳通,达此音声类。

群鱼泣妻妾,鸡骛呼弟妹。不独死可哀,生离亦多嘅。

闽语既嘤咿,吴听了难会。宁闻闽人肉,忍作吴人脍。

可怜登陆鱼,皦喁向人谇。人曰鱼口喑,鱼言人耳背。

何当破网罗,施之以无畏。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牛鸣冶长雀哕

介 jiè《國語辭典》

介 [ jiè ]

  1. 居于两者之间。如:「这座山介于两县之间。」
  2. 居间牵引传达。如:「介绍」、「仲介」。《文选·李康·运命论》:「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3. 相助、佐助。《诗经·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宋史·卷一三二·乐志七》:「严配皇灵,亿神来介。」
  4. 系留、悬挂。如:「介意」。《汉书·卷八一·匡衡传》:「情欲之感无介乎容仪。」唐·颜师古·注:「介,系也。言不以情欲系心,而著于容仪者。」
  5. 仗恃、凭借。《左传·文公六年》:「介人之宠,非勇也。」
  1. 坚毅。如:「耿介」。《聊斋志异·卷一·王成》:「王虽故贫,然性介,遽出授之。」
  2. 如此、这样。如:「煞有介事」。
  1. 界限、本分。如:「人各有介」。同「界 」。
  2. 比喻微小的东西。如:「一介不取」。《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通「芥」。
  3. 参见「介胄 」条。
  4. 量词。计算人或铜钱的单位。相当于「个」。如:「一介书生」、「一介平民」。《儒林外史·第一回》:「上覆县主老爷,说王冕乃一介农夫,不敢求见。」
  5. 身上有甲壳的水产动物。《淮南子·墬形》:「介鳞者,夏食而冬蛰。」汉·高诱·注:「介,甲。龟鳖之属也。」
  6.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介之推。
卢 ( 盧 ) lú
卢 [ lú ]
  1. 饭器。
  2. 黑色:“~弓一,~矢百”。
  3. 同“垆”,酒家安放盛酒器的土墩子。
  4. 姓。
晓 ( 曉 ) xiǎo
晓 [ xiǎo ]
  1. 天明:~市。拂~。破~。报~。
  2. 知道,懂得:~畅。~得。分~。
  3. 使人知道清楚:~示。~谕。
牛鸣(牛鳴)niú míng
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宋 王安石 《招吕望之使君》诗:“潮沟直下两牛鸣,十亩涟漪一草亭。” 宋 刘宰 《癸未寄王甥》诗:“乘兴时来共清话,相望能隔几牛鸣。”参见“ 一牛鸣地 ”。  ——《漢語大詞典》
冶长(冶長)yě cháng
公冶长 的省称。 唐 刘长卿 《罪所留系寄张十四》诗:“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 冶长 空得罪, 夷甫 岂言钱。” 唐 李白 《上崔相百爱章》诗:“屈法申恩,弃瑕取材。 冶长 非罪, 尼父 无猜。” 王琦 注:“ 公冶长 , 齐 人,字 子长 。 孔子 曰: 长 ,可妻也,虽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  ——《漢語大詞典》
谙 ( 諳 ) ān
谙 [ ān ]
  1. 熟悉,精通:~练。~悉。~晓。~达。深~医道。
  2. 熟记,背诵:~记。~诵。一览便~。
雀哕(雀哕)
陶望龄放生诗介庐晓牛鸣冶长谙雀哕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