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平江清出游豫,风日正与人相宜。
王问〔明代〕《武林登晴晖楼简臬司诸公》
湖水明于鉴,晴晖共徘徊。
洲随碧山转,寺逐金沙开。
海上神山宛相似,绛楼绀绀殿虚无里。
岁岁游人踏落花,日月清明与上巳。
星轺西望荆湘远,犹为名湖生缱绻。
随君玉节上高楼,水色山光在栏楯。
尔来值春暮,水边桃杏稀。
轻阴拂朝林,尚见春禽飞。
春禽飞,春草碧,落花飞絮何嗟及。
此中兴亡感慨多,转眼相看已成惜。
君不见宋家中叶惊胡沙,南国曾经度翠华。
遂将此作龙池水,一日栽遍离宫花。
湖中游人洛阳客,恋却江南忘河北。
芙容苑落野马嘶,常使精忠眼流血。
吁嗟此情不可道,徒将宿惜伤怀抱。
山中诸陵岁月长,鄂王祠在松杉老。
昭代车书全盛时,况复多贤尽在兹。
讼平江清出游豫,风日正与人相宜。
东山出云西山雨,楼下乐鸣楼上舞。
与君有酒但饮之,别后相思渺何许。
洲随碧山转,寺逐金沙开。
海上神山宛相似,绛楼绀绀殿虚无里。
岁岁游人踏落花,日月清明与上巳。
星轺西望荆湘远,犹为名湖生缱绻。
随君玉节上高楼,水色山光在栏楯。
尔来值春暮,水边桃杏稀。
轻阴拂朝林,尚见春禽飞。
春禽飞,春草碧,落花飞絮何嗟及。
此中兴亡感慨多,转眼相看已成惜。
君不见宋家中叶惊胡沙,南国曾经度翠华。
遂将此作龙池水,一日栽遍离宫花。
湖中游人洛阳客,恋却江南忘河北。
芙容苑落野马嘶,常使精忠眼流血。
吁嗟此情不可道,徒将宿惜伤怀抱。
山中诸陵岁月长,鄂王祠在松杉老。
昭代车书全盛时,况复多贤尽在兹。
讼平江清出游豫,风日正与人相宜。
东山出云西山雨,楼下乐鸣楼上舞。
与君有酒但饮之,别后相思渺何许。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讼 ( 訟 ) sòng
讼 [ sòng ]
-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事。~案。~词。
- 争辨是非:争~。聚~纷纭。
- 自责:自~。
- 古同“颂”,颂扬。
平 píng《國語辭典》
平 [ píng ]
形- 不高不低、不凸出的。如:「平地」、「平房」、「平沙」。唐·王维〈观猎〉诗:「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宋·陆游〈初发夷陵〉诗:「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 协调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
- 均等的。如:「平均」、「平等」。
- 安宁的。如:「心平气和」、「风平浪静」。唐·王湾〈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没有战争的。如:「和平」、「太平」。唐·韩愈〈争臣论〉:「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
- 寻常的。如:「平日」、「平时」、「平常」。
- 不分胜负的。如:「平手」。
- 缺少变化的。如:「声音低平」。
- 公正的、无偏倚的。如:「平分」、「平反」。
- 不高不低的。如:「平推」、「平铲」。
- 使安定、征服。如:「平乱」、「跨海平魔」。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媾和、和好。《左传·桓公八年》:「秋,随及楚平,楚子将不许。」
- 压抑。如:「怨气难平」。
- 犁平、辗平、推平。如:「去将地平一平。」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平声 」条。
- 大陆地区北平市的简称。如:「王兄今日赴平公干。」
- 姓。如汉代有平当。
平 [ pián ]
动- 辨别。参见「平章百姓 」条。
江清
唐 杜甫 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 其一 江清歌扇底,野旷舞衣前。
唐 李商隐 有怀在蒙飞卿 城绿新阴远,江清返照虚。
元 刘因 即席以韵课诸生东斋诸物 其五 秋莲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骈字类编》
唐 李商隐 有怀在蒙飞卿 城绿新阴远,江清返照虚。
元 刘因 即席以韵课诸生东斋诸物 其五 秋莲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骈字类编》
出游(出遊)chū yóu
亦作“ 出游 ”。
(1).外出游历走动。《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 唐 元稹 《寒食日》诗:“今日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 明 李贽 《与梅长公书》:“僕出游五载,行几万里,无有一人可为至圣大贤者。”《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狄夫人 免不得,也随俗出游。” 冰心 《三寄小读者》二十:“在这里,出游稍远便可看见水。”
(2).旧时指到他地做官或游学。《史记·苏秦列传》:“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笑之。” 唐 杜甫 《壮游》诗:“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漢語大詞典》
(1).外出游历走动。《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 唐 元稹 《寒食日》诗:“今日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 明 李贽 《与梅长公书》:“僕出游五载,行几万里,无有一人可为至圣大贤者。”《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狄夫人 免不得,也随俗出游。” 冰心 《三寄小读者》二十:“在这里,出游稍远便可看见水。”
(2).旧时指到他地做官或游学。《史记·苏秦列传》:“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笑之。” 唐 杜甫 《壮游》诗:“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漢語大詞典》
豫 yù《國語辭典》
豫 [ yù ]
名- 安乐、逸乐。《尔雅·释诂上》:「豫,乐也。」宋·邢昺·疏:「豫者,逸乐也。」《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震(☳)上。象征万物被阳气而生生不息。
- 河南省的简称。
- 姓。如战国时晋国有豫让。
- 巡游。《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 喜悦。《书经·金縢》:「王有疾,弗豫。」
- 欺骗。《荀子·儒效》:「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必蚤正以待之也。」汉·桓宽《盐铁论·力耕》:「古者商通物而不豫,工致牢而不伪。」
- 参与。《左传·隐公元年》:「豫凶事,非礼也。」《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蔡伦传》:「及和帝即位,转中常侍,豫参帷幄。」通「与」。
- 迟疑不决。如:「犹豫」。《老子·第一五章》:「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 事先。《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宜遣使者行边兵豫为备,敕视诸羌,毋令解仇,以发觉其谋。」通「预」。
风日(風日)fēng rì
(1).风与日。谓风吹日晒。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指天气;气候。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 未央 游。” 清 卓尔堪 《醉花阴》词:“风日近清明,几片榆钱,都算鶯儿俸。”
(3).犹风光。 唐 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 洛城 风日道,明年风色信还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仙人枕》:“ 元 陈孚 诗:‘ 居庸 万马绕山前,未许苍苔睡晏然。见説 华山 风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 清 姚鼐 《赠孙雨窗》诗:“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贤旁。”参见“ 风光 ”。 ——《漢語大詞典》
(2).指天气;气候。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 未央 游。” 清 卓尔堪 《醉花阴》词:“风日近清明,几片榆钱,都算鶯儿俸。”
(3).犹风光。 唐 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 洛城 风日道,明年风色信还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仙人枕》:“ 元 陈孚 诗:‘ 居庸 万马绕山前,未许苍苔睡晏然。见説 华山 风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 清 姚鼐 《赠孙雨窗》诗:“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贤旁。”参见“ 风光 ”。 ——《漢語大詞典》
正 zhèng/zhēng《國語辭典》
正 [ zhèng ]
形- 合于规范的、合于法则的。如:「正道」、「正路」。
- 不偏斜。如:「正中」、「正午」。《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 精纯不杂的。如:「纯正」、「正红色」。《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
- 与「反」相对。如:「正面」、「正方」。
- 与「副」相对。如:「正本」、「正刊」。
- 与「偏」相对。如:「正门」、「正厅」。
- 与「负」相对。如:「正数」、「正电」。
- 修改错误。如:「修正」、「订正」、「纠正」。《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 整理。《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隋书·卷五八·李文博传》:「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 分析、明辨。《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
- 恰巧、刚好。如:「正好」、「正是」、「正中下怀」。《北史·卷七○·刘璠传》:「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乡等正解读书耳。』」
- 表示动作在进行的状态。如:「外面正下著倾盆大雨。」《文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 长官、主事者。如:「里正」、「村正」。《礼记·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正常。
正 [ zhēng ]
- 参见「正月 」条。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 给:赠~。~人方便。
-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 赞助,赞许:~人为善。
- 〈书〉等待:时不我~。
- 〈连〉和:我~你。山~水。
-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 参加:参~。~会。
- 同“欤”。
人相 rén xiāng
(1).人的相貌、形貌。 唐 皮日休 《相解》:“今之相工,言人相者,必曰某相类龙……某至公侯。” 巴金 《坚强战士》:“他躺在草地上,深身湿得象一只落汤鸡,他已经失去人相了。”
(2).星相术用语。特指贵人之相。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
(3).佛教语。指一切众生外现的形象状态。《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金刚经》云:‘无人相,无我相。’世间万事皆坏在有人相、我相。” 黄遵宪 《以莲菊桃作歌》:“众花照影影一样,曾无人相无我相。” ——《漢語大詞典》
(2).星相术用语。特指贵人之相。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
(3).佛教语。指一切众生外现的形象状态。《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金刚经》云:‘无人相,无我相。’世间万事皆坏在有人相、我相。” 黄遵宪 《以莲菊桃作歌》:“众花照影影一样,曾无人相无我相。” ——《漢語大詞典》
宜 yí《國語辭典》
宜 [ yí ]
动- 相安、和顺。《礼记·大学》:「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 适当。《吕氏春秋·不苟论·当赏》:「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
- 共享。《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 合适、相称。如:「动静皆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应该、应当。如:「不宜喧闹」、「不宜妄自菲薄」。
- 大概、似乎。《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 事宜。《礼记·月令》:「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 姓。如元代有宜桂可。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