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成弹向锦筵上,商哀羽烈悲青天。
查翁琵琶天下闻,奇妙不数康昆仑。
六月虚堂发清响,泉鸣木落浮云昏。
人言琵琶出胡族,君今弹之戛哀玉。
边雨夜裂交河冰,朔风秋折穹庐竹。
沙漠呼鹰雪未干,混同吹角波新绿。
繁声乱指隔屋听,贺兰秋高山雾青。
冒顿按歌娇学鸟,燕支奏乐碎如星。
萧萧杨柳落羌管,滴滴蒲柳泻玉瓶。
有时闲缓未促柱,谷幽人寂风泠泠。
我闻桑门段和尚,此技从来称绝倡。
寥寥旷代法不传,清江白月空惆怅。
红箫玉笛清可怜,君言听之如蜩蝉。
十八庐阳遇钟二,寻师不惜黄金钱。
艺成弹向锦筵上,商哀羽烈悲青天。
长安绣陌知名遍,春风夜醉芙蓉院。
翠黛人人乞谱传,朱门日日开尊燕。
司马青衫泪泣珠,明君紫塞沙吹面。
秋色侵衣铁拨消,寒烟湿指檀槽变。
古来能事惟贵精,一艺可以垂芳名。
山阳三弄桓伊笛,缑岭千年王晋笙。
君今此曲掩前古,恍惚变化真希声。
余也江湖好奇士,挟策走马咸阳京。
正逢天子射蛟日,奇文落落无所成。
学书学剑白日暮,短裘高帽吴王城。
愿从君受调指法,烧灯夜读《琵琶行》。
六月虚堂发清响,泉鸣木落浮云昏。
人言琵琶出胡族,君今弹之戛哀玉。
边雨夜裂交河冰,朔风秋折穹庐竹。
沙漠呼鹰雪未干,混同吹角波新绿。
繁声乱指隔屋听,贺兰秋高山雾青。
冒顿按歌娇学鸟,燕支奏乐碎如星。
萧萧杨柳落羌管,滴滴蒲柳泻玉瓶。
有时闲缓未促柱,谷幽人寂风泠泠。
我闻桑门段和尚,此技从来称绝倡。
寥寥旷代法不传,清江白月空惆怅。
红箫玉笛清可怜,君言听之如蜩蝉。
十八庐阳遇钟二,寻师不惜黄金钱。
艺成弹向锦筵上,商哀羽烈悲青天。
长安绣陌知名遍,春风夜醉芙蓉院。
翠黛人人乞谱传,朱门日日开尊燕。
司马青衫泪泣珠,明君紫塞沙吹面。
秋色侵衣铁拨消,寒烟湿指檀槽变。
古来能事惟贵精,一艺可以垂芳名。
山阳三弄桓伊笛,缑岭千年王晋笙。
君今此曲掩前古,恍惚变化真希声。
余也江湖好奇士,挟策走马咸阳京。
正逢天子射蛟日,奇文落落无所成。
学书学剑白日暮,短裘高帽吴王城。
愿从君受调指法,烧灯夜读《琵琶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艺 ( 藝 ) yì
艺 [ yì ]
- 才能,技能,技术:工~。技~。文~。~人。~术(❶戏剧、曲艺、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的总称;❷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❸形状独特而美观的)。~苑奇葩。~高人胆大。
- 种植:园~。
- 准则、法度、限度:“骄泰奢侈,贪欲无~。”
成 chéng《國語辭典》
成 [ chéng ]
动- 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
- 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
- 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
-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
- 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
- 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
- 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 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 姓。如汉代有成瑨。
- 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 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
- 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
弹 ( 彈 ) dàn/tán
弹 [ dàn ]
-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丸。子~。~雨。枪~。氢~。导~。手榴~。原子~。
-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右摄丸”。
-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射。~跳。~拨。~指。~琴。~奏。~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劾。~纠。讥~。
向 ( 曏 ) xiàng《國語辭典》
向 [ xiàng ]
名- 北面的窗户。《说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 方位。如:「方向」、「晕头转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南北向皆有脊中亘。」
- 意志之归趋。如:「志向」、「意向」。
- 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
- 姓。如晋代有向秀。
- 对著、朝著。如:「向阳」、「相向」。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记·卷一二○·汲黯传》:「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贾敦颐传》:「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 偏袒、偏爱。如:「爸爸总是向著小妹。」
- 临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二首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 昔日、从前。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
- 一直以来、从来。如:「向来」、「向有研究」。《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 方才、刚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永功传》:「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
- 表动作的方向、对象。如:「向前看」、「向人请教」。
锦 ( 錦 ) jǐn
锦 [ jǐn ]
- 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旗。~屏。~标。~绣(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喻美丽或美好,如“~~山河”、“~~前程)”。~上添花。
- 鲜明美丽:~霞。~缎。~笺。~鸡(鸟,形状和雉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长,雌的羽毛暗褐色。饲养供玩赏)。
筵上
唐 刘长卿 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 手诏来筵上,腰金向粉闱。 ——《骈字类编》
商 shāng《國語辭典》
商 [ shāng ]
名- 做生意的人。如:「布商」、「米商」。汉·王充《论衡·偶会》:「富家之商,必夺贫室之财。」
- 做生意的事业。如:「经商」、「习商」。
- 五音之一。音调清劲而凄怆。如:「宫、商、角、征、羽。」
- 朝代名。参见「商朝 」条。
- 算术中某数以他数除之,所得的值称为「商」。如:「六除以三的商为二。」
- 姓。如春秋时魏国有商鞅。
- 讨论、计划。《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勤劳而至,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镜花缘·第六六回》:「国舅又再再苦劝,无奈若花心如铁石,竟无一字可商。」
- 秋天的。古人以秋天肃杀之气与商声凄怆悲凉之音相符,故称秋为商。《楚辞·东方朔·七谏·沉江》:「商风肃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长。」唐·孟郊〈秋怀〉诗一六首之七:「商虫哭衰运,繁响不可寻。」
哀 āi《國語辭典》
哀 [ āi ]
动- 怜悯。《诗经·小雅·鸿鴈》:「爰及矜人,哀此鳏寡。」《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 悲伤。《楚辞·屈原·离骚》:「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 爱惜。《吕氏春秋·慎大览·报更》:「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汉·高诱·注:「哀,爱也。」
- 悼念。如:「默哀」。
- 悲痛忧伤的情绪。如:「节哀顺变」。
- 死了母亲的。参见「哀子 」条。
羽 yǔ《國語辭典》
羽 [ yǔ ]
名- 鸟类的毛。《易经·渐卦·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韩非子·解老》:「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
- 鸟类或飞虫的翅膀。《礼记·月令》:「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汉·张衡〈七辩〉:「京城阿缟,譬之蝉羽。」
- 鸟类的代称。如:「羽族」。《文选·曹植·七启》:「野无毛类,林无羽群。」
- 古代舞者拿在手上的装饰物,以雉尾制成。《淮南子·时则》:「命乐师修鼗鼙玲瑟管箫,调竽曕,饰钟磬,执干戚戈羽。」
- 古代五音之一。《吕氏春秋·孟冬纪·孟冬》:「其虫介,其音羽。」晋·陶渊明〈咏荆轲诗〉:「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 箭。《文选·鲍照·拟古诗三首之一》:「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唐·王涯〈陇上行〉:「负羽到边州,鸣笳度陇头。」
- 同党、朋友、喽啰。如:「党羽」。《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立有闲,时季羽在侧 。」
- 钓鱼用的浮标。《吕氏春秋·离俗览·离俗》:「鱼有大小,饵有宜适,羽有动静。」
- 姓。如春秋时郑国有羽颉。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以羽毛制成的。如:「羽扇纶巾」。《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
烈 liè《國語辭典》
烈 [ liè ]
形- 威猛、强劲。《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后汉书·卷七○·郑太传》:「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埶,犹以烈风扫彼枯叶。」
- 刚直、正义。如:「烈士」。《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
- 严厉、严酷。《淮南子·齐俗》:「曾参之养亲也,若事严主烈君。」汉·高诱·注:「烈,酷也。」
- 光明、显赫。《诗经·周颂·雝》:「既右烈考,亦右文母。」《国语·晋语九》:「君有烈名,臣无叛质。」三国吴·韦昭·注:「烈,明也。」
- 味道或成分很浓、很重。如:「烈酒」。唐·沈亚之〈梦游仙赋〉:「袭烈蕙之芳风,送丽音于辽耳。」
- 功业。《孟子·公孙丑上》:「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 为正义而牺牲性命的人。如:「革命先烈」。
- 毒、祸害。《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若汤之旱,则桀之余烈也。」
- 姓。如秦代有烈裔。
- 燃烧。《孟子·滕文公上》:「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元·李寿卿《度柳翠·楔子》:「明朝是汝父周年,自当来烈纸焚钱。」
悲 bēi《國語辭典》
悲 [ bēi ]
动- 哀伤。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杜甫〈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思念、顾念。《诗经·豳风·东山》:「我东日归,我心西悲。」《汉书·卷一·高帝纪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
- 哀痛。如:「忍悲」、「含悲」、「乐极生悲」。唐·白居易〈新乐府·上阳白发人〉:「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 佛学中拔除众生痛苦的行为、心境。如:「慈悲」。
- 哀伤的。《诗经·豳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 凄厉的。如:「悲曲」、「悲声」。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青天 qīng tiān
(1).指天。其色蓝,故称。《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唐 孟浩然 《越中逢天台太一子》诗:“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女媧氏 ﹞炼成三百六十五块半‘五色石’,补好了青天。” 老舍 《四世同堂》四:“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 北平 的青天底下。”
(2).晴天。喻光明美好的世界。《太平天囯歌谣·天囯起义在金田》:“带领穷人除 清 妖,从此穷人见青天。”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六幕:“今天咱们翻了身,今天咱们见青天!”
(3).喻指清官。《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只见几家隣舍,一齐跑上去告道:‘相公的言语,委是青天。’”《金瓶梅词话》第十回:“正是:名标书史播千年,声振黄堂传万古。贤良方正号青天,正直清廉民父母。”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刘清》:“ 刘松斋 清 ,以县吏起家,著‘青天’名。” 巴金 《随想录〈小人·大人·长官〉》:“我常常想:倘使我自己不争气,是个扶不起的 阿斗 ,事事都靠 包青天 、 海青天 ,一个青天,两个青天,能解决多少问题呢?” ——《漢語大詞典》
(2).晴天。喻光明美好的世界。《太平天囯歌谣·天囯起义在金田》:“带领穷人除 清 妖,从此穷人见青天。”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六幕:“今天咱们翻了身,今天咱们见青天!”
(3).喻指清官。《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只见几家隣舍,一齐跑上去告道:‘相公的言语,委是青天。’”《金瓶梅词话》第十回:“正是:名标书史播千年,声振黄堂传万古。贤良方正号青天,正直清廉民父母。”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刘清》:“ 刘松斋 清 ,以县吏起家,著‘青天’名。” 巴金 《随想录〈小人·大人·长官〉》:“我常常想:倘使我自己不争气,是个扶不起的 阿斗 ,事事都靠 包青天 、 海青天 ,一个青天,两个青天,能解决多少问题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