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终朝游汗漫,岂但梦华胥。

王稚登明代〕《七十初度漫赋二十六韵

忆上蓬莱殿,曾雠石室书。
史臣陪出入,丞相借吹嘘。
故国归来早,长安不可居。
为园栖曲巷,种柳拂清渠。
西县琴声近,南邻树影疏。
庭驯得食鸟,池跃放生鱼。
抱膝吟《梁父》,无心赋《子虚》。
鄙人荆五羖,醒士楚三闾。
白鸟相忘久,青蝇肯舍诸。
浅衷同扑满,傲骨类蘧蒢。
汉纪偷桃旧,豳风剥枣初。
秋山当几席,春酒满园庐。
大斗劳为寿,新诗赖起予。
自惭同袜线,何以报璠玙。
浚邑干旄骑,敦煌钟鼓车。
高僧遗巾拂,名妓进衣袽。
丹指枫将变,黄知菊渐舒。
何当飨敝帚,不可赖耕锄。
花落从堆积,云来不扫除。
每开池上酌,频摘雨中蔬。
王猛贫扪虱,公孙老牧猪。
陨霜嗟狱气,蔽日愤刑余。
殿上谁扳槛,屏前罢引踞。
终朝游汗漫,岂但梦华胥。
中圣曾无计,求仙焉所如。
桃花流水渡,愿作武陵渔。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终朝汗漫岂但梦华

终朝(終朝)zhōng zhāo
(1).早晨。《诗·小雅·采绿》:“终朝采緑,不盈一匊。” 毛 传:“自旦及食时为终朝。”《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楚子 将围 宋 ,使 子文 治兵於 睽 ,终朝而毕,不戮一人。”
(2).整天。 晋 陆机 《答张悛》诗:“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 唐 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诗:“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清 李渔 《奈何天·巧怖》:“愿相同,终朝不离。”  ——《漢語大詞典》
游 yóu《國語辭典》

游 [ yóu ]

  1. 在水中行動。如:「游泳」。《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淮南子·墬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士者無心而慧。」
  2. 遨遊。《墨子·貴義》:「子墨子南游於楚,見楚獻惠王。」通「遊」。
  3. 交往。《左傳·隱公三年》:「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通「遊」。
  1. 飄蕩不定。如:「游民」、「游資」、「氣若游絲」。《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
  1. 河流、江河的段落。如:「上游」、「中游」、「下游」。《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2. 姓。如清代有游士鳳。
汗漫 hàn màn
(1).广大,漫无边际。《淮南子·俶真训》:“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军和东坡》词:“空翠晴嵐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汉口后湖诗》:“后湖汗漫无际,贼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应训》:“吾与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诱 注:“汗漫,不可知之也。”后附会为仙人的名字。 晋 张协 《七命》:“过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迹。” 唐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愿接 卢遨 游太清。”
(3).漫无标准;不着边际。《新唐书·选举志上》:“因以谓按其声病,可以为有司之责,捨是则汗漫而无所守。”《金史·高汝砺传》:“内外百官所司不同,比应詔言事者不啻千数,俱不达各司利害,汗漫陈説,莫能详尽。” 明 胡道 《〈归田诗话〉序》:“﹝ 瞿佑 ﹞著《诗话》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扬可法之旨,非汗漫无稽之词。” 鲁迅 《热风·估〈学衡〉》:“所以‘弁言’就是序,异于‘杂志迩例’的宣言,并为一谈,太汗漫了。”
(4).形容漫游之远。 唐 陈陶 《谪仙吟赠赵道士》:“汗漫东游黄鹤雏, 縉云 仙子住清都。” 明 张煌言 《冬怀》诗之八:“万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长剑总蹣跚。” 清 戴名世 《种树说》:“顾种树又无其资,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郁达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蛰居了几天,我就开始作汗漫的闲行。”参见“ 汗漫游 ”。  ——《漢語大詞典》
岂但(豈但)qǐ dàn
难道只是;何止。《后汉书·何敞传》:“今明公位尊任重,责深负大,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岂但空空无违而已哉!”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岂但江曾决,还思雾一披。”《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道:‘姐姐喜的是吟诗作赋,岂但通文墨而已。’” 曹靖华 《飞花集·洱海一枝春》:“岂但茶花而已,杜鹃也出色,品种多,花朵大、颜色鲜。”  ——《漢語大詞典》
梦华(夢華)mèng huá
谓追思往事恍如梦境。语本《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 华胥氏 之国。”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古人有游 华胥 之国,其乐无涯者,僕今追念,回首悵然,岂非 华胥 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録》。” 元 张翥 《清明游包家山》诗之一:“輦路迷游躅,宫词入梦华。”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南部烟花,宛然在目,见者靡不艳之。然未及百年,美人黄土矣。回首梦华,可胜慨哉!” 清 钮琇 《〈觚賸〉自序》:“入 燕 都而怀故国,记览梦华。”  ——《漢語大詞典》
胥 xū《國語辭典》

胥 [ xū ]

  1. 古代掌管捉捕盗贼的官,后泛指小吏。如:「胥吏」。唐·柳宗元〈封建论〉:「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宋·梅尧臣〈田家语〉诗:「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
  2. 姓。如春秋时晋有胥甲。
  1. 等待。《孟子·万章上》:「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
  2. 视察。《诗经·大雅·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
  1. 相、互相。《书经·大诰》:「惟大艰人,诞邻胥伐于厥室。」《公羊传·桓公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
  2. 皆、都。《诗经·小雅·角弓》:「尔之教矣,民胥傚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天文斯观,民胥以傚。」
  1. 语末助词。表示语气。《诗经·大雅·韩奕》:「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