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思妇上高楼,见月偏惊枕簟秋。
明月漾金波,盈盈隔绛河。
桂殿飘香迥,兔宫丸药多。
七襄机冷停织女,九重帘卷颦嫦娥。
嫦娥织女时同伴,天上人间愿相见。
团团流影铜龙楼,袅袅含辉紫宸殿。
沧溟跃出水晶盘,万户千门作意看。
石鲸秋动昆明沼,玉虎宵吟金井阑。
汉帝金茎琼液冻,窦家云阁紫箫寒。
君不见三千宫阙光窈窕,月华冷浸长门道。
翠辇不来春已残,金扉未启花先老。
此时班姬双泪垂,此时陈后寸心悲。
娥眉曲曲徒生艳,玉貌盈盈欲待谁。
娥眉玉貌成消歇,别殿深宫羞对月。
屏间翡翠素尘欺,被掩鸳鸯芳麝灭。
金屋何时更来往,纨扇此生长离别。
空令圆魄入金闺,空令蟾彩照罗帏。
红香冷落难成寐,恼杀啼乌半夜飞。
长安思妇上高楼,见月偏惊枕簟秋。
寒衣未寄清霜塞,独夜深闺玉箸流。
闺中络纬宵唧唧,朝下裁缝暮仍织。
征人远戍在龙城,作得戎衣长叹息。
与君结发方及笄,不谓少年成独栖。
回文织就空传恨,团扇妆成却掩啼。
鸿衔尺素君可闻,宝帐兰烟徒自薰。
今年且对长安月,明年愿作巫山云。
又不见七贵楼台连上苑,五侯甲第开金馆。
洞里看花春杳冥,池上闻莺朝睍睆。
画舸风回紫烟灭,兰堂月上香霞卷。
秦女吹箫云雾鬟,越娥拂舞锦斓斑。
龙须席上九鸾下,玳瑁帘中双燕闲。
帘开翠幕黄金屏,含娇含态斗娉婷。
夜夜芙蓉人似玉,朝朝兰茝酒如渑。
新年相赠同心结,元夕争悬长命灯。
不道人间有失路,惟知天上会双星。
月明光光恒在天,人生岂得长相怜。
忧愁抑郁春生草,富贵繁华东逝川。
休言豪焰凌百代,休言娇宠无时改。
凤凰抛却万年枝,雎鸠留下长生海。
风流袅那片时春,飞燕不来宫草新。
请看废苑荒台曲,月夜精灵梦着人。
桂殿飘香迥,兔宫丸药多。
七襄机冷停织女,九重帘卷颦嫦娥。
嫦娥织女时同伴,天上人间愿相见。
团团流影铜龙楼,袅袅含辉紫宸殿。
沧溟跃出水晶盘,万户千门作意看。
石鲸秋动昆明沼,玉虎宵吟金井阑。
汉帝金茎琼液冻,窦家云阁紫箫寒。
君不见三千宫阙光窈窕,月华冷浸长门道。
翠辇不来春已残,金扉未启花先老。
此时班姬双泪垂,此时陈后寸心悲。
娥眉曲曲徒生艳,玉貌盈盈欲待谁。
娥眉玉貌成消歇,别殿深宫羞对月。
屏间翡翠素尘欺,被掩鸳鸯芳麝灭。
金屋何时更来往,纨扇此生长离别。
空令圆魄入金闺,空令蟾彩照罗帏。
红香冷落难成寐,恼杀啼乌半夜飞。
长安思妇上高楼,见月偏惊枕簟秋。
寒衣未寄清霜塞,独夜深闺玉箸流。
闺中络纬宵唧唧,朝下裁缝暮仍织。
征人远戍在龙城,作得戎衣长叹息。
与君结发方及笄,不谓少年成独栖。
回文织就空传恨,团扇妆成却掩啼。
鸿衔尺素君可闻,宝帐兰烟徒自薰。
今年且对长安月,明年愿作巫山云。
又不见七贵楼台连上苑,五侯甲第开金馆。
洞里看花春杳冥,池上闻莺朝睍睆。
画舸风回紫烟灭,兰堂月上香霞卷。
秦女吹箫云雾鬟,越娥拂舞锦斓斑。
龙须席上九鸾下,玳瑁帘中双燕闲。
帘开翠幕黄金屏,含娇含态斗娉婷。
夜夜芙蓉人似玉,朝朝兰茝酒如渑。
新年相赠同心结,元夕争悬长命灯。
不道人间有失路,惟知天上会双星。
月明光光恒在天,人生岂得长相怜。
忧愁抑郁春生草,富贵繁华东逝川。
休言豪焰凌百代,休言娇宠无时改。
凤凰抛却万年枝,雎鸠留下长生海。
风流袅那片时春,飞燕不来宫草新。
请看废苑荒台曲,月夜精灵梦着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长安(長安)cháng ān
(1).古都城名。 汉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东汉 献帝 初、 西晋 愍帝 、 前赵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汉 末绿林、赤眉, 唐 末 黄巢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汉 城筑于 惠帝 时,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时,号 大兴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东、南、西一带。 唐 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 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淳熙八年》:“雪却甚好,但恐 长安 有贫者。”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 冯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挟策 长安 游。” ——《漢語大詞典》
(2). 唐 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 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淳熙八年》:“雪却甚好,但恐 长安 有贫者。”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 冯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挟策 长安 游。” ——《漢語大詞典》
思妇(思婦)sī fù
(1).怀念远行丈夫的妇人。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二:“东南有思妇,长叹充幽闥。” 宋 陆游 《军中杂歌》之八:“征人楼上看太白,思妇城南迎 紫姑 。”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女弟子》:“思妇不知秋夜冷,寒衣还未寄边城。” 何其芳 《画梦录·秋海棠》:“寂寞的思妇,凭倚在石阶前的石栏干畔。”
(2).鸟名。《文选·宋玉〈高唐赋〉》:“姊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思妇,亦鸟名也。” ——《漢語大詞典》
(2).鸟名。《文选·宋玉〈高唐赋〉》:“姊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思妇,亦鸟名也。” ——《漢語大詞典》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名-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 登載。如:「上報」、「上帳」。
-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 參見「上聲 」條。
高楼 gāo lóu
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整理自网络》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月 yuè《國語辭典》
月 [ yuè ]
名- 月亮、月球。如:「新月」、「殘月」、「日月星辰」。
- 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十二個月為一年。
- 月光。唐·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一:「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個企劃案花了數月時間才完成。」
- 姓。如明代有月文憲。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圓形像月亮的。如:「月餅」。《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治塹溝,築月城以守。」
- 每月的。如:「月會」、「月刊」、「月薪」。
偏 piān《國語辭典》
偏 [ piān ]
形- 倾斜、不中正。如:「偏心」、「偏见」、「不偏不倚」。《书经·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 不周全的、片面的。《礼记·乐记》:「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
- 不是中心地带、荒僻的。如:「偏远」、「偏僻」。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深、多。唐·元稹〈酬窦校书二十韵〉:「音徽千里断,魂梦两情偏。」
- 倾于某一面的、不公平的。《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朕闻天不颇复,地不偏 载。」
- 表示故意跟外来要求相反的。如:「他要我去,我偏不去。」
- 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或与意愿相反的。如:「屋漏偏遭连夜雨。」唐·无名氏〈伊川歌·第三〉:「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
- 恰巧、正好。唐·皇甫冉〈曾东游以诗寄之〉诗:「正是扬帆时,偏逢江上客。」
- 表示「吃过饭」的客套话。《红楼梦·第一四回》:「凤姐才吃饭,见他们来了,便笑道:『好长腿子,快上来罢!』宝玉道:『我们偏了。』」
- 姓。如汉代有偏吕。
惊枕(驚枕)jīng zhěn
枕名。能使人睡而保持警觉。惊,通“ 警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逸文:“又以圆木为惊枕,少睡则枕转而觉。” ——《漢語大詞典》
簟 diàn《國語辭典》
簟 [ diàn ]
名- 竹席。《说文解字·竹部》:「簟,竹席也。」宋·欧阳修〈临江仙·柳下轻雷池上雨〉词:「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秋 qiū《國語辭典》
秋 [ qiū ]
名-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 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姓。如清代有秋瑾。
- 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