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三日北风怒,孤舟泊寒浦。

许邦才明代〕《盈口夜泊

三日北风怒,孤舟泊寒浦。
乡梦苦难着,潇潇满江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三日北风孤舟寒浦

三日 sān rì
(1).三天。《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丕 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
(3).指三月三日上巳节。 晋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诗:“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旂。”  ——《漢語大詞典》
北风(北風)běi fēng
(1).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城北》:“是时八月,天气已冷,北风驱雁,飞雪千里。”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吾想夫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 胡也频 《北风里》:“响在四周的,是北风的哮叫。”
(2).犹言北方的曲调。《左传·襄公十九年》:“ 晋 人闻有 楚 师, 师 旷 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 楚 必无功。’” 杨伯峻 注:“风指曲调,《诗》有国风,即各国之乐曲。北风、南风,犹今云北曲、南曲。”  ——《漢語大詞典》
怒 nù《國語辭典》

怒 [ nù ]

  1. 氣憤、生氣。如:「怒嗔」、「憤怒」、「惱怒」。《淮南子·天文》:「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唐·杜甫〈石壕吏〉詩:「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2. 譴責。《韓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禮記·內則》:「姑教之,若不可教而後怒之。」漢·鄭玄·注:「怒,譴責也。」
  1. 憤怒的情緒。如:「惱羞成怒」。《論語·雍也》:「不遷怒,不貳過。」
  1. 氣憤的、憤怒的。如:「怒氣衝天」、「怒火攻心」。
  2. 強健、雄勁。《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賈彪傳》:「賈氏三虎,偉節最怒。」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卷五·寺塔記》:「吳道子白晝地獄變,筆力勁怒。」
  3. 聲勢浩大、勁急。如:「怒濤」、「怒潮洶湧」。
  1. 旺盛。如:「心花怒放」。《莊子·外物》:「草木怒生。」
  2. 奮發。《莊子·逍遙遊》:「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唐·韓愈〈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詩:「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鏗轟。」
孤舟 gū zhōu
孤独的船。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宋 陆游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启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漢語大詞典》
泊 bó/pō《國語辭典》

泊 [ bó ]

  1. 船只靠岸。如:「泊舟」、「泊岸」、「停泊」。唐·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 栖止、停留。如:「漂泊」。唐·陈子昂〈古意题徐令壁〉诗:「闻君太平世,栖泊灵台侧。」
  1. 湖沼。如:「湖泊」、「梁山泊」、「杨柳泊」。
  1. 恬静、淡默。如:「淡泊」。《后汉书·卷五○下·蔡邕传》:「明哲泊焉,不失所宁。」

泊 [ ​pò ]

  1. (一)​之又音。
寒浦 hán pǔ
寒冷的水滨。 唐 李峤 《和杜学士旅次淮口阻风》诗:“夕吹生寒浦,清 淮 上暝潮。” 唐 无可 《暮秋宿友人居》诗:“寒浦鸿相叫,风窗月欲沉。” 明 宗臣 《雨夜沉二丈至》诗:“明朝寒浦望,摇落有渔簑。”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