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从野夫论时事,其间奚止三痛哭。
请君为我止,听我《相逢行》。
相逢恍若昧平生,颜色可疑心事明。
但云两人天所成,安能百岁无合并。
眼中不觉乡国远,一日携手长安城。
因之齿牙及余子,臧三无聊董大死。
饶他独好蓬蒿人,复使区区入君耳。
与君各抱龙门桐,朱弦九绝非不工。
今君将使《大雅》作,吾亦为君扬《国风》。
洋洋入人无上下,君方在朝吾在野。
纵君寡合我更穷,忍向悠悠希作者。
作者有如君,吾何怨幽独。
即来遗我珠十斛,用之字字荒年谷。
无端别掷书一行,我正悲酸不能读。
直从野夫论时事,其间奚止三痛哭。
野夫痛哭思上书,忧愤不知臣分疏。
君谓斯言胡草草,在君言之犹患早。
况乃祢生衣褐衣,眇小谁容言是非。
所惜为郎不赐见,岂其遂忘巨鹿战。
一论往事心胆寒,更无长策求治安。
皇华漫咏日出处,鲸鲵昼夜兴狂澜。
相沿犹号女主国,叛逆底须勤县官。
及今所恃在天险,慎勿苟且遗三韩。
斯言特地向君吐,知君矫矫存忠肝。
嗟嗟壮士无由得,濒海经营汤信国。
其时训诰绝岛夷,卓矣高皇先远识。
乾坤全仗开辟功,亿载绵绵由帝力。
近日曾颁罪己诏,俄顷河山尽增色。
明朝送子去朝天,自今更始理必然。
人人建白惟恐后,中有几人如子贤。
世上无非子能事,不忍使子名空传。
野夫高枕娱白日,何妨音响相周旋。
所思在此劳梦寤,合眼已睹中兴年。
梦来原识到家路,参差芳草衡门前。
相逢恍若昧平生,颜色可疑心事明。
但云两人天所成,安能百岁无合并。
眼中不觉乡国远,一日携手长安城。
因之齿牙及余子,臧三无聊董大死。
饶他独好蓬蒿人,复使区区入君耳。
与君各抱龙门桐,朱弦九绝非不工。
今君将使《大雅》作,吾亦为君扬《国风》。
洋洋入人无上下,君方在朝吾在野。
纵君寡合我更穷,忍向悠悠希作者。
作者有如君,吾何怨幽独。
即来遗我珠十斛,用之字字荒年谷。
无端别掷书一行,我正悲酸不能读。
直从野夫论时事,其间奚止三痛哭。
野夫痛哭思上书,忧愤不知臣分疏。
君谓斯言胡草草,在君言之犹患早。
况乃祢生衣褐衣,眇小谁容言是非。
所惜为郎不赐见,岂其遂忘巨鹿战。
一论往事心胆寒,更无长策求治安。
皇华漫咏日出处,鲸鲵昼夜兴狂澜。
相沿犹号女主国,叛逆底须勤县官。
及今所恃在天险,慎勿苟且遗三韩。
斯言特地向君吐,知君矫矫存忠肝。
嗟嗟壮士无由得,濒海经营汤信国。
其时训诰绝岛夷,卓矣高皇先远识。
乾坤全仗开辟功,亿载绵绵由帝力。
近日曾颁罪己诏,俄顷河山尽增色。
明朝送子去朝天,自今更始理必然。
人人建白惟恐后,中有几人如子贤。
世上无非子能事,不忍使子名空传。
野夫高枕娱白日,何妨音响相周旋。
所思在此劳梦寤,合眼已睹中兴年。
梦来原识到家路,参差芳草衡门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直 zhí《國語辭典》
直 [ zhí ]
形- 不弯曲的。如:「笔直」、「直线」。
- 不邪曲,没有私心的。如:「正直」、「耿直」。
- 纵的、竖的。如:「直行书写」、「铅直线」。
- 行为或性格坦白爽快。如:「心直口快」、「直性子」。
- 呆板、僵硬。如:「两眼发直」、「双腿僵直」。
- 但、只、不过。《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竟然、居然。金·元好问〈水调歌头·恨人闲〉词:「恨人闲、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水浒传·第一回》:「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
- 没有间隔的。参见「直达 」条。
- 抵得上。《史记·卷三○·平准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直四十万。」通「值」。
- 抵挡。《汉书·卷二三·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
- 当班、站勤。《金史·卷一七·哀宗本纪上》:「日二人直,备顾问。」通「值」。
- 报酬、酬金。《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 姓。如汉代有直不疑。
从 ( 從 ) cóng/zòng《國語辭典》
- 「從 」的異體字。
野夫 yě fū
(1).草野之人,农夫。《礼记·郊特牲》:“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 孔颖达 疏:“田夫则野夫也。” 唐 柳宗元 《禜门文》:“淫雨斯降,害於麰麦。野夫兴忧,官守增惕。” 清 厉鹗 《雨后》诗:“野夫欣雨足,米价及时平。”
(2).用作自己的谦称。 明 屠隆 《綵毫记·颁诏云梦》:“如此,野夫不敢久覊使节,明日……即当祖饯河桥也。”
(3).指隐者。 唐 黄滔 《严陵钓台》诗:“终向烟霞作野夫,一竿竹不换簪裾。” 金 元好问 《太原赠张彦远》诗:“明星煌煌大於月,野夫一笑冠缨絶。” ——《漢語大詞典》
(2).用作自己的谦称。 明 屠隆 《綵毫记·颁诏云梦》:“如此,野夫不敢久覊使节,明日……即当祖饯河桥也。”
(3).指隐者。 唐 黄滔 《严陵钓台》诗:“终向烟霞作野夫,一竿竹不换簪裾。” 金 元好问 《太原赠张彦远》诗:“明星煌煌大於月,野夫一笑冠缨絶。” ——《漢語大詞典》
论 ( 論 ) lùn/lún
论 [ lùn ]
-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
- 看待:一概而~。
-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
- 按照:~件。~资排辈。
- 姓。
- 古同“伦”,条理。
-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 古同“抡”,挑选。
时事(時事)shí shì
(1).指合于时节而应做的事。多指农时农事而言。《周礼·地官·遂师》:“﹝遂师﹞巡其稼穡,而移用其民,以救其时事。” 郑玄 注:“四时耕耨,歛艾芟地之宜,晚早不同,而有天期地泽风雨之急。”《管子·权修》:“末产不禁,则民缓於时事而轻地利。”《荀子·王制》:“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工师之事也。”《吕氏春秋·上农》:“时事不共,是谓大凶。”
(2).指诸侯、大夫对天子的四时贡职。《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士 起 将归时事於宰旅。” 杜预 注:“时事,四时贡职。”
(3).泛指贡品。 宋 苏轼 《谢大使土物启》:“归时事於宰旅,方劳远勤。”
(4).当时史实;当时情况。《史记·六国年表序》:“余於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 周元王 ,表六国时事,讫 二世 。” 汉 荀悦 《汉纪·高帝纪序》:“约撰旧书,通而叙之,揔为帝纪,列其年月,比其时事,撮要举凡,存其大体。”《隋书·律历志上》:“臣等详校前经,斟量时事,谓用铁尺,於理为便。”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 左丘明 纪 春秋 时事以失明, 司马迁 作《史记》刑诛。” 清 任泰 《质疑》:“夫作誥在诛 武庚 之后,不近言 武庚 ,必远引 紂 事,於时事为疏。”
(5).当时的政事;世事。《后汉书·窦武传》:“﹝ 竇武 ﹞常教授於大泽中,不交时事,名显 关 西。”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以兹感叹辞旧游,更於时事无所求。” 元 萨都剌 《送王御史》诗:“宪臺自是清高甚,时事关心易白颠。” 清 周亮工 《高澄甫念太夫人踉跄别予去》诗:“惊看时事纷如此,忍道 江 南是定居。”
(6).局势;时局。《南史·韦载传》:“ 齐 军若分兵先据 三吴 之路,略地东境,则时事去矣。”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 麻徵君 知几 在 南州 ,见时事扰攘,其催科督赋如毛,百姓不安。” 清 林则徐 《次韵答姚春木》:“时事艰如此,凭谁议海防。”
(7).一时之事。形容时间短暂。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之五:“丹楼碧阁皆时事,只有江山古到今。”
(8).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 沙汀 《意外》:“而且,正如他所表白过的一样,他也存心认真读书,不问时事。”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灾祸》:“往往国内的时事最需要向人民报告解释时,他却不得不去谈些最空泛最不相关的国内小问题。” ——《漢語大詞典》
(2).指诸侯、大夫对天子的四时贡职。《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士 起 将归时事於宰旅。” 杜预 注:“时事,四时贡职。”
(3).泛指贡品。 宋 苏轼 《谢大使土物启》:“归时事於宰旅,方劳远勤。”
(4).当时史实;当时情况。《史记·六国年表序》:“余於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 周元王 ,表六国时事,讫 二世 。” 汉 荀悦 《汉纪·高帝纪序》:“约撰旧书,通而叙之,揔为帝纪,列其年月,比其时事,撮要举凡,存其大体。”《隋书·律历志上》:“臣等详校前经,斟量时事,谓用铁尺,於理为便。”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 左丘明 纪 春秋 时事以失明, 司马迁 作《史记》刑诛。” 清 任泰 《质疑》:“夫作誥在诛 武庚 之后,不近言 武庚 ,必远引 紂 事,於时事为疏。”
(5).当时的政事;世事。《后汉书·窦武传》:“﹝ 竇武 ﹞常教授於大泽中,不交时事,名显 关 西。”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以兹感叹辞旧游,更於时事无所求。” 元 萨都剌 《送王御史》诗:“宪臺自是清高甚,时事关心易白颠。” 清 周亮工 《高澄甫念太夫人踉跄别予去》诗:“惊看时事纷如此,忍道 江 南是定居。”
(6).局势;时局。《南史·韦载传》:“ 齐 军若分兵先据 三吴 之路,略地东境,则时事去矣。”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 麻徵君 知几 在 南州 ,见时事扰攘,其催科督赋如毛,百姓不安。” 清 林则徐 《次韵答姚春木》:“时事艰如此,凭谁议海防。”
(7).一时之事。形容时间短暂。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之五:“丹楼碧阁皆时事,只有江山古到今。”
(8).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 沙汀 《意外》:“而且,正如他所表白过的一样,他也存心认真读书,不问时事。”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灾祸》:“往往国内的时事最需要向人民报告解释时,他却不得不去谈些最空泛最不相关的国内小问题。” ——《漢語大詞典》
其间(其間)qí jiān
(1).其中;那中间。 唐 韩愈 《谢自然》诗:“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然古书之存於今者寡矣,其间亦有异闻焉,安可废之。” 鲁迅 《野草·过客》:“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葬;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
(2).指某一段时间。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一折:“那其间墻里无人看,墻外行人则要你厮顾盼。” 毛泽东 《两个中国之命运》:“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其间经过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这样三个英勇奋斗的历史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漢語大詞典》
(2).指某一段时间。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一折:“那其间墻里无人看,墻外行人则要你厮顾盼。” 毛泽东 《两个中国之命运》:“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其间经过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这样三个英勇奋斗的历史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漢語大詞典》
奚 xī《國語辭典》
奚 [ xī ]
名- 奴隶、仆役。如:「奚僮」、「小奚」。《周礼·天官·冢宰》:「酒人俺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汉·郑玄·注:「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宦女。』」
-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东胡族,本名「库莫奚」,至隋朝始称为「奚」。其地东北接契丹,西毗突厥,南临白浪河,北接霫国。后为契丹所并。
- 地名。春秋时鲁地,为奚仲之邑。故址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滕县东南。
- 姓。如明代有奚铭。
- 为何、为什么。表示疑问的语气。《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韩非子·和氏》:「子奚哭之悲也?」
止 zhǐ《國語辭典》
止 [ zhǐ ]
动- 停住、不动。如:「适可而止」。《易经·艮卦·彖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 达到、安住。《礼记·大学》:「止于至善。」
- 不准、阻挡。《左传·桓公六年》:「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吕氏春秋·季秋纪·知士》:「静郭君不能止。」
- 居住。《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 脚。《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同「趾 」。
- 仪容行动、威仪。《诗经·鄘风·相鼠》:「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 打击柷的槌子。《尔雅·释乐》:「所以鼓柷谓之止。」晋·郭璞·注:「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桐之,令左右击,止者其椎名。」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静的、不动的。《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 仅、只。如:「不止一回」。唐·杜甫〈无家别〉诗:「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
- 用于语尾,以加强语气。《诗经·周颂·良耜》:「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三 sān《國語辭典》
三 [ sān ]
名- 介于二和四之间的自然数。如:「二、三、四、五……」。大写作「参」,阿拉伯数字作「3」。
- 姓。如明代有三成志。
- 第三位的。如:「这次比赛他得了第三名。」
- 表多数或多次的。如:「举一反三」、「三番两次」、「一问三不知」。
三 [ sàn ]
副- 屡次、再三。参见「三思」、「三复」等条。
三 [ sā ]
- 同「仨 」。
痛哭 tòng kū
大声哭泣;尽情地哭。 晋 干宝 《晋纪总论》:“ 范燮 必为之请死, 贾谊 必为之痛哭。” 明 张居正 《归葬事毕谢恩疏》:“母子相抱,痛哭失声。” 老舍 《骆驼祥子》六:“他想坐下痛哭一场。”参见“ 痛哭流涕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