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侧足乱石间,纵目平湖口。

吴宽明代〕《与启南游虞山二首 其一

我本不饮人,爱山如爱酒。春游亦易事,出户即掣肘。

决策为此行,所幸得良友。譬彼足病弱,扶掖乃能走。

虞山遥在望,岂意落吾手。侧足乱石间,纵目平湖口。

赏心虽云乐,吊古怅然久。丹井事有无,刻铭覆华构。

如何梁昭明,书台蔽林薮。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侧足石间纵目平湖

侧足(側足)cè zú
(1).侧转其足,形容周围拥挤。《文选·班固〈西都赋〉》:“毛羣内闐,飞羽上覆,接翼侧足,集禁林而屯聚。” 吕向 注:“接翼侧足,言多也。”
(2).置足,插足。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侧足无行逕,荒畴不復田。” 唐 李白 《梁甫吟》:“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 焦原 未言苦。” 明 李东阳 《送李士常》诗之三:“侧足风尘间,长途畏中跌。”
(3).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东观汉纪·吴汉传》:“﹝ 吴汉 ﹞篤於事上……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挠。”《明史·佞倖传·江彬》:“ 成国公 朱辅 为长跪, 魏国公 徐鹏举 及公卿大臣皆侧足事之。”参见“ 侧立 ”。  ——《漢語大詞典》
乱 ( 亂 ) luàn
乱 [ luàn ]
  1. 没有秩序:~套。紊~。凌~。
  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
  3. 混淆:~伦。败常~俗。
  4. 任意随便:~吃。~跑。
  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
  6. 横渡:~流。
  7. 治理:~臣。
  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石间(石间)
唐 杜甫 太平寺泉眼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
唐 姚合 寄陆浑县尉李景先 月色生松里,泉声在石间。  ——《骈字类编》
纵目(縱目)zòng mù
放眼远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故 习凿齿 与 谢安 书云:‘每省家舅,纵目 檀溪 ,念 崔 徐 之交,未尝不抚膺踌躇,惆悵终日矣。’”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平时与一班好朋友,只以诗酒娱心,或以山水纵目,放荡不羈。” 峻青 《秋色赋·瑞雪图》:“我站在田间,纵目四眺,但见那苍茫辽阔的雪野,在明晃晃的阳光照耀之下,反射出一片耀眼的银光。”
竖生之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异形象。《楚辞·大招》:“豕首纵目,被髮鬤只。”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有 蜀 侯 蚕丛 ,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漢語大詞典》
平湖
唐 罗隐 四顶山 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  ——《骈字类编》
口 kǒu《國語辭典》

口 [ kǒu ]

  1. 人或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如:「张口」、「闭口」、「守口如瓶」。《说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也称为「嘴」。
  2. 器物纳入取出的地方。如:「枪口」、「瓶口」。汉·王充《论衡·道虚》:「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覆盖其口。」
  3. 内外相通的出入处。如:「港口」、「门口」、「巷口」、「海口」。
  4. 关隘。常用于地名。如:「张家口」、「喜峰口」、「古北口」。
  5. 兵器或工具上的锋刃。如:「刀口」、「剑口」。
  6. 破裂的地方。如:「伤口」、「裂口」、「缺口」。
  7. 量词:➊ ​ 计算人数的单位。如:「一家八口」。➋ ​ 计算牲畜数量的单位。相当于「只」、「头」。如:「三口猪」。➌ ​ 计算器物数量的单位。如:「两口锅子」、「一口钢刀」、「一口枯井」。
  8.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