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让王至德日以远,营营满耳青蝇声。

王稚登明代〕《袁生行赠袁孟逸

袁生袁生,尔何玩世爱学严君平。
藏名在卜肆,朝取扑满钱,夕抱鸱夷醉,朱门招之谢弗往
,西寺东邻留且住。
已将白象即心调,更借青莲为法喻。
有时落笔珠玑吐,苍兕惊啼老蛟舞。
狂来不减祢正平,何物小儿杨德祖。
自言身是大罗仙,醉倒玉皇香案前。
手翻案上金炉火,谪在人间六十年。
后身还忆前身事,长与曲蘖为因缘。
我欲就生卜,一卜在黄屋。
流乌飞入昭阳殿,万户千门鬼夜哭。
再卜鸭绿江,东夷蕞尔邦。
海内征兵日虚耗,未见黄幡一片降。
三卜阖闾城,狐鼠何纵横。
让王至德日以远,营营满耳青蝇声。
生闻我言双眼白,吉凶不肯谈《周易》。
长鲸一呼三斗空,走上碧桃吹玉笛。
吹下飞花满地红,醉后高眠当茵席。
呼童觅枕梦游仙,床头尚有支机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让王至德营营青蝇

让王(讓王)ràng wáng
(1).辞让王位。《庄子》《让王》篇, 陈鼓应 题解:“‘让王’,辞让王位。篇中多借辞让王位而写生命的可贵,轻视利禄名位,取此意为篇名。” 唐 崔曙 《颍阳东溪怀古》诗:“昔时让王者,此地闭玄关。” 唐 温庭筠 《题翠微寺二十二韵》:“ 邠 土初成邑, 虞 宾竟让王。”
(2).指让去帝王之位的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隐有让王辞相避世山林。”  ——《漢語大詞典》
至德 zhì dé
最高的道德;盛德。《易·繫辞上》:“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史记·商君列传》:“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荀君 清识难尚, 钟君 至德可师。”  ——《漢語大詞典》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1.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2.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3.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5.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6. 季节。如:「春日」、「冬日」。
  7.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8.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9.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10.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以 yǐ《國語辭典》

以 [ yǐ ]

  1. 用。如:「以礼待之」、「以身作则」。《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2. 仰赖、凭借。《韩非子·五蠹》:「富国以农,距敌恃卒。」汉·王充《论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3. 认为。如:「以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窃以自古中兴之主,必有命代之臣。」
  4. 可、能够。《诗经·齐风·猗嗟》:「四矢反兮,以御乱兮。」《孟子·滕文公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
  5. 令、使。《战国策·秦策一》:「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1. 因为、由于。《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蚁蝼之穴溃。」
  2. 按、依。《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
  3. 在、于。《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唐·柳宗元〈断刑论〉:「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4. 加在前、后、左、右、上、下、往、来、东、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时空和方位的界限。如:「自古以来」、「长安东路以西」、「价格在一千元以上」。
  5. 连及。《易经·小畜·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论语·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1. 而、且。《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2. 因此。《汉书·卷二九·沟洫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 目的在于。如:「以免」、「以致于」。《书经·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4. 与、和。《仪礼·乡射礼》:「各以其耦进,反于射位。」
  1. 置动词后,无义。如:「得以」、「能以」。《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1. 太、甚。《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子之报仇,其以甚乎?」
  2. 既、已经。《三国志·卷二三·魏书·杜袭传》:「吾计以定,卿勿复言。」通「已」。
  3. 愈益、更加。《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史记·卷五·秦本纪》:「及其后世,日以骄淫。」
  1. 缘故、理由。《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列子·周穆王》:「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
  2. 以色列的简称。如:「以阿战争」。
  3. 姓。如汉代有以彤。
远 ( 遠 ) yuǎn/yuàn
远 [ yuǎn ]
  1. 距离长,与“”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2. 时间长:~古。~祖。长~。永~。
  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4. 深奥:言近旨~。
  5. 姓。
远 [ yuàn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营营(營營)yíng yíng
(1).象声词。《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 朱熹 集传:“营营,往来飞声,乱人听也。” 宋 欧阳修 《和圣俞聚蚊》:“羣飞岂能数,但厌声营营。” 明 徐渭 《涉江赋》:“彼营营之微声,沾沾之细利,又何殊於曳虫股,嘬蝇脾,入孔穴,实粮齎,第因小而形大,曾一蚁之何加?” 柔石 《人间杂记·死所的选择》:“都是些善男信女,营营地在谈论他。”
(2).往来不绝貌;往来盘旋貌。《楚辞·九章·抽思》:“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 王逸 注:“精灵主行,往来数也。”《汉书·扬雄传上》:“羽骑营营,昈分殊事。” 颜师古 注:“营营,周旋貌也。” 唐 白居易 《白牡丹》诗:“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悔弱龄而志俣兮,神营营於天宇。”
(3).劳而不知休息;忙碌。《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 锺泰 发微:“营营,劳而不知休息貌。”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吾辈须日夜营营,以备将来。”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创痛少去,即復营营于治生,活身是图。”引申为钻营追逐。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一生营营者,个人利禄累。”
(4).纷乱错杂貌。 北周 萧大圜 《言志》:“万物营营,靡存其意,天道昧昧,安可问哉?”《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三年》:“吾岂拒諫者!但邪説营营,顾无足听。” 叶敬常 《春愁》诗:“往事营营悲逝水,生涯寂寂度斜阳。”
(5).形容内心躁急不安。 唐 张九龄 《上封事》:“欲利之心,日夜营营。”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之九:“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中心营营,寝食都废。”  ——《漢語大詞典》
满 ( 滿 ) mǎn
满 [ mǎn ]
  1.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2.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3.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4.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5.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7. 姓。
耳 ěr《國語辭典》

耳 [ ěr ]

  1. 人及动物的听觉器官与平衡器官。可分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2. 凡器物两旁附有以便于提携的把手均称为「耳」。《易经·鼎卦·六五》:「鼎,黄耳金铉。」《史记·卷二八·封禅书》:「有雉登鼎耳雊,武丁惧。」
  3. 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
  4. 姓。如明代有耳元明。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闻、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大夫,晋重列也。今无功而受,非晋臣之意,君其耳而未之目邪?」《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景王皇后传》:「又耳曩者所梦日符,计未有所定。」
  1. 位于句末,表决定的意思。相当于「矣」、「了」。《史记·卷一一○·匈奴传》:「且所给备善则已;不备,苦恶,则候秋孰,以骑驰蹂而稼穑耳。」
  2. 位于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当于「而已」、「罢了」。《论语·阳货》:「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青蝇(青蠅)qīng yíng
(1).苍蝇。蝇色黑,故称。《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营营青蝇,止於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汉书·成帝纪》:“ 建始 元年……六月,有青蝇无万数,集 未央宫 殿中朝者坐。” 唐 韩愈 《郑群赠簟》诗:“青蝇侧翅蚤蝨避,肃肃疑有青飇吹。” 金 党怀英 《立春》诗:“不知春力来多少,便有青蝇负煖飞。” 鲁迅 《野草·死后》:“嗡的一声,就有一个青蝇停在我的颧骨上。”
(2).喻指谗佞。《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若青蝇之伪质兮, 晋 驪姬 之反情。” 王逸 注:“青蝇变白使黑,变黑使白,以喻谗佞。”《后汉书·邓荣传》:“而臣兄弟独以无辜为专权之臣所见批抵,青蝇之人所共搆会。” 宋 苏轼 《祭黄几道文》:“身为玉雪,不污青蝇。”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一一四:“休矣著书俟赤鸟,悄然挥扇避青蝇。”
(3).《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虞翻别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弔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后因以“青蝇”为生罕知己,死无吊客之典。 唐 刘禹锡 《遥伤丘中丞》诗:“何人为弔客?唯是有青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只今一瞑无餘事,未要青蝇作弔忙。” 清 赵翼 《长洲蒋立崖明府最爱拙诗贻之以诗》:“有此神交盖未倾,一人知己足平生。他时不用青蝇弔,此日应先白犬盟。”  ——《漢語大詞典》
声 ( 聲 ) shēng
声 [ shēng ]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4. 名誉:名~。
  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