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有莘幡然起畎亩,傅岩何尝终版筑

朱瞻基明代〕《招隐歌

吾观天地化育功,四序五行实任之。
轩辕尧舜致熙皞,亦有六相兼皋夔。
君臣共济自往古,大厦岂是一木为!况予凉薄资,九五承
大宝。
四海之广兆姓繁,侧席仁贤翼王道。
长林大泽,高丘巨壑,岂无怀才抱德者,萧散幽闲乐其乐

扣舷清歌弄绿水,结巢云松招白鹤。
云松苍苍白鹤飞,翠萝摇曳春风时。
朝镵黄独,夕茹紫芝,放歌《考槃》什,吟咏《梁甫》词

如玉在璞韬其辉,天之生才将有为。
屡下求贤诏,明珠宁无遗?中夜有怀起待旦,劳心咨求忘
日宴。
嗟尔贤人,何乐空谷?有莘幡然起畎亩,傅岩何尝终版筑

磻溪白首还鹰扬,卧龙亦复兴南阳。
旱岁人间望霖雨,大川利涉需舟航。
嗟尔贤人,无为徘徊!石泉麋鹿非尔伍,风雨天路为尔开

脱却芰荷衣,挂在青涧隈。
翩翩命驾蒲轮来,黄金如山筑高台。
待尔为咏台与莱,无为令我怅望思难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有莘幡然畎亩傅岩何尝版筑

有莘 yǒu shēn
亦作“ 有侁 ”。
(1).古国名。有,词头。 姒 姓, 夏禹 之后。 周文王 妃 太姒 为 有莘 之女。故址在今 陕西省 合阳县 东南。《史记·夏本纪》“ 禹 之父曰 鮌 ” 司马贞 索隐引《世本》:“ 鯀 取 有莘氏 女,谓之 女志 ,是生 高密 。” 高密 , 禹 所封国。
(2). 商汤 娶 有莘氏 之女,即其国。故址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旧 陈留县 东。一说,在今 山东省 曹县 北。《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侯 登 有莘 之虚以观师。” 杨伯峻 注:“ 莘 ,旧国名……据《春秋舆图》, 有莘氏 之虚在今 山东省 曹县 西北。”《吕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 女子採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 伊水 之上孕……故命之曰 伊尹 。” 高诱 注:“侁,读曰莘。”《史记·殷本纪》:“ 伊尹 名 阿衡 。 阿衡 欲奸 汤 而无由,乃为 有莘氏 媵臣。”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古 莘国 在 汴州 陈留县 东五里,故 莘城 是也。”  ——《漢語大詞典》
幡然 fān rán
剧变貌。《孟子·万章上》:“ 汤 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荀子·大略》:“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 杨倞 注:“幡与翻同。” 唐 皇甫湜 《答刘敦质书》:“无所归适,乃幡然復故,即日装贫策羸而归。” 宋 李纲 《与张相公》:“因 淮西 之变,痛自惩创,辑睦将帅,博询众谋,惟其是之为从,幡然改图,则未必不转祸而为福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喧(宣)谕读书士子》:“兹留数语,令尔细思,或有幡然之悟。” 鲁迅 《而已集·“公理”之所在》:“问问你们所自称为‘现代派’者,今年可曾幡然变计,另外运动,收受了新的战胜者的津贴没有?”  ——《漢語大詞典》
起 qǐ《國語辭典》

起 [ qǐ ]

  1. 站立、坐起。如:「起立」、「起来」。《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2. 起床、离开床铺。如:「早睡早起」。《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礼记·内则》:「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3. 始、开始。如:「起迄」、「起笔」、「从今起」、「万事起头难」。《汉书·卷一○○·叙传下》:「以述《汉书》,起元高祖。」
  4. 发动、产生。如:「起疑」、「起风」、「肃然起敬」。《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百邪悉起。」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5. 复苏、痊愈、好转。如:「起死回生」、「一病不起」。《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癈疾。」
  6. 取出。如:「起货」、「起赃」、「起出凶刀一把。」
  7. 出仕、举用。如:「起用」、「东山再起」。《战国策·秦策二》:「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8. 拟订。如:「起草章程」、「起个大纲」。
  9. 出身。《汉书·卷三九·萧何曹参传·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
  10. 建筑、建立。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治城郭,起谯楼。」
  1. 诗文首句、首联或首段。《通俗编·文学引范德机·诗法》:「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宜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2. 量词:➊ ​ 计算分批的人的单位。相当于「群」。如:「店里来了两起客人。」《红楼梦·第四四回》:「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➋ ​ 计算事件发生的单位。如:「高速公路上发生了数起连环车祸。」、「警方最近侦破了一起掳人勒索案。」
  1.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胜感慨!」、「只要谈起女友,他便眉开眼笑。」
  2.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足够或不够的意思。如:「经得起现实的考验。」、「承受不起舆论压力。」
畎亩(畎畝)quǎn mǔ
亦作“甽亩”。
(1).田地;田野。《国语·周语下》:“天所崇之子孙,或在畎亩,由欲乱民也。” 韦昭 注:“下曰畎,高曰亩。亩,垄也。”《荀子·成相》:“举 舜 甽亩,任之天下身休息。” 宋 王安石 《上五事书》:“释天下之农,归於畎亩。” 清 谭嗣同 《仁学》四四:“顾农夫之於畎亩,工役之於机器……於今之衣冠礼范有大不便者,而亦不闻异其制,何耶?”
(2).引申指民间。《后汉书·章帝纪》:“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甽亩,不繫阀閲。” 宋 陆游 《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号》之二:“白首奉身归畎亩,清宵无梦接鵷鸞。”
(3).指农民。 唐 张说 《喜雨赋》之一:“寰海浹而康乐,畎亩欣而相顾。”  ——《漢語大詞典》
傅岩(傅巖)fù yán
(1).亦称“ 傅险 ”。古地名。相传 商 代贤士 傅说 为奴隶时版筑于此,故称。《书·说命上》:“ 説 筑 傅巖 之野。” 孔 传:“ 傅氏 之巖在 虞 虢 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 説 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或亦有成文也。”《史记·殷本纪》:“得 説 於 傅险 中。是时, 説 为胥靡,筑於 傅险 。” 司马贞 索隐:“旧本作‘险’,亦作‘巖’也。” 张守节 正义引《地理志》:“ 傅险 即 傅説 版筑之处,所隐之处窟名 圣人窟 ,在今 陕州 河北县 北七里,即 虞国 、 虢国 之界。又有 傅説祠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三·平阳府》:“ 傅巖 ,县( 平陆县 )东三十五里,即 殷 相 傅説 隐处,俗名 圣人窟 。其地亦曰 隐贤社 。”
(2). 殷 相 傅说 曾隐于 傅岩 ,后因以泛指栖隐之处或隐逸之士。 唐 王维 《登河北城楼作》诗:“井邑 傅巖 上,客亭云雾间。” 宋 苏轼 《答曾学士启》:“贱如莘野,犹为席上之珍;远若 傅巖 ,尽入彀中之选。”  ——《漢語大詞典》
何尝(何嘗)hé cháng
亦作“ 何甞 ”。亦作“ 何常 ”。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不。《史记·日者列传》:“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於天命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夫正位北辰,嚮明南面,所以运天枢,毓黎献者,何尝不经道纬德,以勒皇蹟者哉?” 宋 苏轼 《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诗:“何甞有此乐,将去復徘徊。”《西游记》第二七回:“ 行者 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常懒惰?’”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一○》:“ 江 浙 的教育,表面上虽说发达,内情何尝佳。”  ——《漢語大詞典》
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1.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2.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3. 人死:临~。送~。
  4.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5. 姓。
版筑(版築)bǎn zhù
(1).两种筑土墙的工具。《孟子·告子下》:“ 舜 发於畎亩之中, 傅説 举於版筑之间。”《汉书·英布传》:“ 项王 伐 齐 ,身负版筑。”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版,墙版也;筑,杵也。”
(2).筑土墙。用两版相夹,填泥其中,以杵捣实成墙。《周书·寇儁传》:“ 梁 遣其将 曹琰之 镇 魏兴 ,继日版筑。”《明史·忠义传一·许逵》:“县初无城,督民版筑,不逾月,城成。”
(3).泛指土木营造之事。 唐 杜甫 《泥功山》诗:“朝行 青泥 上,暮在 青泥 中;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王抚军 因之大兴版筑。”
(4).指土墙之类的工事或围墙。《左传·僖公三十年》“朝济而夕设版焉” 晋 杜预 注:“朝济 河 而夕设版筑以距 秦 。” 唐 欧阳詹 《二公亭序》:“臺烦版筑,榭加栏槛。”
(5).借指土木工匠。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邱园版筑,尚想来仪;公室皇枝,岂不虚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