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白云花影外,堂上一帘春。

魏观明代〕《次韵蒲察少府出入韵

白云花影外,堂上一帘春。
细雨溪桥路,孤烟古木村。
有鱼供醉客,无犬吠行人。
把酒同游处,梅花满县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白云花影堂上一帘

白云(白雲)bái yún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漢語大詞典》
花影
唐 李峤 梨 凤文疏象郡,花影丽新丰。
唐 殷尧藩 闻筝歌 花影深沈遮不住,度帏穿幕又残更。
唐 温庭筠 生禖屏风歌 画壁阴森九子堂,阶前细月铺花影。
唐 殷文圭 题胡州太学丘光庭博士幽居 五夜药苗滋沆瀣,四时花影荫莓苔。
唐 曹邺 甲第 游人未入门,花影出门前。
唐 徐夤 苔 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
宋 杨万里 过沙头三首 其一 船外山光帘里翠,岸头花影镜中红。
宋 杨万里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 其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元 元好问 元夕 花影灯光一万重,青衫骢马踏东风。
元 贡师泰 吴淞江上谩兴二首 其二 露冷草根鸣蟋蟀,雨晴花影转蛸蟏。
《韵府拾遗 梗韵》:张正见诗花影𤼵晴枝  ——《骈字类编》
外 wài《國語辭典》

外 [ wài ]

  1. 不属于某一定的范围内均称为「外」。相对于「内」而言。如:「内外」、「门外」、「屋外」。
  2. 特指外国。如:「古今中外」、「对外贸易」。
  3. 戏曲中的脚色名称,多扮演老年男子。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五出》:「外扮沈公宪,净扮张燕筑,小旦扮寇白门,丑扮郑妥娘同上。」也称为「老外」。
  1. 非自己所在或所属的。如:「外币」、「外地」、「外族」。
  2. 母亲、出嫁的姊妹、女儿家的亲戚称为「外」。如:「外祖父」、「外甥」、「外孙」。
  3. 别的、其他的。如:「外一章」、「外一首」。《孟子·滕文公下》:「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汉·王充《论衡·案书》:「国语,左氏之外传也。」
  4. 不是正式的。如:「外号」、「外史」。
  1. 疏远。《易经·否卦·彖曰》:「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荀子·王霸》:「人主则外贤而偏举,人臣则争职而妒贤。」
  2. 处于……之外。《国语·晋语六》:「今吾刑外乎大人,而忍于小民,将谁行武?」
  3. 背叛。《管子·版法》:「骤令不行,民心乃外。」
堂上 táng shàng
(1).殿堂上;正厅上。《仪礼·聘礼》:“堂上八豆,设于户西西陈。”《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啟阿母。”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庙成,大祭。过客 李仪 ,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门即死。”《红楼梦》第七一回:“ 贾母 高兴,又今日都是自己族中子侄辈,只便妆出来堂上受礼。”
(2).指父母。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夙缘已尽,别君去矣,君归为我谢堂上。”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甲申而后,堂上健存,柴车屡徵,忍耻一出。” 清 沈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堂上春秋高矣,妾死,君宜早归。”
(3).指官署长官。《红楼梦》第九四回:“ 贾政 正要下班,因堂上发下两省城工估销册子,立刻要查核,一时不能回家。”《老残游记》第十六回:“又听堂上喝道:‘你还不招吗?不招我又要动刑了!’”亦称“ 堂上官 ”。《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喜得堂上官是个有主意的人……因此反加周全。”
(4).神名。《史记·封禅书》:“其 梁 巫,祠天、地、 天社 、 天水 、 房中 、 堂上 之属。”  ——《漢語大詞典》
一帘(一帘)
元 刘秉忠 有怀遂长老四首 其四 堂上笙歌醉耳红,牡丹香散一帘风。
元 刘因 五月二十三日登城楼 独倚危阑数鬓毛,一帘轻燕晚凉高。
金 吕中孚 雪 炉火已残灯未烬,一帘疏竹白萧萧。
元 王恽 洛中吟 读罢适然清兴远,一帘花影晓光红。
宋 黄庚 至后 雨气一帘润,云意千山深。  ——《骈字类编》
春 chūn《國語辭典》

春 [ chūn ]

  1. 四季之首。自立春至立夏間,陰曆是正月、二月、三月,陽曆是三月、四月、五月。
  2. 年、歲。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之三:「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3. 生機。如:「妙手回春」。
  4. 男女間相慕悅的情感。如:「思春」。《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5. 春色、喜色。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6. 東方。南朝宋·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詩:「春方動辰駕,望幸傾五州。」
  7. 春,酒名。是春釀冬熟的酒。唐‧李肇《國史補》卷下:「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
  1. 春日的。如:「春風」、「春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