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起立半天红,强橹灰飞一夕空。
江流东绕千尺堤,山鹘上结危巢栖。
游人夜半放舟过,举酒试说曹征西。
征西当年下江浒,八十万军尽貔虎。
眼中见惯刘琮徒,吴蜀区区何足数。
舳舻相衔千里连,气吞孙刘欲冲天。
岂知策士已旁笑,笑彼远来非万全。
长江之险人能共,不独阿瞒兵可弄。
东吴会猎尺书驰,权也难将首亲送。
帐底拔刀军令行,如此奸雄安足惊。
周瑜早已借前箸,黄盖何曾论五兵。
五兵争如一炬火,北军败走南军坐。
纷纷燥荻与枯柴,乘取便风才卜舸。
波涛起立半天红,强橹灰飞一夕空。
平生亲手注《孙子》,未信水军能火攻。
谁云此行才足耻,更闻裹疮归淯水。
玄武池头计已疏,铜爵高台坟上起。
当今四海为一家,三国争雄真可嗟。
尚想纶巾巡垒堞,犹将折戟洗泥沙。
武昌夏口东西路,画史分明入毫素。
空余赤壁付游人,赢得坡仙作词赋。
游人夜半放舟过,举酒试说曹征西。
征西当年下江浒,八十万军尽貔虎。
眼中见惯刘琮徒,吴蜀区区何足数。
舳舻相衔千里连,气吞孙刘欲冲天。
岂知策士已旁笑,笑彼远来非万全。
长江之险人能共,不独阿瞒兵可弄。
东吴会猎尺书驰,权也难将首亲送。
帐底拔刀军令行,如此奸雄安足惊。
周瑜早已借前箸,黄盖何曾论五兵。
五兵争如一炬火,北军败走南军坐。
纷纷燥荻与枯柴,乘取便风才卜舸。
波涛起立半天红,强橹灰飞一夕空。
平生亲手注《孙子》,未信水军能火攻。
谁云此行才足耻,更闻裹疮归淯水。
玄武池头计已疏,铜爵高台坟上起。
当今四海为一家,三国争雄真可嗟。
尚想纶巾巡垒堞,犹将折戟洗泥沙。
武昌夏口东西路,画史分明入毫素。
空余赤壁付游人,赢得坡仙作词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波涛(波濤)bō tāo
(1).江河湖海中的大波浪。《淮南子·人间训》:“及至乎下 洞庭 ,騖 石城 ,经 丹徒 ,起波涛,舟杭一日不能济也。” 唐 张乔 《望巫山》诗:“愁连远水波涛夜,梦断空山雨雹时。”《警世通言·乐小舍拚生觅偶》:“ 乐和 跳下水去,直至水底,全不觉波涛之苦,心下如梦相似。” 茅盾 《锻炼》二五:“ 陈克明 感覚到自己好像是在一叶孤舟,而这孤舟又是在这风狂雨骤波涛汹涌的大海。”
(2).比喻艰险的处境。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无故沉浮於波涛之间,倒屣於埃尘之中,遨集京邑,交关贵游。” 唐 孟郊 《百忧》诗:“何必在波涛,然后惊沉浮。” 浩然 《艳阳天》第六九章:“在 东山坞 这场剧烈、复杂的斗争波涛里,那那全身的精神力量又被大大地鼓动起来了。”
(3).比喻突起的变故。《秦併六国平话》卷上:“ 汉祖 西征秉白旄, 子婴 宗庙起波涛。”
(4).比喻起伏不平的思潮。 唐 韩愈 《桃源图》诗:“ 南宫先生 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三:“窗外是祖国明丽的山河,心中是滚滚的波涛。”
(5).波逃,奔逃。 唐 李白 《白马篇》:“叱咤经百战, 匈奴 尽波涛。”一本作“ 奔逃 ”。《敦煌变文集·季布诗咏变文》:“三三五五总波涛,各自思归营幕内。” ——《漢語大詞典》
(2).比喻艰险的处境。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无故沉浮於波涛之间,倒屣於埃尘之中,遨集京邑,交关贵游。” 唐 孟郊 《百忧》诗:“何必在波涛,然后惊沉浮。” 浩然 《艳阳天》第六九章:“在 东山坞 这场剧烈、复杂的斗争波涛里,那那全身的精神力量又被大大地鼓动起来了。”
(3).比喻突起的变故。《秦併六国平话》卷上:“ 汉祖 西征秉白旄, 子婴 宗庙起波涛。”
(4).比喻起伏不平的思潮。 唐 韩愈 《桃源图》诗:“ 南宫先生 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三:“窗外是祖国明丽的山河,心中是滚滚的波涛。”
(5).波逃,奔逃。 唐 李白 《白马篇》:“叱咤经百战, 匈奴 尽波涛。”一本作“ 奔逃 ”。《敦煌变文集·季布诗咏变文》:“三三五五总波涛,各自思归营幕内。” ——《漢語大詞典》
起立 qǐ lì
(1).站起直立;站起来。多用示敬意。 汉 王充 《论衡·乱龙》:“ 翁叔 从上上 甘泉 ,拜謁起立。” 宋 陆游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大篇一读我起立,喜君得法从家庭。” 茅盾 《动摇》二:“刚才不起立的发言人就是黑板上的次多数,十八票的 孙松如 。”
(2).竖立。《汉书·昭帝纪》:“三年春正月, 泰山 有大石自起立。”
(3).腾跃而起。 宋 苏轼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诗:“长松搀天龙起立,苍藤倒谷云崩坏。”
(4).指涌起。 清 徐葵 《马将军歌》:“海水起立飞妖氛,将军开城挥三军。”
(5).建造;建筑。《后汉书·宦者传·侯览》:“﹝ 侯览 ﹞起立第宅十有六区,皆有高楼池苑。”《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又去官中下状用钱,就 襄阳府 城外 五里头 ,为这 尹宗 起立一座庙宇。” 张恨水 《八十一梦·四十八梦》:“远远见那关城在重重迭迭的山峰外,把两山的谷口,起立一道高墙。”
(6).创建;建立。《孽海花》第二八回:“到一千八百五十年间, 金田 革命,而 洪秀全 、 杨秀清 ,遂起立了 太平天囯 。” 邹鲁 《中国同盟会总章·军政府宣言》:“今者,国民军起立军政府,涤二百六十年之羶腥,復四千年之祖国,谋四万万人之福祉。” ——《漢語大詞典》
(2).竖立。《汉书·昭帝纪》:“三年春正月, 泰山 有大石自起立。”
(3).腾跃而起。 宋 苏轼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诗:“长松搀天龙起立,苍藤倒谷云崩坏。”
(4).指涌起。 清 徐葵 《马将军歌》:“海水起立飞妖氛,将军开城挥三军。”
(5).建造;建筑。《后汉书·宦者传·侯览》:“﹝ 侯览 ﹞起立第宅十有六区,皆有高楼池苑。”《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又去官中下状用钱,就 襄阳府 城外 五里头 ,为这 尹宗 起立一座庙宇。” 张恨水 《八十一梦·四十八梦》:“远远见那关城在重重迭迭的山峰外,把两山的谷口,起立一道高墙。”
(6).创建;建立。《孽海花》第二八回:“到一千八百五十年间, 金田 革命,而 洪秀全 、 杨秀清 ,遂起立了 太平天囯 。” 邹鲁 《中国同盟会总章·军政府宣言》:“今者,国民军起立军政府,涤二百六十年之羶腥,復四千年之祖国,谋四万万人之福祉。” ——《漢語大詞典》
半天 bàn tiān
(1).半边天。《宋书·天文志二》:“﹝ 晋穆帝 升平 二年﹞十二月,枉矢自东南流于西北,其长半天。”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彭莹玉》:“一夕夜雪,见寺东约二十里,红燄半天。”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窗外起了一阵风,括上黄尘来,遮得半天暗。”
(2).半空中。《南史·梁武帝纪下》:“及 崔慧景 之逼, 长沙 宣武王 入援,至城,梦乘马飞半天而坠。” 宋 杨万里 《游蒲涧呈周帅蔡漕张舶》诗:“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闻声。”《西游记》第九二回:“此时约有三更时候,半天中月明如昼。”
(3).白天的一半。 老舍 《骆驼祥子》一:“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
(4).好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红楼梦》第三二回:“ 黛玉 听了,怔了半天。” 丁玲 《田家冲》三:“ 么妹 醒半天了,悄悄的蜷在被窝里不做声。” ——《漢語大詞典》
(2).半空中。《南史·梁武帝纪下》:“及 崔慧景 之逼, 长沙 宣武王 入援,至城,梦乘马飞半天而坠。” 宋 杨万里 《游蒲涧呈周帅蔡漕张舶》诗:“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闻声。”《西游记》第九二回:“此时约有三更时候,半天中月明如昼。”
(3).白天的一半。 老舍 《骆驼祥子》一:“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
(4).好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红楼梦》第三二回:“ 黛玉 听了,怔了半天。” 丁玲 《田家冲》三:“ 么妹 醒半天了,悄悄的蜷在被窝里不做声。” ——《漢語大詞典》
红 ( 紅 ) hóng/gōng
红 [ hóng ]
-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强 ( 強 ) qiáng/qiǎng/jiàng《國語辭典》
- 「強 」的異體字。
橹 ( 櫓 ) lǔ
橹 [ lǔ ]
- ◎ 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摇~过江。
灰飞(灰飞)
唐 无名氏 高宗祀大礼鼓吹歌曲五首 其一 导引 灰飞缇室气潜嘘。
《韵府拾遗 微韵》:易林花灯百枝消暗衰微精光讫尽奄有灰飞 ——《骈字类编》
《韵府拾遗 微韵》:易林花灯百枝消暗衰微精光讫尽奄有灰飞 ——《骈字类编》
一夕 yī xī
(1).一夜。《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思南 郢 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2).指极短的时间。 宋 苏轼 《徐州上皇帝书》:“散冶户之财以啸召无赖,则乌合之众,数千人之仗,可以一夕具也。” ——《漢語大詞典》
(2).指极短的时间。 宋 苏轼 《徐州上皇帝书》:“散冶户之财以啸召无赖,则乌合之众,数千人之仗,可以一夕具也。” ——《漢語大詞典》
空 kōng/kòng/kǒng《國語辭典》
空 [ kōng ]
形- 没有东西的。如:「空屋」、「空手而回」、「赤手空拳」。
- 不切实际的。如:「空言」、「空论」。《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 广阔、高旷。如:「海阔天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汉·毛亨·传:「空,大也。」
- 徒然、白白的。如:「空想」、「空欢喜一场」。唐·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只、仅仅。唐·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天、天际。如:「高空」、「晴空」、「星空」、「领空」、「皓月当空」。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虚无所有。如:「扑空」、「买空」、「卖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各自的因缘,并无实体的概念。如:「空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 [ kòng ]
名- 闲暇时间。如:「拨空」、「没空」、「抽空」。
- 间隙、可乘之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婆子捉个空,招著陈大郎一溜溜进门来。」
- 腾出。如:「文章开头须空两格。」、「空出一点时间。」
- 缺乏、短少。如:「亏空」。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 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如:「空地」、「机舱内空得很。」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