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汗 hàn/hán《國語辭典》
汗 [ hàn ]
名- 由动物皮肤的毛细孔所排泄出的液体。如:「冷汗」、「盗汗」、「汗流浃背」、「挥汗如雨」。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姓。如战国时楚国有汗明。
- 流汗、使出汗。《汉书·卷六四下·王襃传》:「匈喘肤汗,人极马倦。」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面何以汗?」
汗 [ hán ]
- 参见「[[可汗]]」条。
趋 ( 趨 ) qū/cù
趋 [ qū ]
- 快走:~走。~进。~前。~奉。~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 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向。~势。大势所~。
- 鹅或蛇伸头咬人。
- 追求,追逐:~时(追求时髦)。~利。~光性。
- ◎ 古同“促”,催促;急速。
尝 ( 嘗 ) cháng
尝 [ cháng ]
- 辨别滋味:~食。~新(吃新收获的谷物或应时的果品)。~鲜。品~。卧薪~胆。
- 试,试探:~试。~敌(试探敌人的力量)。
- 经历:~受。备~艰苦。
- 曾经:未~。何~。
传 ( 傳 ) chuán/zhuàn
传 [ chuán ]
-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
-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
-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自~。纪~。~记。~略。树碑立~。
-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
-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杜甫 dù fǔ
(712—770) 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被公认为唐代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著有《杜少陵集》 ——《漢語大詞典》
句 jù/gōu《國語辭典》
句 [ jù ]
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词组成,含有主语、述语,能表达一个完全的意思的,称为「句」。如:「诗句」、「语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
- 量词。计算言语的单位。如:「三句话不离本行。」
- 古代由下传话以告上的礼制。《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胪、句传。」颜师古注引苏林曰:「上传语告下为胪,下告上为句也。」
句 [ gòu ]
- 同「勾 」(二)。
句 [ gōu ]
动- 屈曲、弯曲。《说文解字·句部》:「句,曲也。」晋·傅玄〈鹰赋〉:「句爪县芒,足如枯荆。」
- 谦恭。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下·释诂》:「句,下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与其倨也,宁句。」北周·卢辩·注:「句,以喻敬。」
- 搜捕、拘拿。如:「句魂」。
- 钩子。如:「钓句」。同「钩 」。
- 姓。如春秋时越王句践。
- 系绊、停滞。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诗:「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阐扬(闡揚)chǎn yáng
阐明发扬;宣扬。《晋书·孙楚传》:“制礼作乐,阐扬道化。”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二本第五出:“军官如此言语,却便是诸佛种子,久后我之法律,仗你阐扬。真乃是禪林中大宝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伏惟褒録遗忠,阐扬大节,亟修废坠,广励风猷。” 聂绀弩 《读〈野叟曝言〉》:“这一思想也是全书都贯串着,到处都阐扬着。” ——《漢語大詞典》
光烈 guāng liè
大业,伟绩。《书·洛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 武王 ,弘朕恭。” 孔 传:“於汝大业之父 武王 ,大使我恭奉其道。”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於学矣。”《明史·余煌传》:“请謚,则当思先帝光烈未昭。” 郭沫若 《十年建国增徽识》诗:“最高光烈归於党,领导群伦有纪纲。” ——《漢語大詞典》
千秋 qiān qiū
(1).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宋 王安石 《望夫石》诗:“还似 九嶷山 上女,千秋长望 舜 裳衣。”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堪嗟击缶千秋壮,莫道挥毫两鬢星。”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説。”
(2).指将来的历史。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卷三:“至诸君子之生平,与其中溷列之憸人,自有千秋定论。”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屈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断。”
(3).旧时称人寿辰的敬辞。《战国策·齐策二》:“ 犀首 跪行,为 仪 ( 张仪 )千秋之祝。” 唐 王建 《楼前》诗:“ 天宝 年前 勤政楼 ,每年三日作千秋。”《红楼梦》第六二回:“今日又是 平 姑娘的千秋,我们竟不知道。”
(4).婉言人死。《战国策·燕策二》:“太后千秋之后,王弃国家,而太子即位,公子贱於布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梁孝王 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 梁王 。’太后驩。”《南史·袁昂传》:“常愿千秋之后,从服朞齐;不图门衰祸集,一旦草土,残息復罹今酷。”
(5).犹言特色或长处。 清 冯桂芬 《江山风月图跋》:“图诗具在,实可各有千秋。” 郭沫若 《游里加湖》:“事到好处,各有千秋;事不到好处,冤家对头。”
(6).秋千,即鞦韆。 清 吴景旭 《历代诗话·千秋》:“ 山谷 诗:‘穿花蹴蹋千秋索,挑菜嬉游二月晴。’余按:此出自 汉武 宫中,本云千秋祝寿之词, 王延寿 作《千秋赋》指此。盖正作‘千秋’字,后世倒其语为‘秋千’,易其字为鞦韆,皆俗譌也……观 山谷 又诗云:‘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繫千秋。’可证。 崇禎 中 陈卧子 诗‘禁苑起山名万岁,复宫新戏号千秋’最得解。”
(7).药草乌头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引 吴普 《本草》:“乌头一名莨,一名千秋。” ——《漢語大詞典》
(2).指将来的历史。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卷三:“至诸君子之生平,与其中溷列之憸人,自有千秋定论。”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屈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断。”
(3).旧时称人寿辰的敬辞。《战国策·齐策二》:“ 犀首 跪行,为 仪 ( 张仪 )千秋之祝。” 唐 王建 《楼前》诗:“ 天宝 年前 勤政楼 ,每年三日作千秋。”《红楼梦》第六二回:“今日又是 平 姑娘的千秋,我们竟不知道。”
(4).婉言人死。《战国策·燕策二》:“太后千秋之后,王弃国家,而太子即位,公子贱於布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梁孝王 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 梁王 。’太后驩。”《南史·袁昂传》:“常愿千秋之后,从服朞齐;不图门衰祸集,一旦草土,残息復罹今酷。”
(5).犹言特色或长处。 清 冯桂芬 《江山风月图跋》:“图诗具在,实可各有千秋。” 郭沫若 《游里加湖》:“事到好处,各有千秋;事不到好处,冤家对头。”
(6).秋千,即鞦韆。 清 吴景旭 《历代诗话·千秋》:“ 山谷 诗:‘穿花蹴蹋千秋索,挑菜嬉游二月晴。’余按:此出自 汉武 宫中,本云千秋祝寿之词, 王延寿 作《千秋赋》指此。盖正作‘千秋’字,后世倒其语为‘秋千’,易其字为鞦韆,皆俗譌也……观 山谷 又诗云:‘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繫千秋。’可证。 崇禎 中 陈卧子 诗‘禁苑起山名万岁,复宫新戏号千秋’最得解。”
(7).药草乌头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引 吴普 《本草》:“乌头一名莨,一名千秋。” ——《漢語大詞典》
隆 lóng《國語辭典》
隆 [ lóng ]
形- 豐富、盛大。如:「隆重」。《淮南子·繆稱》:「趙宣孟以束脯免其軀,禮不隆而德有餘。」
- 深厚。如:「隆冬」、「隆恩」、「隆情厚誼」。
- 興起、興盛。如:「興隆」、「隆盛」。
- 高起的。如:「隆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
- 增高。如:「隆鼻」。《戰國策·齊策一》:「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
- 崇尚、尊崇。《荀子·勸學》:「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宋·王之道〈漁家傲·老老恩波今及老〉詞:「隆孝道,慕踰五十前王少。」
- 形容雷聲或爆炸聲。如:「只聽到轟隆一聲巨響,整排房子夷為平地。」漢·王充《論衡·雷虛》:「隆隆之聲,天怒之音,若人之呴吁矣!」
- 姓。如明代有隆光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