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有鸣凤,高冈有梧桐。
顾清〔明代〕《送沈惟馨赴举和陈刚中韵》
朝阳有鸣凤,高冈有梧桐。男儿生盛时,肯负气吞虹。
君不见饭牛者,长歌白石齐东野。尧传舜继虽不逢,奋起犹能奠青社。
又不见和氏璧,胚胎本是山中石。镌磨一日遇良工,遂与镇圭登紫极。
丝衣采采青于蓝,江边握手皆停骖。便登万里道,肯恋一夕谈。
长风巨浪在足底,莼丝菰米焉足甘。送子出九山,山鸟鸣间关。
官亭杨柳不用攀,笑指孤鹗青云间。送子涉淀湖,画桨摇清波。
凤山回首何嵯峨,袖中雄剑鸣蛟鼍。雍雍鸣凤,菶菶梧桐。
一川秋水,两腋清风。辍耕鹿门陇,献赋长杨宫。干羽舞两阶,日月明重瞳。
云梯一回首,扰扰多沙虫。嗟我此行不得相从兮,但虚窗静夜梦想秦淮四壁之高峰。
秋风好消息,早寄南飞鸿。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朝阳(朝陽)zhāo yáng
(1).(cháo yáng)山的东面。《诗·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毛 传:“山东曰朝阳。”《释名·释山》:“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随日所照而名之也。”《文选·张衡〈思玄赋〉》:“旦余沐於清源兮,晞余髮於朝阳。” 刘良 注:“既沐髮於清源,而乾髮於山东矣。” 晋 陆机 《拟兰若生春阳》诗:“嘉树生朝阳,凝霜封其条。”
(2).(zhāo yáng)初升的太阳。 唐 温庭筠 《边笳曲》:“嘶马渡寒磧,朝阳照霜堡。” 明 刘基 《无寐》诗:“惊起朝阳斜照屋,一眉残月在天西。” 冰心 《寄小读者》三:“朝阳极光明的照临在无边的整齐青绿的田畦上。”
向着太阳。如:那间房子是朝阳的。 ——《漢語大詞典》
(2).(zhāo yáng)初升的太阳。 唐 温庭筠 《边笳曲》:“嘶马渡寒磧,朝阳照霜堡。” 明 刘基 《无寐》诗:“惊起朝阳斜照屋,一眉残月在天西。” 冰心 《寄小读者》三:“朝阳极光明的照临在无边的整齐青绿的田畦上。”
向着太阳。如:那间房子是朝阳的。 ——《漢語大詞典》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鸣凤(鳴鳳)míng fèng
(1).凤凰。传说中的瑞鸟。《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能翔 岐 阳之鸣凤,纳 虞氏 之白环。” 李善 注:“《国语》: 周 内史 过 曰: 周 之兴也,鸑鷟鸣於 岐山 。” 晋 张协 《七命》:“鸣凤在林,伙於 黄帝 之园;有龙游渊,盈於 孔甲 之沼。” 元 张鸣善 《水仙子·讥时》曲:“説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 岐山 鸣凤,两头蛇 南阳 卧龙 。”
(2).《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郑玄 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后即以“鸣凤”比喻贤者。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鸣凤托高梧,凌风何翩翩。” 唐 高适 《酬秘书弟廉寄幕下诸公》:“游鳞戏沧浪,鸣凤栖梧桐。” 明 杨慎 《春兴》诗之五:“争传鸣凤巢阿阁,可见飞鸿出罻罗。”
(3).泛指杰出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章之鸣凤也。”
(4).凤凰鸣叫。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观游龙於神渊,聆鸣凤於高冈。”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覿翔鸞之裔裔,听鸣凤之嗈嗈。”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 江 南之竹, 弄玉 有鸣凤之簫焉。洞阴之石, 范 女有游仙之磬焉。”
(5).凤鸣喈喈。比喻夫妇和睦。《旧唐书·哀帝纪》:“皇太后义深鸣凤,痛切攀龙,亦欲专奉灵舆,躬及园寝。” ——《漢語大詞典》
(2).《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郑玄 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后即以“鸣凤”比喻贤者。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鸣凤托高梧,凌风何翩翩。” 唐 高适 《酬秘书弟廉寄幕下诸公》:“游鳞戏沧浪,鸣凤栖梧桐。” 明 杨慎 《春兴》诗之五:“争传鸣凤巢阿阁,可见飞鸿出罻罗。”
(3).泛指杰出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章之鸣凤也。”
(4).凤凰鸣叫。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观游龙於神渊,聆鸣凤於高冈。”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覿翔鸞之裔裔,听鸣凤之嗈嗈。”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 江 南之竹, 弄玉 有鸣凤之簫焉。洞阴之石, 范 女有游仙之磬焉。”
(5).凤鸣喈喈。比喻夫妇和睦。《旧唐书·哀帝纪》:“皇太后义深鸣凤,痛切攀龙,亦欲专奉灵舆,躬及园寝。” ——《漢語大詞典》
高冈(高岡)gāo gāng
高的山脊。《诗·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郑玄 笺:“山脊曰冈。” 唐 韩愈 《岐山下》诗之一:“昔 周 有盛德,此鸟鸣高冈。”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盖西北有高冈一支,垂而东南下。” ——《漢語大詞典》
梧桐 wú tóng
(1).木名。落叶乔木。种子可食。亦可榨油,供制皂或润滑油用。木质轻而韧,可制家具及乐器。古代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孔颖达 疏:“梧桐可以为琴瑟。”《庄子·秋水》:“夫鵷鶵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非梧桐不止。”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须知澹泊听,声在无声中。”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局骗》:“馁腹欲餐胡地雪,梧桐巢破凤凰分。”
(2).鸟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梧桐》:“京师十月以后,则有梧桐鸟等。梧桐者,长六七寸,灰身黑翅,黄嘴短尾。市儿买而调之,能於空中接弹丸,谓之打弹儿。” ——《漢語大詞典》
(2).鸟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梧桐》:“京师十月以后,则有梧桐鸟等。梧桐者,长六七寸,灰身黑翅,黄嘴短尾。市儿买而调之,能於空中接弹丸,谓之打弹儿。”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