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返哺 fǎn bǔ
乌鸦长成,能觅食喂养母乌。借喻子女孝养父母。 汉 蔡邕 《为陈留太守上孝事状》:“且乌以返哺,託体太阳。”一本作“ 反哺 ”。《初学记》卷三十引 三国 蜀 谯周 《谯子法训》:“乌者犹有返哺,况人而无孝心者乎?”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翫月》诗:“惟期母寿 庄 椿踰,有子愿效返哺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女谓生曰:‘君如念妾,还乞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申返哺之私。’” ——《漢語大詞典》
识 ( 識 ) shí/zhì
识 [ shí ]
-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
-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
-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 记住:博闻强~。
- 标志,记号。
劬劳(劬勞)qú láo
劳累;劳苦。《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后汉书·胡广传》:“臣等窃以为 广 在尚书,劬劳日久。”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你为我受烦恼,你为我受劬劳。” 李大钊 《“五一”MayDay运动史》:“起!起!!起!!!劬劳辛苦的工人。” ——《漢語大詞典》
忘忧(忘憂)wàng yōu
(1).忘却忧愁。《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 唐 张说 《喜度岭》诗:“见花便独笑,见草即忘忧。”
(2).萱草的别名。 唐 陈子昂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诗:“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 元 钱抱素 《琐窗寒·题玉山草堂》词:“书带生香,忘忧弄色,四窗虚悄。” 清 黄宗羲 《小园记》:“因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忧、含笑。” ——《漢語大詞典》
(2).萱草的别名。 唐 陈子昂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诗:“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 元 钱抱素 《琐窗寒·题玉山草堂》词:“书带生香,忘忧弄色,四窗虚悄。” 清 黄宗羲 《小园记》:“因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忧、含笑。” ——《漢語大詞典》
思 sī/sāi《國語辭典》
思 [ sī ]
动- 考虑。如:「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想念、怀念。如:「思亲」、「思家」。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悲悼。《文选·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 心绪、心情。如:「情思」、「愁思」。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 想法、意念。如:「心思」、「文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
- 姓。如明代有思志道。
- 用于句首,无义。《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 用于句中,无义。《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 用于句末,相当于「啊」。《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思 [ sāi ]
形- 䯱思:胡须多的样子。《集韵·平声·咍韵》:「䰄,䯱䰄,多须貌。或作思。」
思 [ sì ]
名- 之读音。
襁褓(繦褓)qiǎng bǎo
亦作“ 襁緥 ”。亦作“ 襁葆 ”。
(1).葆,通“ 褓 ”。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泛指婴儿包。《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汉书·宣帝纪》:“曾孙虽在襁緥,犹坐收繫郡邸狱。”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緥,小儿被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婴孩无知,虽使陨於母胎,夭於襁褓,啜气欲絶,岂识患苦!” 艾青 《年轻的母亲》诗:“打开襁褓又包好,抱起婴儿又放下,嘴里在自言自语,好像和婴儿对话。”
(2).葆,通“ 褓 ”。借指婴幼儿。 汉 贾谊 《新书·数宁》:“ 发子 曰:‘至治之极,父无死子,兄无死弟,途无襁褓之葬,各以其顺终。’” 宋 黄庭坚 《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诗:“白头晏起饭,襁褓语呕哑。”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六章:“余自襁褓,独媪一人怜而抚我,不图今已长眠。”
(3).葆,通“ 褓 ”。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龚涛前身》:“医居于郡治之南,过司法厅,见门外扰扰往来,云:‘官病亟。’及至 龚氏 而 涛 生。襁葆毕,復还,则司法已死。” ——《漢語大詞典》
(1).葆,通“ 褓 ”。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泛指婴儿包。《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汉书·宣帝纪》:“曾孙虽在襁緥,犹坐收繫郡邸狱。”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緥,小儿被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婴孩无知,虽使陨於母胎,夭於襁褓,啜气欲絶,岂识患苦!” 艾青 《年轻的母亲》诗:“打开襁褓又包好,抱起婴儿又放下,嘴里在自言自语,好像和婴儿对话。”
(2).葆,通“ 褓 ”。借指婴幼儿。 汉 贾谊 《新书·数宁》:“ 发子 曰:‘至治之极,父无死子,兄无死弟,途无襁褓之葬,各以其顺终。’” 宋 黄庭坚 《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诗:“白头晏起饭,襁褓语呕哑。”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六章:“余自襁褓,独媪一人怜而抚我,不图今已长眠。”
(3).葆,通“ 褓 ”。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龚涛前身》:“医居于郡治之南,过司法厅,见门外扰扰往来,云:‘官病亟。’及至 龚氏 而 涛 生。襁葆毕,復还,则司法已死。”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