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彼孤儿隔,辛苦谋衣食。
妾生南海涯,窈窕如秋花。
邻娃不识面,千里隔窗纱。
一朝嫁夫婿,共在桐城住,门前有舶船,便欲为商去。
欢好百年身,今年涉两春。
象床银烛下,生此玉麒麟。
转头才四月,忍作生离别。
临行岂不闻,怀里儿声咽。
相欢筵前酒,绿发浓如柳。
挝鼓起开帆,参差挂牛斗。
犹闭香阁卧,相逢梦边过。
倚户夕阳时,不见南归柁。
依稀四五年,顾影自知怜。
相传夫婿死,真赝尚茫然。
脱却绣襦裆,莲腮泪万行。
收得望夫泪,帟鲤独生堂。
当上双亲老,都怜外孙好。
如何妾薄命,再哭妣与考。
只影坐空帷,依依膝下儿。
儿能学人语,口授《柏舟》诗。
经年机上织,掩户秋苔碧。
俄闻叩户声,鹊语檐前日。
开扃见夫面,翻疑眼生眩。
喜极却成哀,泪迸春空霰。
儿长至父腰,再拜可怜娇。
褰衣怕父去,愁见港中潮。
归家甫涉秋,贩宝复东游。
蛮巫作神语,沧海日安流。
有约明年返,别来期未远。
怪梦不胜悲,桑田海清浅。
明年讣音至,命与青天坠。
剪纸独招魂,江流写双泪。
妾与赴黄泉,儿生未十年。
提携令长大,待与父齐肩。
唾视邻家媪,不死何为老。
殷勤讽巧言,榕生根可倒。
妾自愿为人,人谁乱鸟群。
他年泉下路,尚欲见夫君。
夫君前有妇,生儿在澉浦。
年是妾儿兄,何须口同乳。
念彼孤儿隔,辛苦谋衣食。
妾闻夫有田,质在他人宅。
卖妾金凤钗,转寄外家来。
说与孤儿道,持此赎田回。
妾身自有子,生理在十指。
纺绩不曾闲,供渠买经史。
灯前雪满窗,白发几年孀。
课儿终夜读,不暇计更长。
儿今长似父,祀事真堪付。
春秋称孝子,衔哀进觞俎。
妾老儿方壮,前期百年养。
不负妾初心,少答夫深望。
有妇配宜男,如儿奉旨甘。
一饮知姑恩,尝羹再至三。
焚香祷夜初,细语在阶除。
愿妇同儿老,毋为妾与夫。
邻娃不识面,千里隔窗纱。
一朝嫁夫婿,共在桐城住,门前有舶船,便欲为商去。
欢好百年身,今年涉两春。
象床银烛下,生此玉麒麟。
转头才四月,忍作生离别。
临行岂不闻,怀里儿声咽。
相欢筵前酒,绿发浓如柳。
挝鼓起开帆,参差挂牛斗。
犹闭香阁卧,相逢梦边过。
倚户夕阳时,不见南归柁。
依稀四五年,顾影自知怜。
相传夫婿死,真赝尚茫然。
脱却绣襦裆,莲腮泪万行。
收得望夫泪,帟鲤独生堂。
当上双亲老,都怜外孙好。
如何妾薄命,再哭妣与考。
只影坐空帷,依依膝下儿。
儿能学人语,口授《柏舟》诗。
经年机上织,掩户秋苔碧。
俄闻叩户声,鹊语檐前日。
开扃见夫面,翻疑眼生眩。
喜极却成哀,泪迸春空霰。
儿长至父腰,再拜可怜娇。
褰衣怕父去,愁见港中潮。
归家甫涉秋,贩宝复东游。
蛮巫作神语,沧海日安流。
有约明年返,别来期未远。
怪梦不胜悲,桑田海清浅。
明年讣音至,命与青天坠。
剪纸独招魂,江流写双泪。
妾与赴黄泉,儿生未十年。
提携令长大,待与父齐肩。
唾视邻家媪,不死何为老。
殷勤讽巧言,榕生根可倒。
妾自愿为人,人谁乱鸟群。
他年泉下路,尚欲见夫君。
夫君前有妇,生儿在澉浦。
年是妾儿兄,何须口同乳。
念彼孤儿隔,辛苦谋衣食。
妾闻夫有田,质在他人宅。
卖妾金凤钗,转寄外家来。
说与孤儿道,持此赎田回。
妾身自有子,生理在十指。
纺绩不曾闲,供渠买经史。
灯前雪满窗,白发几年孀。
课儿终夜读,不暇计更长。
儿今长似父,祀事真堪付。
春秋称孝子,衔哀进觞俎。
妾老儿方壮,前期百年养。
不负妾初心,少答夫深望。
有妇配宜男,如儿奉旨甘。
一饮知姑恩,尝羹再至三。
焚香祷夜初,细语在阶除。
愿妇同儿老,毋为妾与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念 niàn《國語辭典》
念 [ niàn ]
动- 惦记、想念。如:「思念」、「挂念」。唐·白居易〈伤远行赋〉:「惟母念子之心,心可测而可量。」
- 忆念。佛教指将心清楚放在对象上而不忘失。如:「念佛」、「念施」。《大安般守意经·卷下》:「念出入息。」
- 吟诵、诵读。如:「念书」、「念经」、「念咒」。《红楼梦·第一四回》:「说著,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唤进来看视。」通「念」。
- 读、研习。如:「你现在念几年级?」、「他一念完中学,就开始工作了。」
- 反反复复述说著。如:「念念有词」、「她嘴巴一直念个不停」、「妈妈念你是为了你好。」
- 记住。《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怜爱。唐·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卢山〉诗二首之二:「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词:「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 极短的时间。如:「一念顷」、「念念分明」。《阿毘达磨俱舍释论·卷一六》:「偈曰:『一念。』释曰:『此上品忍但一刹那,无长时。』」
- 念头、想法。如:「杂念」、「一念之仁」。《红楼梦·第四回》:「这冯公子,空喜一场,一念未遂,反花了钱,送了命。」
- 二十。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九出》:「凑著个韶阳小道姑,年方念八,颇有风情。」通「廿」。
- 姓。如北周有念贤。
彼 bǐ《國語辭典》
彼 [ bǐ ]
代- 那、那个、那里。与「此」相对。如:「彼时」、「彼处」、「厚此薄彼」。《战国策·赵策》:「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横此大江,淹彼南汜。」
- 他。如:「彼等」、「彼辈」、「知己知彼」。《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悟而赎我,是知己。」唐·韩愈〈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孤儿(孤兒)gū ér
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儿童。《史记·赵世家》:“於是 景公 乃与 韩厥 谋立 赵 孤儿,召而匿之宫中。”《后汉书·郑均传》:“ 均 好义篤实,养寡嫂孤儿,恩礼敦至。”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 邓秀梅 听人说过, 李月辉 从十三岁起,就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 ——《漢語大詞典》
隔 gé《國語辭典》
隔 [ gé ]
动- 遮断、阻塞。如:「阻隔」、「分隔」。《说文解字·阜部》:「隔,塞也。」《后汉书·卷三三·郑弘传》:「帝问知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闲。」
- 距离、间隔。如:「相隔千里」、「隔两天再说吧!」。《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唐·李商隐〈无题〉诗:「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 改变、变异。《续汉书志·第二三·郡国志五》赞曰:「称号迁隔,封割纠纷。」
辛苦 xīn kǔ
(1).辛味与苦味。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金木水火虽各职,不因土,方不立,若酸咸辛苦之不因甘肥不能成味也。” 宋 苏轼 《东坡羹颂》:“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薺,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 清 金农 《曲江之上杂书》诗之三:“辛苦服三苓,《本草》出袖内。”
(2).穷苦;困厄。《左传·襄公九年》:“其民人不获享其土利,夫妇辛苦垫隘,无所厎告。”《宋书·徐湛之传》:“ 永兴公主 一门嫡长,早罹辛苦。” 唐 李白 《寒女吟》:“昔君布衣时,与妾同辛苦。” 清 刘大櫆 《窦祠记》:“百姓辛苦流亡,无所控诉。”
(3).辛勤劳苦。《左传·昭公三十年》:“ 吴光 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 南朝 梁 何逊 《宿南洲浦》诗:“幽栖多暇豫,从役知辛苦。” 金 李汾 《再过长安》诗:“自怜 季子 貂裘敝,辛苦灯前读揣摩。” 清 李渔 《巧团圆·试艰》:“拼得喫些辛苦,有甚么做不来。” 刘大白 《田主来》诗:“辛苦种得一年田,田主偏来当债讨。”
(4).使……劳累。《逸周书·酆保》:“ 商 为无道,弃德刑范,欺侮羣臣,辛苦百姓,忍辱诸侯。”《宋书·竟陵王诞传》:“ 大明 二年,发民筑治 广陵城 , 诞 循行,有人干舆扬声大駡曰:‘大兵寻至,何以辛苦百姓!’”
(5).憔悴貌。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三:“辛苦异人状,美貌改如玉。”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其去岁十月至其今年三月,恒菜食,既辛苦疲瘦,姨母更劝令渐进,裁少少而已。”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视汝头如蓬葆,辛苦至矣,可便升车,往见汝父。”
(6).辛酸悲苦。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一生辛苦兮缘离别,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之辛苦,非独 蜀 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其( 徐思叔 )词云:‘……胡山不隔思归路,只把琵琶写辛苦。’”
(7).指身体痛苦难受。《北齐书·徐之才传》:“帝又病动,语 士开 云:‘恨用 之才 外任,使我辛苦。’” 元 狄君厚 《介子推》第四折:“柴林下那个宰臣,教火烧了身,兀的不辛苦杀 凌烟阁 上人。”《恨海》第四回:“女儿!我此刻格外辛苦了,头晕的就同没了主一般。”
(8).套语。用于表示慰劳。 明 高启 《梦锺离两兄》诗:“握手説辛苦,杯觴復同持。” 清 梁同书 《直语补证》:“人有往来行役之事,彼此相慰劳曰辛苦。”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一:“真不巧,碰到今天下雪,你太辛苦了。”
(9).用于求人做事。如:这事还得您辛苦一趟。 ——《漢語大詞典》
(2).穷苦;困厄。《左传·襄公九年》:“其民人不获享其土利,夫妇辛苦垫隘,无所厎告。”《宋书·徐湛之传》:“ 永兴公主 一门嫡长,早罹辛苦。” 唐 李白 《寒女吟》:“昔君布衣时,与妾同辛苦。” 清 刘大櫆 《窦祠记》:“百姓辛苦流亡,无所控诉。”
(3).辛勤劳苦。《左传·昭公三十年》:“ 吴光 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 南朝 梁 何逊 《宿南洲浦》诗:“幽栖多暇豫,从役知辛苦。” 金 李汾 《再过长安》诗:“自怜 季子 貂裘敝,辛苦灯前读揣摩。” 清 李渔 《巧团圆·试艰》:“拼得喫些辛苦,有甚么做不来。” 刘大白 《田主来》诗:“辛苦种得一年田,田主偏来当债讨。”
(4).使……劳累。《逸周书·酆保》:“ 商 为无道,弃德刑范,欺侮羣臣,辛苦百姓,忍辱诸侯。”《宋书·竟陵王诞传》:“ 大明 二年,发民筑治 广陵城 , 诞 循行,有人干舆扬声大駡曰:‘大兵寻至,何以辛苦百姓!’”
(5).憔悴貌。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三:“辛苦异人状,美貌改如玉。”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其去岁十月至其今年三月,恒菜食,既辛苦疲瘦,姨母更劝令渐进,裁少少而已。”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视汝头如蓬葆,辛苦至矣,可便升车,往见汝父。”
(6).辛酸悲苦。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一生辛苦兮缘离别,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之辛苦,非独 蜀 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其( 徐思叔 )词云:‘……胡山不隔思归路,只把琵琶写辛苦。’”
(7).指身体痛苦难受。《北齐书·徐之才传》:“帝又病动,语 士开 云:‘恨用 之才 外任,使我辛苦。’” 元 狄君厚 《介子推》第四折:“柴林下那个宰臣,教火烧了身,兀的不辛苦杀 凌烟阁 上人。”《恨海》第四回:“女儿!我此刻格外辛苦了,头晕的就同没了主一般。”
(8).套语。用于表示慰劳。 明 高启 《梦锺离两兄》诗:“握手説辛苦,杯觴復同持。” 清 梁同书 《直语补证》:“人有往来行役之事,彼此相慰劳曰辛苦。”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一:“真不巧,碰到今天下雪,你太辛苦了。”
(9).用于求人做事。如:这事还得您辛苦一趟。 ——《漢語大詞典》
谋 ( 謀 ) móu
谋 [ móu ]
- 计划,计策,主意:计~。出~划策。
- 设法寻求:~求。图~。~面。~篇。~生。~幸福。
- 商议:~议。~划。不~而合。
- 姓。
衣食 yī shí
(1).衣服和食物。泛指基本生活资料。《左传·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唐 杜甫 《客夜》诗:“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庄农人家,耕种刨锄,剩些衣食:也叫作‘有主儿的钱’。” 许地山 《空山灵雨·债》:“我有好的衣食,总想先偿还他们。”
(2).借指俸禄。 宋 苏舜钦 《答范资政书》:“况某性疎且拙……因此遂得退藏,盖亦自幸。苟致之剧地,责其功绩,徒自劳困,而无补于时也。衣食之分,祇此而已。”
(3).指生计。《水浒传》第一一三回:“俺四个只着打鱼的做眼, 太湖 里面寻些衣食。” 清 孙枝蔚 《田家杂兴次储光羲韵》之四:“衣食起干戈,世路多险艰。”
(4).犹行当;职业。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一折:“解元,俺这门衣食,不知几时是了也呵。”
(1).穿衣与饮食。谓赖以为生。《左传·昭公三年》:“民参其力,二入於公,而衣食其一。”《史记·平準书》:“ 胡 降者皆衣食县官,县官不官,天子乃损膳,解乘舆駟,出御府禁藏以赡之。” 宋 范仲淹 《蔡君墓表》:“君以好古,不合于有司,退居 淄川 郡之北郊,有田数十顷,而衣食之,以贫为乐,未尝屈于人。”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交际》:“先生与人洞朗轩闢,不施戟级,族姻友旧不自立者,必待我然后衣食、嫁娶、丧葬。”
(2).给人穿衣与饮食。谓养活。《国语·郑语》:“ 周弃 能播殖百穀蔬,以衣食民人者也。”《汉书·沟洫志》:“ 涇水 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宋 黄庭坚 《再和公择舅氏杂言》:“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蝉蜕俗学之市。” 清 黄宗羲 《刘太夫人传》:“性好施与,衣食其族人,岁有常廪。” ——《漢語大詞典》
(2).借指俸禄。 宋 苏舜钦 《答范资政书》:“况某性疎且拙……因此遂得退藏,盖亦自幸。苟致之剧地,责其功绩,徒自劳困,而无补于时也。衣食之分,祇此而已。”
(3).指生计。《水浒传》第一一三回:“俺四个只着打鱼的做眼, 太湖 里面寻些衣食。” 清 孙枝蔚 《田家杂兴次储光羲韵》之四:“衣食起干戈,世路多险艰。”
(4).犹行当;职业。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一折:“解元,俺这门衣食,不知几时是了也呵。”
(1).穿衣与饮食。谓赖以为生。《左传·昭公三年》:“民参其力,二入於公,而衣食其一。”《史记·平準书》:“ 胡 降者皆衣食县官,县官不官,天子乃损膳,解乘舆駟,出御府禁藏以赡之。” 宋 范仲淹 《蔡君墓表》:“君以好古,不合于有司,退居 淄川 郡之北郊,有田数十顷,而衣食之,以贫为乐,未尝屈于人。”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交际》:“先生与人洞朗轩闢,不施戟级,族姻友旧不自立者,必待我然后衣食、嫁娶、丧葬。”
(2).给人穿衣与饮食。谓养活。《国语·郑语》:“ 周弃 能播殖百穀蔬,以衣食民人者也。”《汉书·沟洫志》:“ 涇水 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宋 黄庭坚 《再和公择舅氏杂言》:“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蝉蜕俗学之市。” 清 黄宗羲 《刘太夫人传》:“性好施与,衣食其族人,岁有常廪。”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